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懷謹:識人如辨物,一個人能夠把別人都認識清楚,是大智慧

南懷謹:識人如辨物,一個人能夠把別人都認識清楚,是大智慧

古人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因為人心隔著肚皮,同時又是個變化莫測的東西,所以辨識起來很難。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說:「識人如辨物,那一種似是而非的贗品,最會把人難倒,玉和石,是很容易分辨得出來的。但是遇到一塊很像玉的石頭,那麼珠寶店的專家,也感到頭痛了。物猶如此,對人的認識就更難。因為人是活著的,是動的,會自我巧飾,所以一個很賢能的君主,也怕遇到那種耍嘴皮子能說善道的辯士,弄得不好就誤認他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予以重用而終於誤國。」

但是,假的終究真不了,再高明的贗品也有自己的破綻所在。

古聖賢雖然強調仁義的重要,但是他們也同樣認為,一個人即使有先王之道,有聖人之謀,如果他不能洞悉人心,那麼他也無法知道隱匿的東西,最終難免還是要遭遇失敗。 因此說洞悉人心是謀略的根本並不過分,如果我們懂得洞悉人心的方法,不僅可以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以前,便事先知道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從中選擇自己的策略,更可以隨時掌握住對方情感的變化,為保全自己和他人做出未雨綢繆的準備。

對此,南懷瑾先生曾經說:「一個人能夠看清楚別人,能夠把任何人都認識清楚,就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 古代成大功立大業的人,如漢高祖、唐太宗、蜀先主劉備等等,都有知人的智慧。劉備就曉得非找到諸葛亮不可;等於現在工商界巨子,非要請到一個好夥計一一總經理來做幫手不可。但是那個找來的人好或不好,自己要有知人之智。歷史上一個好的領袖,都能知人善任。能認識這個人,了解他可以負擔什麼任務,然後才能交代事情給他去做。『知人善任』最難,能做到這四個字,就是一個好的領袖人物了。」

曾經有一位古董商說:「這個世界上,仿的再真的古董總有破綻可尋,所以認識古董的真偽並不難,真正難的是看清人的真偽。」

的確,南懷瑾先生也說:「識人如辨物。」

知道看人背後的是智者,習慣從背後看人的是小人。看清楚一個人,心中有數就好了,也不必非點透不可。

「看清」和「看透」是一種能力,「不看破」是一種智慧。

「看清」和「看透」能夠讓我們活得更理性、更透徹,「不看破」才能讓我們活得更快樂、更平和!

一個人將這個世界的爾虞我詐、艱難險阻都看清楚、看透徹了,仍能對生活和未來充滿熱情與期待,充滿積極的進取之心,可以說是修鍊到了「不看破」的境界了。智慧與聰明僅一步之遙,看清世態而不看破,才是智者所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聰明人必須具備自知之明。

正如孔子所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聖人都有自知之明,無非是因為他們都有反躬自省的精神。

人們的心靈在複雜的環境中,難免要沾惹灰塵,使靈性被掩蓋,因此要時時清理。只有善於自省的人,才能真正明心見性、把握自己的人生。因此人們要學會和自己對話,不斷地反省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看住自己那一顆狂野的心和無限的貪慾,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誰,才能明白這世間什麼事可為,什麼事不可為。

《菜根譚》中有句話:「聽靜夜之鐘聲,喚醒夢中之夢;觀澄潭之月影,窺見身外之身。」說的是,於夜深人靜之時細聽遠處傳來的鐘聲,可以把人們從人生的夢境中喚醒;於心境寧和之際審視清澈潭水中的月影,就可以發現自我的真實本性。這實際上就是告訴人們要常常靜下心來反思自己,這樣才不會迷失自我。反省是一顆智慧樹,只有深植在思維里,它才能與人們的神經互聯,為人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讓人生這條路變得簡單、精彩起來。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那些認真審視自己,時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覺悟。

部分文章源於網路,轉載僅限學習分享;

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處理,非常感謝。

龍吟茶品

品賞國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國學 的精彩文章:

易經智慧:越自我減損,福報越大!
南懷瑾名言,能讀懂5句,人生少走10年彎路!

TAG:盛世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