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夕,你許我當時明月,我贈你一世繾綣

七夕,你許我當時明月,我贈你一世繾綣

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宋代詞人晏幾道在《臨江仙》里的一闕傳世佳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一輪明月孤傲地懸於深邃的夜空,該是多麼纖塵不染的畫境。

溶溶月光下,便是千迴百轉的相思。也許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肝腸寸斷,也許,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情人遙怨。

曾經的蜜語甜言,山盟海誓,在灧瀲的春江水中滌盪,是否,依舊能負載得起千里相思的重量?

明月照彩雲,時見故人歸,只是,他的鄉音還在不在,而我,看著那副飽經滄桑的容顏,是否還依然自信地對他們說:「曾有一個他,愛我如生命。」

愛也悠悠,恨也悠悠,即使你不著一字,我亦明白,過往的片段早已如落花流水,散落於胸。

今夜,我為你溫起一壺濁酒,就著月光,看你微微上揚的下巴,愛的最初,任誰都回不去了。我左手流失的,是一段漸行漸遠的青春;右手跌落的,是逝去的幾千萬公里的一次忘我的情奔。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這是我們在孩童時代背得最多的詩句。可是,當時的我們,總是蹦蹦跳跳,把這首詩讀得高高興興,直到長大後,回頭來看它,才發現,其間有種難以言表的孤獨與凄涼。

獨在異鄉,夜晚,看到如水的月光,便以為是故鄉的燈光。抬頭,是月亮,低頭,是鄉思,心不經意間有一絲絲微涼的痛楚。

月如霜,發如雪。一枕寒涼,迷夢千年。恍惚間,驚覺自己已經不再是難以成眠的一個人,而有無垢的月光相伴左右。難忘那抹明月光,飄飄忽忽,床前枕頭斜倚,你捻須,低吟,夢裡不知身是客。

庭院里滿是風雨過後的落葉。雕花窗外,是乍暖還輕冷的天氣,手中是一杯淺碧色的殘酒,倒映出自己不再年輕的容顏,小酌一口,心中滿溢著寂寞蒼老的感慨。

凋零的花瓣在風中旋轉,絕美,無奈,終歸塵土。何處何人為之收艷骨?掩風流?

樓頭凄厲的畫角,涼意逼人的晚風,半醉半醒間,愁思更濃了,如一點暈染開的墨跡,不偏不倚地點在緊鎖的眉頭。

重門緊閉,一如內心難以言表的心事,只是沒料到,那溶溶的月光,竟然穿越過厚厚的院牆,送來了隔壁鞦韆的影子。

《紅樓夢》中的情痴賈寶玉訪妙玉乞紅梅,妙玉微略遲疑,最終還是折梅相贈,其實,她送的不只是一枝梅,還是一種莫名的心動,一段朦朧的期幻,以及,一縷作為「檻外人」的不平與不甘。

殷紅的花朵,褐色的枝幹,孤傲的氣質,柔美的嬌態……那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色鎖住窗欞,籠罩住梅花,一切都寫進了月的光輝中,景與物之間一片混沌,一團融合,一時間,竟找不出一絲的縫隙。掬一捧芬芳,待掌心開出濃烈的相思,再把自己投於其中,

因為有梅,我不寂寞,因為想你,我存活。

這個七夕,你許我當時明月,我贈你一世繾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若然如晴天 的精彩文章:

TAG:若然如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