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土味店鋪大賞
新媒體編輯 | 尚洛克
2016年,我在酒仙橋路過一家服裝店,名字叫「酷我酷褲時尚褲業」。我跟念Rap似的默念著這一繞口的店名,幾遍下來,竟然體會到了一種奇妙的韻律感。
從那時起,我開始留意街頭偶遇的野生招牌,然後發現,這種充滿錯亂感的商鋪文學其實遍布城市的犄角旮旯,只是我曾經忽視了它們的存在。
在高大上的CBD是見不著野生招牌的,那裡的商店精緻、正確,進而了無生趣。
只有在那些不修邊幅的城市角落,老闆依靠一塊小小的招牌與行人對話。方寸之間,就這樣變化出了無窮無盡的幽默與智慧。
紹興一髮廊店。
招牌的品格
在小清新風格大行其道的今天,野生招牌鮮少能像喜茶那般,攻佔年輕人的朋友圈。它們即「丑」又「土」,跟潮流沒有一絲關聯。
不過,這些如雜草般生長的審美背後,並非無跡可尋,以下是我總結的一點微小經驗。
飢餓餐廳
第一種是中華美食店招牌,其豐富程度堪比中華美食。為了吸引路人進屋吃飯,老闆們可謂絞盡腦汁,各顯神通。
最常見的招牌是開門見山式,親切、友好,比如上來就問:
杭州
北京傳媒大學附近
酒仙橋一家韓式餐廳
當然還有一些不太友好的餐廳,讓我感受到了赤裸裸的嘲諷。
長白山
在那些競爭最為激烈的美食街,老闆們往往會在招牌上大耍花樣。畢竟,面對著滾滾人流,招牌就是無言的對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下面三家店鋪均位於上海定西路。
一家霸氣外露的重慶火鍋店,彷彿能涮出豪情萬丈的肥牛。
沒錯,這是一家烤羊腿店。
老闆約莫是四川人。
當然,還有些迷一般的餐廳,我竟然無從分類。
老王,簡單幹脆,沒有任何多餘的修飾。這是一家北京涮肉店。
這家烤串店也很直接,攝於北京酒仙橋。
這不是雞窩,而是一家上海雞火鍋店。
仔細一看,中間還有個小小的「炸」字。
北京的朋友對這家螺螄粉店一定不會陌生。
攝於杭州一大排檔。
這是一家位於上海的日本餐廳,我猜招牌菜是咖喱。
一家首都火鍋店。
這家招牌看的我虎軀一震,攝於青島。
神奇理髮店
把理髮店單獨拎出來,是因為它們特別擅長在名字上走野路子。什麼名古屋、東京都已經爛大街,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些不落臼巢的店名。
此店位於額濟納,雖然沒敢進去嘗試,但它的店名和幽幽冒出的綠光,無不透露著店主的邪魅與才華。
請問哪位上海的鄉親,體會過這家tony的魔爪?
發揮你,成就tony,攝於北京。
攝於北京高碑店一帶,估計現在已經拆了。
非常好奇,一個當代髮型是怎樣的?攝於杭州。
義烏髮財夢
義烏是個獨特的存在,在這座遍布淘金者的城市,目及之處,大大小小的招牌上全是帝豪、君豪、至尊、財富等字眼,個個霸氣外漏,富貴榮華,即便只是一家小店。
財富大廈上掛著一則樓盤廣告, 「獻給住夠了別墅的人」。我不禁感嘆,義烏果然是個有錢人聚居的地方。
離義烏不遠的諸暨,同樣是個以小商品為主的創業型城市。一步之遙,這裡的店主卻放鬆很多。
諸暨,山下湖鎮。
諸暨老闆說:做人,最緊要有意思。
語意的實驗者
在這些五百八門的招牌中,文字拋棄了字典里的定義,以一種超越語法的方式排列組合,從而煥發出新的活力。
是不是一目了然?攝於上海金山。
這是我見過最拍案叫絕的保健品商店,攝於天津。
這是一家香燭店,為什麼叫「大自然演化」,真應該進去和老闆聊聊。我總認為,這家店名透露了店主對佛教甚至生命的理解,玄妙又略帶詩意。攝於紹興。
紅塵做伴,上樓浪漫。攝於北京。
此店位於諸暨,牆上的招工信息涵蓋了從繡花工到養豬工等幾百個工種。店鋪是個不足五平米的斜三角,賣各種生活用品。我想,能一次性解決這麼多生活需求的,大概只有「朋友」了吧。
兩家彷彿約好似的,怎麼說,水果店老闆簡直是用生命為樓上打call。攝於北京。
不知該如何評價,但路過時你一定忍不住多看兩眼。攝於義烏。
誰能想到,數字也能當店名,而且飽含深意。攝於諸暨一服裝市場。
非常好奇這家老闆的想法了。
街頭生猛
野生招牌只是街頭文學冒出的一個小氣泡。在招牌之外的廣闊天地,充滿趣味的文字更是無處不在。
杭州
上海徐匯區一投注亭
成都某公園裡的茶樓。
這是一家杭州足療店。
「請你關注陽澄湖橫爬,陽澄湖橫爬也會關注你」,不看全文,你也一定能看到「橫爬」二字。攝於上海朱家角。
誰說招牌一定要掛在牆上?攝於南京。
諸暨一小區樓下。
富強粉是指一種比較精細、麵筋含量高、雜質少、較白類似於精粉的高筋麵粉。與其相對應的,還有普通粉、標準粉。
你能想像,一家雜貨店能把所有商品都寫在門口嗎?攝於上海。
一家心懷大志的首都鋼琴培訓班,有人認識碩士林嗎?攝於人大校園。
一小巴上貼著減肥廣告,當然我是不信的。攝於北京。
攝於北京。
最後,給看到這裡的你,獻上一聲祝福 ——
| 好文精選 |


TAG:世界遺產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