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愛洗澡掀起全國洗浴熱潮,本來善戰最終淪為嬌弱、懦夫代表

皇帝愛洗澡掀起全國洗浴熱潮,本來善戰最終淪為嬌弱、懦夫代表

文|李崇寒

皇帝愛洗澡掀起全國洗浴熱潮,本來善戰最終淪為嬌弱、懦夫代表

羅馬人對洗澡有多狂熱呢?一個羅馬人的墓碑上是這樣寫的,「我知道,洗浴、飲酒、女人是長壽的敵人。但是沒有洗浴、飲酒、女人的人生不是人生。我這樣想的,到52歲的時候,它結束了。」洗浴構成了羅馬人生命的本身,他們將洗浴文化發揚光大,活出了獨特的羅馬帝國范兒,令同時代其他地區的人及後人望塵莫及。

希臘人沐浴是為了清潔身體,羅馬人比希臘人走得更遠。羅馬幾乎受沼澤地帶包圍,多雨泛濫的春天是瘧疾的溫床,飽受風濕病困擾的羅馬人對公共衛生有特殊的需求,洗浴恰是一針良劑。不止一位學者注意到洗浴的醫療效果,如以羅馬醫學百科全書編寫者聞名的塞爾蘇斯就提到,包括發燒、腸炎、肝痛、小膿包、眼疾等疾病都可通過洗浴來減輕或治療。另一位博物學者老普林尼通過洗浴治療眼病,強調「對於一個生病的人,每天在浴池和泉水裡進行洗浴是十分必要的」。

皇帝愛洗澡掀起全國洗浴熱潮,本來善戰最終淪為嬌弱、懦夫代表

一個更著名的治療案例與羅馬帝國開國君主奧古斯都有關。奧古斯都從小身體不好,每年定期有一些小病複發,經受不住過度冷或熱。但他經過長期的調理和精心照料,特別是利用適當的沐浴,彌補了身體的虛弱。據《羅馬十二帝王傳》記載,奧古斯都通常烤著火塗油或發汗,再用溫水或被陽光曬溫的水浸洗。不過,當他不得不用熱鹽水或硫磺水治療風濕病時,他喜歡坐在一個木製的浴椅上,一次次地把手和腳浸到水裡去。

皇帝的做法刺激了貴族和平民對洗浴療法的迷信和推廣,加之羅馬人深信「只有健康的身體才會孕育出一顆睿智的頭腦」,羅馬帝國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願意泡在浴室里。公元前19年,阿格里帕浴場的誕生掀起了羅馬建築與生活方式上的革命,開啟羅馬浴室的新紀元。又暗又窄的舊式浴場不再流行,公共浴場這個來源於希臘的辭彙含義不斷豐富,在羅馬更像是指代集健身、清潔、休閑、娛樂、藝術為一體的豪華洗浴中心,將羅馬洗浴文化推向高潮。

阿格里帕浴場得名於奧古斯都的得力助手、乘龍快婿——瑪爾庫斯·維普撒尼烏斯·阿格里帕,位於萬神殿(最早由阿格里帕建造,後由哈德良皇帝改建)南側。整個浴場面積約1萬平方米,沐浴大廳直徑約25米,周圍聯結有其他輔助用房。沐浴大廳中,溫水浴、熱水浴、冷水浴廳呈縱向分布,高溫浴室以瓷磚鋪成,周圍有人工湖可以游泳。

為了給新建的浴場供水,阿格里帕特意修建了維戈水道(Aqua Virgo)——該水道在文藝復興時期重新使用後直到今天一直在給羅馬市中心輸水。浴場內裝飾有精美藝術品,據說,皇帝提比略因為偏愛浴場里的一尊雕像,便將其搬到皇宮,獨自欣賞,結果遭到平民的強烈抗議,最終放回原位。

不過隨著洗浴時間、豪華浴場的增加,羅馬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以致時人批評道,羅馬人已墮落成「病態的城市化的懦夫」,每日洗浴習慣的變化使羅馬人柔弱又嬌氣,毀了自己也毀了國家。此後,洗浴不斷成為羅馬墮落的代名詞,還需為公元476年羅馬帝國的滅亡背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戊戌政變後光緒沒有被幽禁在瀛台?光緒帝確實病了,而且不輕
國民黨副總統競選激烈,李宗仁花掉黃金萬兩,孫科廣告費3000萬多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