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06.閻羅王這一網向你打去,打到地獄裡就受苦

106.閻羅王這一網向你打去,打到地獄裡就受苦

譬喻品第三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K2 別喻 分四

L1 長者見火喻 L2 舍幾用車喻 L3 等賜大車喻 L4 無須妄喻

今L1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長者見是大火:這譬喻佛以佛眼看見六道的眾生,在輪迴裡頭,在三界火宅裡邊,受五陰火所燒,非常危險。從四面起:四面起,就表示四念處。四念處: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一)觀身不凈。我們的身體是一個不潔凈的東西。怎麼不潔凈呢?你看看!周身都有汗出,這一出汗,就有股汗泥味,生出一股臭味來;兩個眼睛就有眼淚、眼屎往外流出;兩個耳朵就有耳屎;兩個鼻孔就有鼻涕;口裡就有粘痰、吐沫;七孔常流不凈,再加上大小便利,這九孔常流不凈。這種不凈,人人都知道;那麼在我們人的血和皮肉之間,有種種病菌,這也是一種不凈,人人就不知道。在血裡頭,流的血液不幹凈;在肉里生的,肉也不幹凈。

這樣說,或者有人還會不相信,等將來科學再發明多一點,那時候或者用一種科學的方法,就會測驗出來血和身上的肉,都是不幹凈的東西,裡邊都很複雜的。尤其人,或者吃種種奇奇怪怪的東西,在氣血里也就生出奇奇怪怪的樣子,在肚裡頭所存的東西,也都是不幹凈的東西。既然這樣子,做什麼要為身體這麼顛倒呢?所以,第一要觀身不凈。

(二)觀受是苦。受,就是所得到的享受這種種境界。這種享受,你在最初得到的時候,以為它是好;實際上,這個「好」裡邊,就是有個「不好」在背後。這很明顯的,享受也是沒有什麼意思的。

(三)觀心無常。我們人心,念念遷流,念念遷變,猶如海里的波浪似的,前念滅、後念生,後念滅、後念又生;這生滅、生滅,念念不停的,所以心是無常的。在《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所以說觀心無常。

我們每一個人,常常不知道心到什麼地方去了?在中國的四書《孟子》上說這麼幾句話:「人有雞犬放之,則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人的雞和犬跑了,就知道各處去找;甚至於登報紙,說是我的狗丟了,什麼顏色、有多重、是什麼品種,去往回找;有雞跑了,也各處去找。可是,有心跑了,他就不往回找。

心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心怎麼會跑?你打妄想,那就是心跑。一天到晚打妄想,想發財、想當官、想求名、想求利,這都是一些個妄想。你要是有當官的命運,自然就會當官;你有發財的命運,自然會發財;你有好的名譽,也將來會有名的;你有多少財產,這也一定的。不要盡打妄想去求它!可是我們人只知道去求名、求利、求當官、求發財,他不知道去做好事。你要是想將來前途光明,就應該「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你盡做好事,自然就會好了。

(四)觀法無我。觀一切的法都無我,不單無我,也無法;把人也空、法也空、空也空。這四念處很要緊,不過講太多,《法華經》這麼長,什麼時候可以講完呢?所以就講少少的。

即大驚怖:這位長者是佛,佛是一切無所畏,怎麼佛還驚怖?為什麼驚怖?這個大驚怖,就譬喻佛的大慈悲。因為佛恐怕眾生退墮、退失菩提心;退失菩提心,就沒有樂。所以佛就大驚了,這是一個大慈;慈能與樂,所以就還要給一切眾生樂。怖,就是一個大悲。悲什麼?悲一切眾生如果退失菩提心,這個大的苦惱就會來了;所以佛大怖,就生一種大悲。

