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極具傳奇、浪漫色彩的藤縣太平鎮乞巧節,七夕最「土味"的打開方式!

極具傳奇、浪漫色彩的藤縣太平鎮乞巧節,七夕最「土味"的打開方式!

點擊「梧州旅遊」可快速關注

#乞巧節/七夕節#

乞巧節,即七夕節。(Double-Seventh Day)。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傳統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六的夜晚,太平鎮的街道便開始熱鬧非凡了。泛著溫馨黃的燈光照亮著每一個角落,絡繹不絕的人群,熙熙攘攘的街道,歡笑聲、吆喝聲此起彼伏,還隱約傳來一陣悠揚清亮的曲調夾雜其中。

而這樣盛況空前的現場,正是太平鎮一年一度的乞巧節盛會。

藤縣的乞巧節入選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7年太平鎮的乞巧節盛會

乞巧節是藤縣影響較大、流傳較廣的傳統節日,主要流傳於藤縣北部鄉鎮,其中尤以太平鎮最為盛大。

太平鎮的乞巧節慶祝活動是從農曆七月初六的晚上開始的。不過一大清早,家家戶戶的婦女們就已經開始忙碌地做起各種準備了。據說這天是心靈手巧的七姑仙女下河沐浴的日子,小孩子蹦蹦跳跳地跟著大人們一起到河邊挑水回來,用來喝或者沖涼。據說小孩子用這些水洗澡後一年都不會生痱子,再喝一點這天的水,人們心中許下的美好願望便會實現。

遇見

就是幸福

乞巧盛會這天,人們還會以藝術的形式,向人們講述七夕傳說,讓傳統文化在藝術中源遠流長。

姑娘們買來許多五顏六色的花紙和花布,用竹篾、藤麻、樹枝等製作成天庭、龍宮、南天門、鵲橋、玉皇大帝、牛郎織女等,把著名的故事場景如七仙女游花園、牛郎織女相會、穆桂英挂帥、姜太公釣魚等表現出來。還有就是靜物,婦女們喜歡用璀璨閃亮的珠子串綴成串綴成動物,比如金光閃閃的金孔雀,看著就讓人覺得福氣滿滿。此外,還會用花生、利是封來搭建成一個寶塔,不得不佩服民間百姓的智慧與手巧啊!

乞巧節當天,村裡的婦女們便開始和面,著手做糍粑。糍粑可不是我們平常吃的那種外形單調枯燥的糍粑,婦女們用自己的一雙巧手在糍粑上面畫上精美的文字和圖案,比如畫上「七姐下凡,花開富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文字,實際上也是蘊含了百姓們對生活的美好祈盼。更有甚者,把它做成龍、魚等形狀,栩栩如生,讓人驚嘆手工活的精湛。

當天晚上,婦女們在固定的地點擺上供桌,裝上香,把精心準備的手工藝品和水果、土特產、花草盆栽等擺在桌子上,一是向織女展示自己的巧手,二是向織女乞求更多的「巧」。等入夜後,各廟(社)街道的展台開始表演文藝演出,節目精彩紛呈,有帶著民族風並且婀娜多姿的舞蹈,也有唱牛歌調和採茶調的,這也使得乞巧節的節日氛圍更加濃厚。

這樣一個充滿本土特色的民間節日,小編真心覺得,這是一個帶有「溫度」的節日。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它不像一些冰冷冷的、走個形式和過場的節日,相反,它充滿了溫馨,與熱鬧。通過這個節日習俗,鄰里之間有了更多的溝通與交流,為了迎接這個節日,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準備,圍在一起做手工,和面做糍粑,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她們向織女乞求智巧,祈盼過上幸福平安的生活。其實這個才是乞巧節最大的意義。

來源:藤縣微生活、太平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州旅遊 的精彩文章:

TAG:梧州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