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沒有「科學家」的夢?教育和家庭都有原因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沒有「科學家」的夢?教育和家庭都有原因

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化學家巴斯德說的,原話是「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
普法戰爭爆發後,德國強佔了法國的領土,出於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對侵略者德國的極大憎恨,巴斯德毅然決然把名譽學位證書退還給了波恩大學,他說:「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這擲地作響的話語,充分表達了一位科學家的愛國情懷,並因此而成為一句不朽的愛國名言。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沒有「科學家」的夢?教育和家庭都有原因? 都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那自然而然,科學研究工作者應該是當前社會最吃香的工作了,但從現實情況上來看,科學研究工作者並不是成為當前大多數孩子們夢想之一,他們更希望能成為電影、電視劇或其他熒屏上的參與者,成為當前大家都喜歡的明星、網紅,因為這樣的他們不僅可以擁有他們想要的名氣,同時也可以擁有不一般的財富(對於名和利的追求,這是人的本性,無可厚非),而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除了社會輿論報道的原因,而科學文化教育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沒有「科學家」的夢?教育和家庭都有原因?

我們就拿楊振寧老前輩的故事來說吧,對於楊老的故事,永遠都是上娛樂頭條,我的天哪,人家明明就是當前時代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為什麼大家都關注他的情感生活,而不花點時間報道一下人家的科研成果,報道他的回歸給國內帶來了多少科研資源,報道他在推進國內科學研究做出的貢獻。其次,填鴨式的教育在這個問題上也承擔著一些責任,其實在每個人的學習過程中,大家都知道知識很重要的,而填鴨式的教育讓每一個參與學習的孩子把學習的最終目標定為考試,要努力考到100分,而這正是的教育最後想要達到的目標嗎!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沒有「科學家」的夢?教育和家庭都有原因總結幾點↓



1、 不過話說回來,國內的素質教育的發展確實在這個階段起到巨大的作用,至少真正的文盲應該比美國的要少了,不過也因此缺少了科研精英培養的環境。這和中國的教育有關。



2、 學校教育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相對輕視發明創造;

在社會上生存,學歷仍然表現得很重要。


3、而且,中國的企業和單位,很少給準備從事發明創造的人提供兼職賺錢生存的機會,更希望接納長期任職的應聘者。



4、 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眼前和近期的發展,更多的是期待孩子畢業後擁有一個不錯的職位,早日成家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5、 國家在科學家的培養上,不能有效地從小發現人才,設立專門的機構和給以經濟補償來鼓勵科學創造。



6、做科學家,是一個長遠的理想,需要興趣和堅持,需要擁有拋開世俗為理想而奮鬥的勇氣。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沒有「科學家」的夢?教育和家庭都有原因?現在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全民都需要娛樂來放鬆緊張的工作組生活壓力,這就導致捧紅了娛樂明星,他們的收入也就因為需求旺盛導致了高位運行。而科學家遠離生活,人們感覺不是很明顯,所以人們對科學家的需求就不顯得很強烈,其收入自然就不去娛樂明星那麼高。小編最後想說——雖然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但是科學家才是國家的寶庫和未來,中國也不會在某些方面受制於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