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穿越回古代有那麼難嗎?這個最牛的民間博物館讓你過足癮

穿越回古代有那麼難嗎?這個最牛的民間博物館讓你過足癮





我們常常會感嘆,不過十年前、二十年前,生活方式和習慣和今天已經天差地別。便利和科技的進步讓一切都越來越方便舒適,但有時也不免會覺得,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和地球其他地方的面貌越來越相像,吃同樣的快餐或是米其林,買同樣的快消品或是設計品牌,用同樣的手機聽同樣的音樂排行榜……




如果被問到,什麼是「中國式生活」?或許反而一時答不上來。

有許多物件似曾相識,我們卻只能在並不較真細節的古裝電視劇里偶爾瞥見,說不上確切的名字,日常里也不再見到它們的身影。博物館裡陳列的往往是皇家級別的精品,不要說在當代,在古代也是與日常生活隔著遙遠距離的。

我們在歷史書上學習朝代更替的大事件,卻無法輕易觸摸和了解那些被濃縮過的時間裡,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如今在蘇州吳江區的黎里古鎮上的

六悅博物館裡,我們可以一探過往生活中最真實的煙火氣息。






/ 曾經的日常用品上遍布精緻的雕刻細節




美國人Mitch Dudek的中文名字叫杜維明

,他第一次來中國大概在1980年前後。那時他還是個留學生,也並沒有料到在之後三十多年的時間裡,

自己單純出於一份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喜愛,會在民間收集到數量如此龐大的藝術品。






和許多收藏家不同,他並不特別專註於某個分類

,大到完整的門框、窗牖、坐轎、床榻,小到竹籃、油燈、漆箱、椅子,一應俱全;他也不特別計較年代,明清或是更早的年代,

只要是美麗而有趣的物件,他一併納入。





/ 盆架館




最開始他把藏品放在家中,很快就空間不足。他是個律師,也經營房地產,早年在上海西郊投資的幾套房子,不久也堆滿了藏品。近幾年他不得不在青浦租借了幾個大倉庫,把藏品都運到那裡堆著,之後可以怎麼辦又應該怎麼辦,他並沒有細想。





/ 雀替館




杜維明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通曉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專家,

特別在收藏初期,他更多憑著一種直覺在判斷

。他去過中國絕大多數地方,親眼見證了三十多年來中國的飛速發展,一方面,他為這個國家的日新月異感到高興,一方面,

目睹許多地方無力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消化安放曾經的歷史,他也感到萬分遺憾。





/ 杜維明




他去過許多村落,那裡即將翻修起現代化的新房,或是接通高速公路,祖輩們生活了幾百年的老宅子已經破舊不堪,也無法應對現代電線、自來水管道等等鋪設的需求,村民們渴望儘快擁有嶄新的生活,所以對那些看起來過去的、陳舊的、落伍的東西毫不在意。他們並不認為那些積滿了灰塵的匾額有什麼特別之處,也不覺得廟門口蹲了幾百年的石像有什麼值得細看的地方。




/ 收藏現場·成都




「的確,這些東西無法正式登堂進入國家級的博物館,它們屬於民間,太過日常,從工藝角度或者藝術價值來說沒有那麼高的歷史代表性。

但它們實實在在地勾勒

了每一個平凡中國人的生活形態

,而且只有在這些見怪不怪的物品中,能讀到時代豐富的故事,甚至了解到某一個時段不同地區間各種傳統的差別。」






/ 館內藏品的木雕細節





/ 木匠的工具




漸漸有一些掮客知道杜維明在收藏這些民間藝術品,他們並不會甄別藝術品的價值,也沒有緊密的組織,很多時候只是交換線索的接頭人,

在知道一些地方可能出現可以收集到東西的時候,打電話通知杜維明

。「後來我才得知,有些時候如果找不到收集的下家,他們可能就不幹這一行了,而那些等待被拆遷的房子或廟宇,就只能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砸碎、處理掉了。」





/ 復原的大門






/ 傳統大門口的「抱鼓石」及雕刻細節




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去一座等待拆除的舊廟裡看一對石鼓,卻無意中發現廟的穹頂非常美麗,一問之下,才知道大多數廟宇都會在頂上繪製圖

像或雕刻,被稱為「藻井」

,但拆除時往往需要先把頂

部掀開才能一一處理下面的牆壁、佛像等部分,他心裡暗嘆了一句,

我又錯過了多少穹頂呢?





/ 精緻的「藻井」細節




「很多廟宇都位於比較偏僻的地方。可能在之前某一個年代那裡才是最為繁華的中心,但隨著年代的更替,可能村落遷徙了位置,或者因為其他一些原因,這些廟宇漸漸冷清,不再為人所知,到現在大多推到算數。

但那些建築本身蘊含了相當高超的技術,也融合了許多文化的細節,只是在它們默默消失後,我們便無從知曉。」




/ 吳江電視台對六悅博物館的介紹





他收集到了許多

匾額、大幅屏風和「雀替」

(三角形的橫樑支架),其中精湛的雕刻工藝和敘述的故事都讓人嘆為觀止。「我很好奇它們當年的故事。我知道在中國古代,家裡有人結婚生子,或是陞官進爵,往往都會用雕刻的方式記錄,用圖案賦予更多祝福。那些民間工匠沒有留下名字,卻創造出這樣絢爛的藝術。」






/ 門神館




許多亟待拆除的村落都位於偏遠的位置,即使在今天,他有時都要花三天的時間才能把收集到的物品運到大城市,「可想而知,幾十年前的運輸條件下這是個多麼艱難的過程。」他也漸漸建立起了自己的信息網路,

