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伏撞立秋,最需艾灸時:祛濕健脾防陰暑

三伏撞立秋,最需艾灸時:祛濕健脾防陰暑

小心「陰暑」傷人

大暑之後,時序到了立秋。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

立秋後有了涼意,人們會盡情納涼,但此時還有一個伏天,在暑熱中毛孔是張開的,皮膚腠理比較疏鬆,外界的邪氣容易侵襲身體而中暑。

這種中暑叫做「陰暑」,和在烈日下或因高溫引發的「陽暑」不同。

「陰暑」是過於避熱貪涼引起的,有身熱頭痛、惡寒、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癥狀。

溫風至

蟋蟀居宇

鷹始鷙

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

>

立秋後,養護好腸胃!

雖然立秋意思著秋天的開始,但是氣溫上還沒有進入秋天,最嚴熱的三伏還沒到,此後桑拿天、雷雨天氣依舊很多,天氣悶熱。

因此近期還要注意防暑除濕,養護脾胃、預防胃腸疾病!

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

少吃過涼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比較適合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蓮子、扁豆、冬瓜等。

尤其是當心腸炎!夏季尤其是立秋之後,濕熱夾雜達到最高峰,最是容易誘發腸胃疾病。

立秋,艾灸消暑熱

立秋

立秋開始陰氣已經開始旺盛起來,陰氣將要獲得主導權,此時陽氣沉伏,人體就象冬季一樣,逐漸進入了封藏的時候;

陽氣要深藏起來,要凝聚起來,不要被外界的寒冷所損傷耗散。所以,此時正是收斂陽氣、培補元氣的最佳時節。

>>>>

九辰堂梅花灸的特點:

1、調節陰陽

2、調和氣血

3、溫通經絡

4、扶正祛邪

5、行氣通絡

6、扶陽固脫

7、昇陽舉陷

8、艾灸美容

9、防病保健

>>>>

梅花灸的功效:

作用於督脈、膀胱經,主要針對督脈不通所引起的問題,能夠生髮陽氣,溫里散寒,疏通經絡,溫補元氣,調整內臟氣血,軟堅散結,幫助排毒,提高免疫功能

>>>>

梅花灸的主治:

毒瘡、頭痛、四肢麻木、腰腿痛、皮膚病、奇癢、風、濕、寒、引起的肩周炎、關節炎、哮喘、咳嗽、胃腸功能絮亂、臟器疼痛、痛風、咽喉腫痛、淋巴腫大等。

梅花灸的功效比較獨特,既能治病、又能尋診。

尋:一分鐘快速尋出皮膚及身體問題

用梅花香在穴位熏照三分鐘,陰陽失衡的臟腑會在皮膚表面相應穴位出現反射斑、線或區,並在熏照此穴時有針刺感、吹風感、走竄感或深入感,為下一步診斷提供依據。

診:立即診斷臟腑機能衰退根源

通過尋查到的皮膚變化的反射斑的形狀、顏色、部位而確定是何種問題;例如在肺腧穴熏照立即出現白斑即代表肺部的問題;

根據不同形狀、顏色的斑及香燃燒的樣子、香灰等的綜合表現而對顧客身體問題一一作出診斷。

GIF

調:三分鐘經絡暢通,氣血充足,臟腑機能協調,身體無六淫邪氣

通過診斷出的問題用梅花香對穴位熏照,結合中醫陰陽、五行、臟象、經絡等學說進行補瀉,對尋診出的皮膚及身體問題進行調理,使問題立即或逐漸消失。

效:立即見效,標本兼調

香療療效確切,診調迅速,針對亞健康、婦科、眼部等問題三次就明顯見效;針對面部斑、疹、痘等二次便明顯見效;針對面部提升、撫平細小魚尾紋、祛黑眼圈等一次即可見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秋季艾灸到位,不愁不美!這些穴位,還真得好好灸!
肝硬化如何艾灸改善肝功能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