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投降,國共爭搶遺留設備,雙方的態度、方式值得玩味

日軍投降,國共爭搶遺留設備,雙方的態度、方式值得玩味

文 | 白孟宸

1948年11月19日,國共兩軍圍繞太原進行著慘烈的攻防戰,戰場焦點聚焦在東山牛駝寨陣地上。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炮聲,隨後在解放軍控制的牛駝寨高地上騰起幾道白灰色的怪煙,一股既像腐爛蔥蒜,又似杏仁燒焦之後的刺鼻氣味,很快包圍了解放軍的陣地。指戰員們開始流鼻涕、噁心嘔吐。「咋像日本鬼子的臭氣彈呢?」正在老戰士們犯嘀咕的時候,山下竟然傳來日軍「板載」的喊殺聲!日本鬼子回來了?

這一幕看似荒誕,但卻是1948年11月太原戰役的真實一幕。抗戰勝利後,閻錫山利用滯留在山西的投降日軍建立起一支對外稱為「暫編獨立第十總隊」的日裔部隊,這支部隊逐漸成為閻錫山在山西與解放軍對抗的主力,最終在太原戰役中全軍覆滅。

八路軍戰士正在接受日本侵略者的投降,並繳獲了大批槍械

1945年,隨著日本投降,日軍遺留的上萬部機器設備,成了國共兩方爭奪的焦點之一。

1945年9月,八路軍129師解放了已經淪陷7年的河南省焦作市。焦作作為當時河南省的工業中心之一,集中了大批工礦企業,有很好的工業基礎。晉冀魯豫軍區經過研究,決定將焦作工礦企業的部分設備和材料迅速運往形勢相對穩定的山西省長治市,充實太行兵工生產基地,原則上正在運行的設備不動,停用的設備、機器和原料,全部搬運上山。

晉冀魯豫軍區軍工部早就盼著能夠多補充一些設備和原料,很快派出人員參加了八分區司令黃新友主持的有地方工商管理系統、焦作煤礦等單位參加的協商會議。在會上經過討論決定,首先將100多部機床運往長治,同時開始對焦作及周邊相關物資進行全面清點。據親歷者回憶,這一次清點,發現了大量日偽隱藏的機床、鋼材、銅材、鋁材、木材、小五金和各種工具。例如在王封礦找到了一台常年備用的350千瓦發電機組,在39號井北場找到了一台焦作解放前就停產維修、備足零件的1500千瓦發電機組,還搜尋到了配套的鍋爐等設備。長期困擾晉冀魯豫兵工企業的動力不足問題,因此迎刃而解。

縱觀國共兩方對於日本軍隊和整個日本國家留在中國遺產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十分值得後人玩味。國軍作為受降主力,對於接收日械顯得漫不經心,倒是對遣返在華的70萬日僑和200萬軍隊更為上心。

筆者認為,當時國軍並非不需要日械,而是由於在見識過火力更強,質量更好的美式輕重武器後,日制武器裝備就成了「關公後面的周倉」,再也難入法眼。而共軍由於缺乏成系統成規模的重工業體系,總會想盡一切辦法獲取武器裝備,尤其重視技術兵器的獲取。因此才會在獲得日械重武器後如獲至寶。

由於同樣的原因,國軍對於大部分戰區的投降日軍缺乏興趣,甚至抱著送瘟神的態度,試圖將這些人儘早遣返回日本去。對於投降後的日軍官兵而言,中國人民以德報怨的義舉,讓不少人相當感動。

不過也有相當多的日軍官兵,並不甘於投降,甚至試圖在國共內戰的背景下,繼續興風作浪。例如本文開頭提到的閻錫山部暫編第十總隊的領導人,是日軍駐山西第一軍高層澄田禰四郎、城野宏以及岸田清一等人。城野宏曾經這樣叫囂:「能多武裝一人就多武裝一人,這樣就可以將武力維護到日本再起的時期!」一時間,閻錫山部的炮兵和步兵單位中出現了大量的日本士兵。1946年,在山西大同平旺電廠工作的日本工程師真島茂樹發現閻錫山僱傭日本兵保衛大同,感到十分驚奇。

閻錫山與日軍駐山西的第一軍是通過日軍策反閻錫山的「對柏工作」逐漸建立起聯繫。從1944年開始,日軍情報體系已經將過去針對國民黨高層進行策反的情報單位轉為與中國軍隊單方面媾和的工具。除閻錫山的「對柏工作」外,戴笠控制的軍統在1944年和1945年已經開始動員淪陷區的日軍在戰敗後暫時接收軍統賦予的作戰序列,以對抗近在咫尺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武裝的攻勢。例如在東北剿匪期間,國民黨特務曾依託投降的日軍,發動了通化和牡丹江等地的暴亂,建立了多支土匪武裝。而岡村寧次、城野宏等日本戰犯,也乘此堂而皇之地成為國民政府的高參和座上賓。

那麼有沒有日軍在投降後參與到共軍中來呢?答案是肯定的。據新中國成立後統計,僅東野就前後吸收了3萬餘名日籍人員,這些人員大多在醫療、後勤、軍工和院校中服役。例如何長工就曾回憶,東北軍工系統有1300多名日籍技術人員。今年日本TBS電視台與中方合拍了一部電視劇,名為《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便以一名日軍護士為主角,展現了日本投降後日籍人員加入東野的歷史。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得河東者得中原:圍繞節度使問題的中原皇帝更迭
慈禧得知政變情報,把光緒罵得顏面盡失,連大臣也落井下石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