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咸豐帝一意孤行,桂良的苦心經營將化為泡影?

咸豐帝一意孤行,桂良的苦心經營將化為泡影?

英國專使額爾金在清方的一再請求下,也認為英國公使駐在充滿敵意的北京,並非上策。他於1858年10月30日致函桂良,宣稱若《天津條約》能得到嚴格的遵守,若英國公使次年至北京換約能得到適當的接待,他將提請英國政府考慮,英國公使不常駐北京,而是定期或有事隨時前往北京。額爾金的答覆距咸豐帝的期望十分遙遠,他只是提出了須得到本國政府認可的個人意見,而且也封絕了桂良的口,即不得再議修改條約。桂良在咸豐帝的嚴旨催令下,於11月15日上奏,含混其詞,「駐京一節,說至再三,方肯不長行居住」。桂良並沒有說明額爾金的先決條件,也沒有將額爾金的信件上呈。咸豐帝對此仍是十分不滿,諭旨中稱:「若仍准其隨時往來,豈能日久相安?」並讓桂良明確告訴英、法使節:「若至天津,我兵即先開炮。」

桂良

額爾金

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咸豐帝一直在發怒,不停地要求桂良消弭「四事」。桂良並沒有與英國等國商議更改條約,而是不停地在筆墨上與咸豐帝周旋。「公使駐京」消弭後,咸豐帝的要求改為消除公使「隨時進京」,又隨著英、法公使進京換約期限的臨近,咸豐帝的要求又變為在上海換約。儘管桂良此期不停地挨罵,但他的政治經驗告訴他,咸豐帝色厲內荏,已經退縮。1859年1月29日,咸豐帝授兩江總督何桂清為欽差大臣,頭銜也從「管理五口通商事務」改為「辦理各國事務」。3月19日,桂良終於將額爾金的條件和盤托出。

咸豐帝見此底牌,只得再讓步,同意英、法使節進京,但提出條件:「所帶人數,不準過十名,不得攜帶軍械。到京後,照外國進京之例,不得坐轎擺隊。換約之後,即行回帆,不許在京久駐。」他還要求桂良儘可能在上海換約。而4月22日桂良奏請將《天津條約》的批准文本發下,以便新任英、法公使到上海時可以在上海互換;咸豐帝卻宣布:「如『四事』說明,另立專條,該夷肯在上海換約,即迅速馳奏,再將條約發去。」直到此時,他仍沒有放棄修改《天津條約》。

1859年6月6日,英國公使卜魯斯(F.W.A.Bruce)到達上海,7日,法國公使布爾布隆(A.de Bourboulon)到達上海。英、法使節堅持進京換約,拒絕與桂良會晤。15日,英、法公使乘船北上。25日,英、法使節強入大沽,戰事重起。

大沽口炮台

廣東人民出版社委託宣傳

( 茅海建:《當代學人精品:茅海建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

(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史碩士研究生 謝敏 )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塵埃落定!外方阻力消解,南京中央給予保證,黑土地上揚起青天白日旗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