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豐富多元 小眾IP「出圈」 2018年網路視頻內容十大趨勢
依託優質內容引流,已經成為視頻網站用戶量與流量增長的不變法寶。2018上半年,BAT三家一線視頻平台憑藉各自內容製作與運營,在覆蓋多樣化人群、多元內容差異化建設之下,又呈現出怎樣的共性趨勢?
來源 :衛視資源速遞(ID:ws-zy-sd)
題材管控下古裝依然受寵,
觀眾需求於網路端爆發
以2017上半年與2018上半年兩個時間段同比,通過版權劇項目TOP20和網路劇項目TOP15數據樣本,選取其中古裝項目題材為參考,可以看出,2018上半年版權劇項目中,古裝題材在數量與流量表現上均有下滑,而網路劇項目在題材數量與流量上得到大幅提升。
究其內部原因,可以明顯看出,「限古令」在2018年繼續發力,且更加嚴格,古裝題材的限制不僅是一紙政令,更直接反應了市場冷暖。
一方面,一些在電視平台無法順利過審播出的劇目都轉入網路播出;另一方面,為了通過審查,古裝劇也以重新剪輯或者改名形式通過審核,如將要上線的《凰權》更名為《天盛長歌》。
海外IP引進熱潮持續,
題材撞車增多
面對內容資源的高價採購與創意枯竭,視頻網站也將目光投向優質的海外IP。
今年上半年,通過對韓版《Produce101》的IP引入,愛奇藝與騰訊視頻分別打造出屬於本平台的偶像養成類爆款網綜《偶像練習生》與《創造101》,帶來巨大的流量增長。
可以看到,面對優質的海外IP,視頻網站都著力進行開發,上半年火爆韓國的戀愛觀察類綜藝《heart signal》已被騰訊視頻購入版權,8月即將上線中國版《心動的信號》。
同時,愛奇藝與芒果TV也推出同款戀愛觀察類網綜《喜歡你我也是》和《戀夢空間》。
政策指向吹熱文化類節目,
類型多元豐富口碑評價高
在整個內容娛樂化的大趨勢之下,文化類節目一直作為一股清流的存在而顯得獨樹一幟,憑藉精良的製作與深度的文化內涵,文化類節目雖未在流量上有巨大的優勢,但在節目內容上一直擁有良好的口碑優勢。
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文化類節目的發展,正所謂風動於上而波震於下,可以顯見未來文化類綜藝一直會大力發展下去。
網劇咖位下降網綜咖位提升,
資金投入比重各有偏好
對比2018年上半年的網路劇與網綜項目,以資本市場的定位而言,可以明顯看到的是,兩者的演員(or嘉賓)有著明顯的不同,躋身在TOP15以內的項目中,一些網劇的男女主演並不是我們通常而言的「流量王」「一線咖」,在演員預算上並未佔據過多投入。
同時,流量表現優異的項目通常以小說IP或動漫IP為藍本,由有著豐富經驗的影視製作團隊進行承接。
對比之下,網綜的TOP項目嘉賓多以目前市場上而言的「流量藝人」居多,以常駐嘉賓或飛行嘉賓的形式,為傳播期較長的綜藝項目帶來持續流量。
IP影響力猶在,小眾IP出圈
在IP盛行之勢下,現在爆款內容並非大而全,隨著互聯網網民的年輕態圈層化,多樣化喜好激發出不同的小眾爆款。
以騰訊視頻動漫《魔道祖師》與優酷平台的《鎮魂》為例,在今年夏天分別引起動漫圈與耽美圈的狂追熱潮。
選秀互動催化網綜發展,
政策管控趨於嚴格
從去年的《中國有嘻哈》開始,偶像養成類網綜得到空前發展,騰訊視頻的《創造101》更是在前段時間引發網路熱議狂潮,從王菊到楊超越,每一期伴隨著幾個熱點話題,刷爆網路熱度。
隨著這種局勢的的爆火,7月初,廣電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暑期網路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強調綜藝節目要重視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引導和身心健康的保護。
為了抑制狂熱的粉絲經濟帶來的不良影響,對於選秀類綜藝更是推出「一季度一牌照」的管控策略。
平台建立藝人經濟體系,
網路內容助力流量紅人崛起
伴隨著網生內容火爆,平台也加重對影視生態上游的把控。在藝人經紀領域,視頻平台早已布局。
在目前網綜火爆的形式之下,帶動起一批「網路紅人」的熱度,論粉絲活躍與話題度,他們短期內甚至可以比肩目前市場很多藝人。
例如《吐槽大會》中的李誕與池子,《創造101》中的火箭少女,短期內的高流量與話題度,帶動品牌簽約合作。
網路端編播模式再升級,
會員價值提升,劇綜兩手抓
廣告收入與會員收入一直以來是視頻平台的兩大收入來源,隨著會員數量的不斷擴張,目前三大平台也根據自己的內容資源進行編播模式的調整。
通過對版權劇、網劇、網綜等不同項目的模式設定,VIP與普通會員享有不同權益,在這樣的形式設定之下,一方面提升了VIP用戶的優越感,同時也增強了平台的用戶黏性。
依靠網路平台互動機制,
網綜用戶黏性增強、商業價值提升
就綜藝項目而言,從最早的演出式綜藝,到遊戲式綜藝再到目前的選秀式綜藝,經歷三大階段的變化發展,對於網路視頻平台而言,用戶的黏性與互動性得到很大提升。
以騰訊視頻《創造101》為例,在節目的播放中,用戶、平台與節目三者互相關聯,用戶通過全程參與投票、打榜、線下應援等形式,跟進節目的播放。
節目內創新廣告形式飽和,
IP授權賦能品牌帶動轉化
隨著內容資源的價值提升,如今一部劇或綜藝內的合作客戶數量也逐漸增多,同時節目播放中,前中後期的廣告位均被最大化的開發,面臨創新廣告形式的枯竭。
在節目內權益開發困難的情況之下,節目外的衍生與轉化成為一種可行之道。在節目外,通過IP授權形式或者聯合節目IP進行內容共建,把節目精神進行全新延展。
綜上,2018年上半年,在政策、題材、藝人、編播模式等不同層面,網路視頻平台趨勢發展逐漸明朗,在內容的工業化製作和精細化運營之下,下半年的市場競爭與角逐已經開啟。


※喬家大院人去哪了?銀子去哪了?朱秀海在這部劇里作了回答
※《動物世界》首映/《我不是葯神》發布/白玉蘭獎揭曉
TAG:綜藝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