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情侶還是單身狗,還沒決定七夕看什麼電影的話不如考慮一下它?
謝絕任何媒體未經授權轉載,喜歡請轉發呦么么噠!
明天就是七夕了,你們都找好人一起過了嗎?
「以身試毒」看完要在七夕這天新上的一波電影后,我先挑出一部無論是情侶還是單身狗都能一本滿足的電影推薦給你們。
裡面既有感天動地的情感線。
也有可以刺激單身狗視覺神經、腎上腺素狂飆的動作戲。
《歐洲攻略》了解一下?
是不是感覺這個電影名字很耳熟?
其實早在2000年這個系列已經出了第一部《東京攻略》。鄭伊健和梁朝偉一起幫陳慧琳在東京找失蹤的未婚夫。
那年梁朝偉飾演的林貴仁還是個很care自己形象、小打小鬧的私家偵探。
打就打嘛,幹嘛把人家的頭髮弄亂
到了2005年的《韓城攻略》,林貴仁變成了刑警,收到「跟幾塊電版較勁」的任務,一路打打打到韓國。
明明有舒淇飾演的JJ在裡面,梁朝偉和任賢齊還是感情很好……
而且用來修整髮型的梳子也升級了。
跟「攻略」系列的前兩部一樣,《歐洲攻略》已經在片名里把故事發生地點標註出來了,這次在歐洲充滿詩意又很有活力的義大利。
男主角從林貴仁進化成了更會撩妹的林在風,身份也又提升了一個level,成了「國際事務第一高手」。
這裡必須有包括林在風在內、說著各省方言的「四大名捕」特工天團。「刀槍不入鐵布衫」、「快刀斬亂麻的刀神」和「不一定用腿的金剛腿」,以及一直跟林在風鬧小脾氣的女ACE王朝英。
他們的任務是在世界頂級黑客的兒女那裡,拿回一個叫「上帝之手」的神秘黑科技。
大家都知道,義大利有好吃的冰淇淋和意麵披薩。但它還有另一個「特產」,黑手黨。黑客的女兒蘇菲,就跟義大利黑手黨關係密切。
一向以「高冷」為標籤的杜鵑,演起心機很重、一心想要毀滅世界的反派還真是沒有什麼違和感。
蘇菲的弟弟洛奇繼承了老爸的事業,也是黑客高手。但是他卻因為某些原因一直在躲著自己最親愛的姐姐。
所以影片的陣營分成了兩波:蘇菲自己一波(其實她有一黑一白兩個搭檔),除了蘇菲以外的所有人一波。主線是圍繞著這兩撥人誰最後能拿到「神秘黑科技上帝之手」。
只是緊張地看到最後,突然發現其實還有第三波人的存在。以為塵埃落定的我們,猝不及防地掉進編劇和導演一起挖的一個反轉大坑裡……
只想說,跟不上思路的我至少還在這部電影裡面get到一個微型「歐洲(意呆利)旅遊攻略」。
馬克了一些景點,像是米蘭中央車站或者翡冷翠的聖母百花大教堂。之後有機會去義大利的話,還能換種姿勢打個卡什麼的……
就連用來轉場的景都很好看啊~
《歐洲攻略》里雖然兩波加起來有幾十號人,但撐起整場的還要靠兩段感情線。
一段是林在風和王朝英的愛情線。
說起特工夫婦,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開始要neng死對方,後來卻纏纏綿綿的史密斯夫婦。
還有勾心鬥角的《口是心非》夫婦。
這種設定的關鍵在於,兩個人並不是因為劇情需要一定要在一起,而是因為兩人在一起,是成為故事結局的決定性因素。
林在風和王朝英的相處也是如此。這兩位王牌特工初次見面就按倒了對馬德里地鐵搞事情的恐怖分子。
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最棒的,一定要分出個高低勝負。於是兩個人為了爭「天下第一高手」定下了很奇葩的賭註:看誰先拿到誰的心。
倆人斗的不亦樂乎,但還是沒分出勝負。又接到CIA的相同任務,為了找回上帝之手不得不「在競爭中合作」。
雖然兩個人同時出現時總是別彆扭扭,但他們的感情也影響著最後正反派交鋒時的結局。
如果說他們兩個的愛情線是負責串聯故事的必要元素,那蘇菲和洛奇姐弟的親情線就是推動故事前進的核心。
「上帝之手」本來是父親為CIA發明出來捍衛世界和平的,但因父親卻在設計完成後離世,讓女兒萌生用它摧毀世界的想法。
這個設定很有意思。
一方面,原本守護和平的程序分分鐘毀滅世界,所以當科技變成「黑科技」,真的是對世界友好的嗎?
