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108將排位時,公孫勝能請來天降石碣,卻為何不認識上面的字?

水滸108將排位時,公孫勝能請來天降石碣,卻為何不認識上面的字?

一、公孫勝和天降石碣

水滸江湖中最激動人心的哪一刻?大概正是水滸108將大排位的時候,這相當於各好漢在梁山上的最終定位,是啥級別有啥待遇,全在這排名中。

宋江為了這次排名,是拼了命的造勢,畢竟地球人都知道,無論怎麼排名,他絕對是第一。所以宋江可謂不遺餘力,比如「選定四月十五日為始,七晝夜好事。山寨廣施錢財……」

當然最關鍵的就是主持這次儀式的人物,因為宋江的定調是「建一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這就需要道家人物上場了,公孫勝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主角,並且宋江還請來了不少「得道的高士」,輔助公孫勝。

總之吧,梁山上一通忙活過後,終於上天有了「感覺」,但見:是夜三更時候,只聽得天上一聲響,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門上……裡面毫光射人眼目,霞彩繚繞,從中間卷出一塊火來……竟鑽入正南地下去了……眾道士下壇來,宋江隨即叫人將鐵鍬鋤頭掘開泥土,根尋火塊。那地下掘不到三尺深淺,只見一個石碣,正面兩側,各有天書文字。

也就是說,公孫勝真就請來了「天降石碣」。由此可見公孫勝是 「入雲龍」的綽號真不是白叫的,他真能「升騰入空,跟上天搭上線」,算是牛逼到家了。

但問題是,這事雖很漂亮,又環環相扣,但卻被普遍質疑,因為太邪乎了,所以被懷疑是宋江和公孫勝的一次雙簧表演,不足為信。但證據呢?卻至今也未見誰拿出來。其實證據便在書中……

二、公孫勝為何不認識石碣上的字?

先說第一個證據,但更應說是條線索,因為既然公孫勝都牛逼到能請來「天降石碣」,卻為何他不認識上面的文字?

書中說,石碣上是蝌蚪文,天書,所以公孫勝不認得。但這就奇怪了,看原文「(石碣)鑽入正南地下去了」,然後「道士下壇」,宋江這才叫人趕去挖。

也就是說,挖出這塊石碣需要時間,雖很快挖出,但如何確認挖出來的就是「天降石碣」?總不能隨便挖出個石塊來,就確認吧。

這就需要一個確認環節了!所謂,誰請來的神,誰來拜!這塊石碣既然是公孫勝請來的,自然就應是公孫勝來確認,可偏偏公孫勝不認得上面的字,等於他無法完成最後的確認。那麼這塊挖出來的石頭,到底是不是那塊天降石碣,就存在了疑點。

那麼公孫勝為何以不認得上面的字呢?大致有兩個原由。第一個就是,這上面的確是天書文字,公孫勝的確不認得,但這種可能太小。

因為既然公孫勝能跟上天搭上線,請下來這石碣,這就說明他得到了上天認可,如今上天卻偏給了他一個看不明白的「說明書」,這到底是認可啊,還是拿著公孫勝逗悶子玩?這根本不符合邏輯。

其二,這塊石碣是預先埋好的,無論公孫勝能否跟上天搭上線,都會被發現。至於上面的字,其實就是一堆無意義的「亂畫」,自然公孫勝不認得了。

但這就需要一位內定的特殊人物出現,完成最後的解釋——偏偏這時,書中還真就出現了這樣一位人物,這便是第二個證據……

三,何玄通,到底有何玄通?

書中道,正當所有人大眼瞪小眼時,眾道士內有一人姓何,法諱玄通,對宋江說道:「小道家間祖上留下一冊文書,專能辨驗天書,那上面自古都是蝌蚪文字,以此貧道善能辨認,譯將出來,便知端的。」

即,在宋江請來的道士中,恰好有一位叫「何玄通」的道士,自稱認得這些字,還定義其為了天書、蝌蚪文——這就太有意思了!

也就是說,在誰都不懂的情況下,突然出現一人說他懂,理由是「祖上留下一冊文書」,一下子就把請下「天降石碣」的公孫勝給擠到一邊,拿走了最終解釋權!誰讓你公孫勝不懂呢?

就這樣這塊石頭,正是由於何玄通的出現,不但被確認,且還將解釋權從公孫勝手中拿走。等於是他完成了水滸108將的排位。而宋江不但對此大喜,最後還給了他50兩黃金酬謝!

所以如今的最大疑問,已經從公孫勝身上轉移到了何玄通身上,他到底有何玄通?書中雖沒說,但卻用三個字說明了,這就是他的名字「何玄通」,翻譯一下就是:有何種玄通?這等於否認了他!

即,連施耐庵自己都覺得寫的這事太邪乎,所以用這個名字告知:什麼天降石碣,什麼天書蝌蚪文,都是假的!別信!

因為「天降石碣」這事,最大的作用便是,讓宋江順利的完成水滸108將的排位,他最後是如此定調的:「上蒼分定位數,為大小二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眾頭領各守其位,各休爭執,不可逆了天言。」

從公孫勝主持儀式請來「天降石碣」,到何玄通橫空出世拿走解釋權,直至宋江最後的定調「不可逆了天言」,雖貌似環環相扣。但卻由於公孫勝不認識石碣上的字,而露出了一點狐尾,直至追查到「何玄通」這個名字,此事到底有何玄通,其實已經昭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者為王的江湖 的精彩文章:

長坂坡時張飛對趙雲喊了句話,趙雲聽懂了,從此低調在蜀漢集團
趙匡胤發明了種兵器,千年來默默無聞,直到被李小龍握在手中

TAG:靜者為王的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