這時候,而作是念:這位長者就作這麼一種想法,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我,這是長者自稱;這位長者就是佛,佛自己這麼想。這個「雖」是未盡之辭,說沒說完的意思,意思沒有說了,這個「雖」還是含著有「大驚怖」的意思在裡邊。說這樣危險的火宅,我雖然說在這個所燒之門,能以平平安安的出來。這個「門」,就是在這火宅里被火所燒的門。門以融通為義,它表示「空、有」。門的四框,表示「有」;門的中間能通,就是「空」。在這空門和有門二個,本來也沒空,也沒有有;這是比方有這麼個門。佛在這火宅裡頭,依照中道的了義,修成佛果,已經出火宅之外了,所以說「能於所燒之門,安隱得出」。佛不被五蘊和八苦所逼迫,所以叫安;又不被四種顛倒見所動搖,所以叫隱。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八苦,前邊已經也講過了。

這個「四倒」是什麼呢?就是四種顛倒的知見。四種顛倒知見,就是「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凈計凈」。本來涅槃的四德是「常、樂、我、凈」,但是他正相反;不是常、他說是常,不是樂、他說是樂,不是我、他說是我,不是凈、他說是凈;所以這就是四種顛倒的知見。這四種,都是一般的外道所講論的,外道就是有這種顛倒知見。

佛呢?不為這四種的顛倒知見所搖動,所以叫隱;這個「隱」也就是平安無事,很平穩的。得出,就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佛雖然出去這三界,而諸子等:我們這個眾生,令佛也憂愁了,憂愁我們於火宅內:在這個火宅裡邊,樂著嬉戲:這一班小孩子,就是三乘的佛子,和五道的五百人;這三界的眾生,都在火宅裡頭,樂著嬉戲。樂著嬉戲,就是遊戲,就是在這兒玩耍。怎麼叫玩耍?著到「見」上,這就叫「嬉」──見,是知見;著到愛上,這就叫戲;就是被見愛的境界所搖動了。

〈大悲懺〉上不說「愛見為本,身口為緣」?由這個愛和見的根本煩惱,以身、口作為一個助緣;於諸有中,沉迷不醒。在一切三界二十五有裡邊,執著、沉迷在四種顛倒見裡邊,這也叫嬉;在這個時候,一點成就也沒有,這就叫戲。又者,色、聲、香、味、觸五塵,或者是財、色、名、食、睡這五種,這都叫塵。你貪著這五種東西,這叫嬉;始終得不到一點好處,這叫戲。你空空而生,那麼空生一次,也就是白生這一次,就死了;就是來這一趟生死,沒有什麼好處,糊糊塗塗就生了,又糊糊塗塗就死了!

雖然這麼糊塗而生,糊塗而死,可是不思出離,也不知道出離這個糊塗生死。問你怎麼樣生的?我不知道!將來你怎麼樣死法?不知道!不知道是不知道,他也不想離開這個生死;就像兒戲一樣。小孩子在一起玩耍,蹦蹦跳跳的,一天到晚在一起玩;這一玩,可是這有火。

不覺不知:不覺,就是在這火宅裡頭,雖然有火,他也不知道,也不說:「啊!那著火了!我們快跑吧!」沒有人這樣講,這叫不覺。他也不明白,火是一種熱的東西,這就叫不知。

不驚不怖:在這個火的熱法之中,能傷害身體,他不知道這會傷害身體的,所以他就不驚。好像小孩子沒有見過老虎,偶爾見到老虎了,他說:「唷!誰家養這麼大一隻貓啊?貓這麼大啊!」雖然貓這麼大,他也不怕,這叫不驚。他不知道這火是這麼厲害的,會斷命,會把人燒死,這叫不怖。

又者,我們眾生不覺悟苦,不知道集,不驚傷道,不怖失滅。不驚傷道,就是不驚著妨礙道業,不怕失去涅槃的這種快樂;這是有聞到四諦法,但是沒有聞思的智慧。聞思,就是聞慧、思慧,又有修慧,這是聞、思、修三種的智慧。聞,就是用耳朵來聞,反聞聞自性;你聞,然後你又要有思慧。你沒有聞、思二慧,這就是不覺;你在這火宅裡頭,也不知道修行,這叫不知;你沒有這種的見解,這是不驚;你再沒有思惟解,這叫不怖。