黑客老爸是林子祥啊
另一方面,相依為命的姐弟的人生向兩個極端發展,兩人的價值觀也支配著故事的走向。
姐姐被塑造成擁有絕對力量的反派,而弟弟則是守護正義的一方。
以林在風為首的CIA特工們對手握「上帝之手」的蘇菲各種沒辦法。蘇菲要求CIA的特工們在72小時之內帶著弟弟洛奇來找她,不然她就要啟動上帝之手毀滅世界。
本以為是感人的姐弟情深,弟弟洛奇又說其實姐姐只是為了利用他。
在姐弟完全對立的情況下,72小時倒計時的設定也堆滿了緊張感。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蘇菲不斷給CIA搗亂讓他們無法按計划行事。
就算按照「三分鐘營救」原則,眼看著危機就要解除了,別忘了我們前面說的,最後還有個意料之外的反轉呢。
熟悉「攻略」系列的閨蜜都知道,這個動作IP最大的特點就是一邊打一邊抽空搞笑。從林貴仁到林在風各種撩妹套路和懟人現場,梁朝偉的「段子手」技能已經max了。
而它另外一個非常大的看點就在於故事的動作戲。像《東京攻略》裡面畢大勇和林貴仁的「辦公椅大戰」。
《韓城攻略》里Owen和林貴仁的「鴛鴦戲水」。
到《歐洲攻略》,幾對CP之間個人battle依舊很多。
林在風和王朝英的CP遊戲之屋頂跑酷
並且加了更多比13年前細緻的團戰和爆破戲。
無論動作設計還是鏡頭都很講究。而這些看到狂飆腎上腺素的設置,還得益於導演本人的電影經歷。
和張藝謀、顧長衛導演一樣,馬楚成也是「拍而優則導」。而作為香港電影中生代,1983年馬楚成開始以燈光師的身份投身電影行業。他的職業生涯可以很明顯地分為兩個階段 。
千禧年之前,馬楚成多以攝影師的身份參與到電影中,作品大多數都是很文藝范兒的。比如第一次扛起攝像機,就是受張艾嘉之邀拍攝的《最愛》。
在恰當的機位和光線下,電影中的角色們自帶不同氣場,蔓延到了鏡頭中。
1986年香港類型電影還在探索階段,不少環節都比較簡陋,然而馬楚成鏡頭下那柔和的暖色了還是會讓人印象最深刻。
很顯然,作為攝影師的馬楚成有無窮的潛力。在1996年的《甜蜜蜜》中,這種潛力表現在他對流動鏡頭的掌握和對城市風貌的拍攝中。
《甜蜜蜜》之所以經典,是故事發生在了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如果沒有「回歸前港漂」的群像刻畫,那恐怕這段故事要清淡很多。
而大全景和調度,則是考驗攝影師的地方了。
也許是積累的大量攝影經驗賦予了馬楚成對拍電影全新的認知,於是他在千禧年之後,開啟了以喜劇、打鬥、 異域為主的「攻略」系列。
馬楚成在杜琪峰、陳嘉上、張之亮等等「北上」的導演中要低調很多
在擔任攝像師期間,馬楚成參與過《黑金》、《黃飛鴻》、《紅番區》、《新上海灘》等動作片,可能過於鍾情於這個類型的電影,轉型做導演後,他開始拍自己風格的犯罪動作片。
代表作當然是「攻略」系列。
其實這個IP,如果除去時間跨度,類型風格非常工整統一。
用「美女」陷入懸疑事件,引出自帶超級特工的主角。主角林在風牽引主線剝洋蔥一樣步步接近真相,在抽絲剝繭的後半段,再加入更複雜燒腦的案件或者反轉。
《東京攻略》裡面,除了陳慧琳還能捕捉到一隻顏值能打幾乎360°無死角的少女張柏芝
於此,「嚴肅搞笑」的「攻略」系列,也就有了動作、懸疑、社會性等元素。
這個系列的笑料觸發點,主要來自於主角林在風(林貴仁)有荒腔走板和舉重若輕的無厘頭人設。
他不像福爾摩斯那麼縝密,也沒有狄仁傑的正義凜然。真相對於他更像是一個猜謎遊戲,猜中了拯救世界,猜不中也沒什麼好失去的,電影因此更輕盈一些。
所以我們在《歐洲攻略》里,可以只看「上帝之手」這條帶著懸疑色彩的犯案、探案到破案的主線;也可以看互相虐來虐去、懟來懟去的幾對CP線。
乍一看,emmm……
在擁擠的「七夕檔」,無論是高顏值的特工天團、各種很爽的動作戲,還是只想看個輕鬆又有內容的喜劇,《歐洲攻略》都是一部可以過癮的電影啊~
微信號:ilovemisse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娛樂
最有料的娛樂研究者


※酒井法子為母則剛,離婚8年與兒「同一屋檐下」蝸居,生活低調節儉
※余文樂為帶孩子推掉數百萬工作,坦言想生三胎但不要女兒
TAG:高能E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