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辭職後,我終於過上了理想的生活

辭職後,我終於過上了理想的生活

享給朋友們看看

(本號已開通留言功能,歡迎各位評論,感謝微信管理團隊)

文 | 緩緩君

首發 | 緩緩說(本文不代表金融縱橫談立場)

辭職一個月多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這段時間的感受。

如果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我終於過上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01

幾年前,我在閱讀作曲家久石讓的自傳《感動,如此創造》一書時,對他的生活狀態頗為羨慕:

(久石讓的作息時間)

久石讓在書中寫道,他會盡量維持固定的生活步調,儘可能過著規律、平順的日子,因為規律的生活能夠營造出專註的工作環境,這有助於他持續完成大量的工作。

(久石讓同時也是指揮家和鋼琴家)

我也是屬於在規律狀態下能夠發揮出更高效率的人(可能是內向型性格的緣故),而且我非常喜歡自由。

這裡的自由指的是可以自己做主決定要做什麼,而不是被某個領導或者公司牽著走,所以久石讓的生活狀態真的讓我非常嚮往。

辭職後,我終於也過上了這樣的生活。

我現在每天的時間分配大致如下:

9點左右起床,然後洗漱、吃早飯。

9點半出門在小區里散步,散步的時候會在手機APP里聽一本書或者我訂閱的那些付費專欄,這樣既能出汗又能獲得知識的輸入。

10點15左右回到家,喝一杯咖啡,然後開始白天的工作。

中間會吃個午餐,時間不太固定,因為一旦進入專註狀態有時候就會停不下來,但一定會保證讓自己吃點東西。

下午4點45左右出門去接蘑菇小姐下班(最近她放暑假就不用去接了)。

5點15左右到家,繼續工作到6點,然後出門跑個步。

6點半左右吃晚飯。

7點半左右繼續開始工作,直到夜裡1、2點左右上床睡覺。

我算了算,我一天大概有12-13個小時在工作,7-8個小時的睡覺時間,1個小時的運動,剩下的時間用來吃飯和休息以及接一下老婆。

至於娛樂活動,好像真的不太有。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的生活也太單調了吧,但因為我的工作時間全都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還蠻樂在其中的。

我之前在《國企第10年,我辭職了》一文中寫過,我屬於INTP(內向/直覺/理性/理解)型人格,而 INTP型人格又被稱為學者型人格,所以查資料、看一些研究報告然後寫成文章發在公眾號上,這樣的工作很適合我。

辭職之後,我不需要再耗費時間去做一些低價值或者我不喜歡的事,這種能夠自主掌控生活的感覺真的很好。

但這樣的生活並不適合所有的人。

(偶爾我也會練一下廚藝,然後被大家吐槽我的黑暗料理)

02

我現在算是自由職業,在我辭職之前,蘑菇小姐一直擔心我一個人在家會不會悶得慌。

經歷了一個半月的體驗之後,我發現我很享受這樣的生活,這應該和我內向、研究型的性格有關。

換成蘑菇小姐肯定會受不了,因為她是體驗型的。

對她而言,生活就是要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世界,儘可能積累廣泛的體驗。

GIF

如果悶在家裡時間久了,她會抓狂。

所以每年暑假我一定得帶她出去玩一次,否則她就會變著花樣來折騰我……

扯遠了,回到主題。

我想給你的第一個建議是: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節奏和步調,所以不要輕易聽信別人告訴你怎樣怎樣的生活最好,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對自己的審視越多,你在人生道路上因為試錯而付出的成本就越少。

自由職業還必須要考慮的是經濟上的壓力。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長期不上班是種怎樣的體驗?

回答中有不少和我一樣是自由職業的,他們大多會談到經濟問題。

比如答主@朱明龍提到:

我不上班不代表不賺錢,錢一直夠用,但是很恐慌,每天都是朝不保夕的感覺。之前拿工資的時候,花光了下個月自然會再發,所以月光也無所謂。但現在就覺得今後的收入沒底,所以會想省著點花。想想以後老人孩子的開銷會越來越多,壓力就會比較大。畢竟不像上班,每年都會有穩定的收入增長。以後怎麼樣,不知道。

另一名答主@蘇菲也說:

即使眼前什麼都不愁,也總有一種若隱若現的危機感。這個月沒問題就會想下個月,一年內沒問題會想明年。三年內沒問題會想三年後。這其實很奇怪,因為上班也有可能一年後三年後失業,但上班的時候並無這種危機感。

上班族工作完不成或者做得不好還能向領導彙報,而自由職業者工作做不好那就沒飯吃了。

沒有人會來給你兜底,也沒有人問你有沒有竭盡全力,結果就是全部。

所以對於自由職業者來說,哪怕收入和上班時一樣,經濟上的壓力也會比上班時大得多。

我現在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在公眾號接廣告。

好在目前這個行業的收入非常可觀,所以我才能比較安心地享受辭職後規律又自由的生活。

但互聯網行業的生存周期都很短暫,未來會怎樣非常難說,而且寫敏感題材還存在被封號的風險(這個號的違規記錄已經有19次了,有時候也免不了會擔心)。

所以辭職之前我猶豫了好久,一直等到買下第3套房之後才有底氣離職。

如果你也有做自由職業的打算,我的建議是:

要麼先積累一定的家底來支持你去試錯,要麼你的事業已經有了不錯的基礎,這兩者至少有其一,否則經濟上的壓力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很可能會給你帶來意料之外的焦慮(高風險偏好者可以無視我的建議)。