火來逼身:這個五道的眾生和這三乘的人,在這火宅裡頭,他既然不驚,又不怖,也不知,也不覺,所以這火堪堪(編按:「正好」的意思)就來把這一些五道的眾生和三乘的人燒死了。這個「逼身」是講第五識;第五識,就是這個身體。身體這第五識,和「三受」相通著;三受,是「三苦」的一個別名,就是苦苦、壞苦、行苦。苦苦,就是貧窮的困苦;那麼貧窮又困苦,富貴就沒有苦了吧?富貴有壞苦;也不貧也不富,就有行苦。這三苦和第五識這身體是相通著的,所以又叫三受──受這種苦苦、受這種壞苦、受這種行苦;這叫火來逼身,也就是苦來逼身。

苦痛切己:切,是貼切;就挨到身上,已經和身體接觸上了。己,這個「己」是誰呢?這個「己」也可以說是佛,也可以說是眾生,也可以說是這三乘的人。怎麼說呢?因為五道的眾生和三乘的人,都是佛的子;那麼佛的子被這火燒死了,你說佛苦不苦?所以就苦痛切己,佛自己本身也非常痛苦,就好像在佛身上割肉那麼痛苦。這是拿佛來講,要是按照三乘的人和五道的眾生,這火一燒到他跟前,燒到身上了,這豈不就是苦痛切己?

心不厭患:火燒到身體的旁邊了,他的心還不厭患。心不厭患,就是講第六意識;這第六意識和第五識也是相通著,所以這個意識不厭患。無求出意:也沒有心想出離這個火宅。你說這是不是迷了?如果不是迷,怎麼被火燒,還不知道向外跑呢?這是迷了!被什麼迷住了?被貪、瞋、痴這三毒迷了!被三毒一迷,所以就苦上加苦,越迷越深。

再按照五濁惡世來講這一段經文:「樂著嬉戲」這是講眾生的見濁和煩惱濁,就是這個「見、愛」。你有見,就背覺合塵;你有煩惱,就是因為你有這個愛,有愛就有煩惱。你看看,有一些個很聰明的人,因為這個愛,一天到晚就顛顛倒倒的,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哭了之後,也不知道怎麼樣他又笑起來;笑了一陣,他又哭上來了。為什麼?就因為這個愛裡邊有煩惱,所以就生出這麼多的麻煩。所以這個「樂著嬉戲」就是譬喻見濁和煩惱濁。「不覺不知,不驚不怖」就是譬喻眾生濁。「火來逼身,苦痛切己」這就是譬喻命濁;這命若不濁,怎麼會「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呢?「心不厭患,無求出意」這就是譬喻劫濁。

所以這五濁惡世,我們眾生在這裡邊流連忘返,生出一些個人我是非,一天到晚在這五濁裡邊跑來跑去,浮沉不止。有的時候飄起來,有的時候又沉下去,就像魚在水裡似的;它在水裡玩得不知多高興,可是這個網不知什麼時候就來了,就把它網上來了,命就沒有了。

那我們在這五濁惡世裡頭,也有網嗎?我們這個網更厲害!什麼是我們人的網呢?就是這個「業」。這個罪業,就是等於人的網一樣;你罪業夠的時候,就好像打魚的那個網撒下去,把魚都打上來了。我們現在在世界上,業造成了;閻羅王這一網就打去,打到地獄裡就受苦,你說可怕不可怕?這個地方,你不要以為是一個安樂國;你不要以為,我在這個世界上是最好了!你認為最好,就因為你這個夢沒有醒;夢若醒了,就知道這不是個安全的地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心肝脾肺腎什麼病都來了,就是中了「妖怪」的這種邪氣
法華會上諸天眾法華經淺釋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