全國大概有近一千人在幫他尋找新的資源,他還是有些著急,怕自己的速度趕不上這個國家的前進進程。




歷史從來都呼嘯而過,如果不是有心人奮力記錄下它的變化痕迹,只能塵歸塵,土歸土。





/ 為了這面屏風,杜維明和原來的藏家磨了十年


(左為六悅博物館館長陳傑)




黎里古鎮位於上海和蘇州之間,歷史可以追朔到春秋時期,雖然也擁有

「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的稱號,但比起鄰近的同里、周庄乃至朱家角這些經典旅遊景點,它更為低調和安靜。政府希望古鎮里可以有一張不同一般的文化名片,機緣巧合下知道了杜維明有數量驚人的收藏,一拍即合,便決定在黎里修建六悅博物館。





/ 博物館外觀




「六悅」的名字源於人有六感: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以及「第六感」直覺。

博物館的合伙人劉爽說,這個名字是希望到訪的觀眾能真實地觸摸和感受傳統文化藝術,身心感到愉悅。





/ 博物館一樓入口處的七彩窗欞




博物館的總面積約有

一萬八千平方米,

加上藏品數量,可能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民間博物館

。底層模仿敦煌的「萬佛石窟」,把佛像盡數排開,在兩層打通的高挑空間里極具視覺震撼力。一邊陳列著各種風格的門神,杜維明告訴我,三個門神基本代表一座廟宇的存在,他們如此靜默而整齊地匯聚一堂,代表了多少已經消失的祈禱和歲月。





/ 一樓入口處的「萬佛石窟」




在二樓的

「戶牖之間館」

里,許多明清乃至年歲更久遠的古董傢具和當代生活用品被擺放在一起

,合伙人劉爽開玩笑說,這一層簡直可以被視為古代的「樣板間」,也可以讓參觀者看到新和舊和諧交織在一起的可能。和一般博物館不同,所有的展品都沒有「請勿觸摸」的標識,參觀者可以打開櫥櫃或是在椅子上坐一下,

它們不是擺開距離、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用最親切的方法把我們帶回到當時生動的氣氛中。






/ 戶牖之間館




每一層的電梯出口都嵌上了石質門框,而走出電梯,就能看到各種藻井。







/ 融入館內裝飾,形態各異的「藻井」




博物館儘可能地保留了一些建築的原始框架,它們和現代的設施相得益彰,

四樓甚至有一整個當鋪和一整個中藥鋪。





/ 葯櫃館





/ 葯櫃的抽屜上寫著中藥名字





/ 藥鋪裡帶有針灸穴位位置的人偶





/ 書櫃館




有些我們日常還會聽到名字的物件,大多數人對它們卻沒有實際的概念。古裝電視劇里一再出現的轎子,劇情里可以安排藏人甚至安排打鬥,但實際上一頂清朝二三品官員的官轎,也不過比一人的坐席稍微寬敞一點,不過木板都用了透雕工藝,還刷上金粉,十分精緻。





/ 轎子館,新娘的花轎




又比如抬嫁妝的那些箱子,到底是什麼形狀又是多大的尺寸?古代的床榻幾乎等同於一間迷你房間,有良好的私密性,有些甚至有二進、三進的台階,牆上還要鋪就可以保暖用的床板,上面繪製各種圖案。博物館裡各有一整個房間的展示。





/ 三進拔步床





/ 床頭的雕刻「和合二仙」,象徵夫妻和美





/ 抬嫁妝的禮盒





/ 絲竹提籃館


用來盛裝拜公婆禮物的絲竹提籃




現在展出的物品大概有3萬5千件左右

,而杜維明到底擁有多少件藏品,他自己都無法細數。有這樣一個合適的場地把這些藏品用恰當的方法整理出來,不僅對他自己而言是件欣慰的事情,

對國內的許多民俗學家來說,也是極其寶貴的一筆財富





/ 古戲台




 「很多人可以從特徵上判斷一些佛像的年代,但它們當時隸屬山東的風格還是陝西的風格?這很難辨清。我請了一個研究中文的博士和我一起整理這些藏品,開始他感到很困惑,說自己並不了解這些民俗藝術品,但我看中的是他對於古文的理解能力。許多藏品上有文字資料,斷斷續續講述了它們曾經經歷過的歷史,乃至它們所處環境的變遷,這些在一般的歷史書上是看不到的。」





/ 佛龕




博物館邊上還會建造主題酒店,把一些藏品直接用於房間的裝潢里,讓它們繼續在真實的生活里發揮作用。

而杜維明更感興趣的事情,

是在博物館和本地的學校之間建立起合作,讓更多的孩子來定期參觀和學習。




「他們可以用一年的時間了解某一種分類的特性,比如第一年是窗牖,第二年是石雕……並不需要他們一定成為專業人才,但是

他們會對祖先的歷史有更深的了解和認同,了解自己的根源和過去,才能更清晰自己的將來。」








??


哪一種藏品最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留言上牆








??


好物推薦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如何成為受年輕人歡迎的潮牌?這個老字號頗有心得





聽說在這裡嚼根口香糖,就可以埋葬無趣




??

戳這裡,發現更多好玩的生活小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夜美學 的精彩文章:

這個日本雜貨品牌帶我們重新審視日常用品
無聊的城市千篇一律,有趣的土氣萬里挑一

TAG:一夜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