關於自由職業的最後一個關鍵詞是「自律」。

過年前和一對小夫妻吃飯(他們也是自媒體圈子的人),那時他們剛辭了工作準備在全國玩一圈,然後一起做自由職業者。

等我6月底辭職的時候,一個已經回去上班了,另一個正準備要去上班。

他們和我吐槽說,在家就懶著不想工作,然後越閑越懶,越吃越胖(真的是非常可愛的一對小夫妻)。

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自由的,因為人都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一個人的自律水平決定了他能不能克服這種影響。

對於自律能力比較弱的人來說,要麼努力提升自己的自律水平(其實這個比較難,因為人的自律水平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些人就是非常依賴「即時反饋」的,後天想要改變的話只能通過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來約束),要麼給自己選擇一個好的環境,能夠不斷給自己正向的反饋去推著你走向自己的目的地。

03

辭職後另一件讓我很開心的事,是我的頸椎病有了明顯的緩解。

我曾飽受頸椎病的困擾,為此我還專門寫過自己從發病到治療頸椎病的悲慘經歷。

在最嚴重的時候(頸椎病急性發作),頸部肌肉痙攣到了完全抽住,無法下床的程度。

為了治療頸椎病,我嘗試過針灸、牽引、火罐、推拿、正骨和超聲波導入療法等治療手段,並在急性期過去後也非常注意頸椎的保養。

但就在我辭職前的一段時間,我的頸椎又開始感覺不好了。

因為今年開始,國企的工作越來越忙,而寫公眾號則一直都是非常高強度的工作,兩份工作都需要久坐,強度又那麼大,導致我的脖子經常會有很酸的感覺。

我很怕我的頸椎病再次發作,這也是促使我辭職的一個原因。

現在我終於有了規律的作息,也有了固定的跑步時間,而每天跑步之後,頸椎病真的緩解了不少。

之所以只能說緩解,是因為頸椎病一般都是慢性病,到了第一次發病的時候往往已經發生了生理曲度的變化,而生理曲度一旦發生變化,是很難逆轉的。

所以,對於頸椎病,最重要的還是靠預防。

04

在我受頸椎病困擾的那段時間,我曾去查過頸椎病的相關數據,然後就被驚呆了。

在我國,頸椎病患病率為8.1%-19.1%。老年人群患病率25%。然而調查顯示,一些特殊人群頸椎病患病率已超過老年人群。

頸椎病已不再是一種老年病,在頸椎病患者中,大概有1/3是白領,而公務員人員更是超過了一半的比例,這個數據真的是觸目驚心。

所以今天我再次給大家推薦幾個預防頸椎病的經驗:

1.選一個好枕頭

千萬不要用太高的枕頭。

如果枕頭過高,我們睡覺的時候就相當於處於低頭屈曲頸椎的姿勢,這會對頸椎造成壓力,時間久了就會發生頸椎曲度變直甚至反弓。

建議用蕎麥枕(既有可塑性又有足夠的硬度來提供支撐力)。

2.不要用太軟的床墊,不要用太軟的床墊,不要用太軟的床墊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試過所謂的「慢回彈零壓力因子記憶棉床墊」,躺下去的時候挺舒服的,但幾天下來直接導致我頸椎病加重。

我現在用的是硬板床,然後上面鋪棕墊+床墊(腰不好的同樣推薦這個方案)。

3.避免冷風直吹脖子

中醫認為寒氣會從脖子侵入進去,而西醫的解釋是——長時間冷風直吹脖子會導致頸部肌肉痙攣,進而壓迫頸椎。

我就特別注意頸部保暖,甚至還戴過一段時間的圍脖(後來蘑菇小姐說太丑了,就沒帶了)。

4.調整座椅和顯示器的高度

盡量讓自己以平視的方式觀看顯示器,避免長期處於低頭狀態。並且,每一個小時左右記得起來活動一下。

5.強化頸部肌肉

羽毛球和游泳可以有效鍛煉肩、頸部肌肉,來加強頸椎的穩定性。

也可以專門做頸後肌群的對抗性訓練,按照下面這個圖這樣操作,可以強化頸部肌肉。

如果上面這些不方便做,跑步和快走也能起到鍛煉頸部肌肉的作用。

05

除了頸椎病之外,關節炎也是困擾年輕白領和公務員的一種疾病。

根據醫學權威《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期刊》的研究顯示,在喜歡久坐不動的人中,10.2%的人有膝蓋或者髖部的關節炎。

因為關節軟骨需要受到適當的刺激,才能促進新陳代謝,讓關節滑液在關節內流動,起到潤滑關節和提供營養的作用(頸椎也是一樣)。

如果你因為工作原因沒有時間運動,又或者純粹是因為懶著不想動,那我建議你補充「氨基葡萄糖」來預防、緩解關節炎和頸椎病。

「氨基葡萄糖」是修復軟骨細胞的營養素,能夠起到潤滑關節,修復和保護軟骨,預防關節老化的作用。

而補充氨基葡萄糖最方便的辦法就是服用氨糖軟骨素,這也是我日常保健品清單里的其中之一。

(氨糖軟骨素能起到保護關節和預防關節炎、頸椎病的作用)

希望這些經驗和建議能幫助到你,也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

畢竟,無論你做什麼工作,無論你收入高還是收入低,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

感謝您對「金融五道口、金融縱橫談」的關注

我們的用心

只為您的投資更輕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縱橫談 的精彩文章:

浙江人為什麼特別會賺錢?
這群非洲人干著世界上最狠的工作,10年死了1000個,圖什麼?

TAG:金融縱橫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