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廣周報│七夕了,說點與愛情無關的話題

南廣周報│七夕了,說點與愛情無關的話題

8月17日,農曆七月初七,傳說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夜晚,天色暗下,繁星登場。頭頂,三顆明亮的星星組成「大三角」,其中兩顆,正是古往今來的「紅人」——牛郎星和織女星。

被商家忽悠成「中國情人節」的七夕,原本只是一個標誌著夏秋時令轉換的日期,在傳統中從來不曾被當成是與愛情有關的日子。

從天文學角度看

「牛郎會織女」是一個偽命題

每年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都會在鵲橋上相會。但這僅僅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景,這一天,天空中,牛郎星和織女星依舊相距遙遠,依舊隔河默默相望,根本不可能「相會」。

織女星稱為織女一,英文名叫Vega,它和附近的幾顆星連在一起,形成一架豎琴的樣子,於是,西方把它叫做天琴座。

織女星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直徑是太陽直徑的3.2倍,體積為太陽的33倍。它是北半球天空中三顆最亮的恆星之一。在織女星的旁邊,有四顆構成一個小菱形。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這個小菱形是織女織布用的梭子。

在銀河對岸,一系列恆星構成一隻展翅翱翔的蒼鷹形象,其中最亮的那顆就是牛郎星,在西方被叫做Altair。

在天文學上,牛郎星被稱為河鼓二。河鼓二的兩側各有一顆較暗的星,分別稱為河鼓一、河鼓三,它們與河鼓二合稱為「河鼓三星」。「河鼓三星」像一根長長的扁擔,所以中國民間又叫它「扁擔星」。傳說牛郎星(河鼓二)在扁擔的中間,兩頭挑著他的一雙兒女(河鼓一和河鼓三),一直在追趕織女。

而在中國古代人們眼裡,天空中沒有豎琴,也沒有蒼鷹,他們只看到,織女一邊織布,一邊抬頭深情地望著銀河對岸的牛郎星(河鼓二)和她的一雙兒女(河鼓一和河鼓三)。

雖然在民間傳說中,牛郎和織女每年七夕都要上演鵲橋相會的好戲,但實際上,他們永遠不會相會。

天文專家表示,在天文學上,測量恆星之間的距離,大多用光年來計算。光年就是每秒鐘走30萬千米的太陽光在1年里所走的距離。牛郎星與織女星之間的距離有16.4光年,即使牛郎跑得快,每天能跑100千米,也要跑43億年時間才能與織女相會。即使改成每秒飛行11千米的宇宙飛船,也要45萬年才能飛到織女身邊。不要說一夜之間相會,即使打個電話,也要16.4年才能傳到對方!而且,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的距離是相對恆定的,彼此的距離不會在七夕夜縮至最小。

當然,七夕當晚,如果天氣晴好,市民仰頭靜望,可以看到頭頂上方有一顆明亮的星星,旁邊還有四顆小星,好像織布的梭子,那就是織女星。隔著銀河,在東南方有一顆亮星,兩旁各有一顆小星,那就是牛郎星,與織女星隔河相望,人們也就能自己幻想一下鵲橋相會的場景了。

七夕與愛情無關,而只是

上古天文學觀象授時知識的反映

也許是因為白居易的「七月十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七夕被後人強加了那麼點愛情的調料,近年來各大商家更是為「中國情人節」這個主題無限放大。

在現代人熱熱鬧鬧的過七夕的背後,其實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懂這個從銀河兩岸閃閃發光的兩顆星,到被人們賦予了一個悲歡離合故事傳統節日背後的天文、時令以及文化內涵。

古人之所以關注天上的星星,是因為星星在夜空中位置的變化可以用來標農時、記時令,而牽牛、織女兩星則是作為秋天到來的標誌受到古人矚目的。

根據天文學者的推算,《夏小正》時代七月的黃昏,皎潔高懸天頂、璀璨奪目的織女星恰恰升到了一年當中的最高點,端端正正地高懸在人們的頭頂上。而在織女的東南方,正是牛郎星。七月黃昏,夜空中這種銀河直貫南北、織女高懸天頂、牛郎織女星相映成輝的景觀給古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意象就是這種獨特天象的形象寫照,而七夕之夜牛郎織女會天河的故事自然就是從這種天象演繹而來。也就是說,追本溯源,牛郎織女的故事原本與人間男女的愛恨情仇無關,而只是上古天文學觀象授時知識的反映。

織女、牽牛兩顆星星的得名,也是源於其觀象授時的功能。

織女是七月之星。七月暑氣漸退,天氣乍涼,在男耕女織的古代,這個時候是女人紡線織布、準備寒衣的時候了。這時,天上,織女星光璀璨,地上,紡織娘淺唱低吟,人間天上,相映成輝,那顆照耀著人間紡織娘勞作的明星,因此就被賦予了織女的名稱,成了人間織女們的守護神,於是七夕乞巧的風俗漸漸流行下來。

古人們七月開始紡績,每到七夕之夜,婦女們拜牛郎織女,並結綵縷、穿七孔針、查看蜘蛛結網,據說這樣可以使自己變得心靈手巧。這種風俗早在晉代的《西京雜記》、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了。

七夕陳設瓜果,也不過是因為七月之時,正是瓜果成熟的時候,《七月》說:「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壺」指葫蘆。正因為七月與瓜果之間的時令關聯,漢代緯書《春秋合誠圖》說:「織女,天女也,主瓜果。」可見在古人心目中,織女這顆初秋之星儼然成了瓜果的象徵。

牽牛之得名也跟時令有莫大關係。在《詩經·小雅》中的《大東》篇,詩中牛郎星被稱為牽牛星。《史記·天官書》云:「牽牛為犧牲」,意為牽牛象徵犧牲,犧牲指諸如牛、羊之類在祭典上宰殺獻神的牲畜。古代針對飼養犧牲動物的每一階段,都要舉行一定的活動。八月牲畜體格已定,是牲畜飼養周期中的一個重要的時間點。此時的黃昏時分,銀河東岸與織女遙遙相對的牛郎星升上天頂,這顆星因此就被作為視牲之月的時間標誌,並被順理成章地命名為牽牛。

可見,七夕故事和民俗的各個主要環節,都可以由其與歲時的關係得以解釋。而民間傳說中七夕的雨水之所以與織女的悲傷相連,這也是因為初秋七月,正是中國大地連綿秋雨開始的時候。

所以,儘管有牛郎織女之間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七夕習俗卻根本與愛情無關。與其說這是一個令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日子,不如說是一個自古多情傷離別的日子。

自古以來

中國人一直在探索太空奧妙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天空自然天象的崇拜。對頭頂的那片天,中國古人們總是充滿敬畏,而又心嚮往之,因此人們對天空的探索從未停止過。

中國先民對宇宙太空的嚮往由來已久。在遠古時代,人們沒有手段一窺太空的真容,因此就編寫了很多神話來寄託他們的嚮往和追求:盤古開天闢地是古人對天地產生原因的最初思考;嫦娥奔月則代表了古人對月亮的嚮往;女媧鍊石補天承載著古人對天空探索;夸父逐日是古人對太陽東升西落的疑惑……這些神話故事都代表著古人對太空最初的認識。

不僅限於臆想,古人們還對太 中國先民對宇宙太空的嚮往由來已久。在遠古時代,人們沒有手段一窺太空的真容,因此就編寫了很多神話來寄託他們的嚮往和追求:盤古開天闢地是古人對天地產生原因的最初思考;嫦娥奔月則代表了古人對月亮的嚮往;女媧鍊石補天承載著古人對天空探索;夸父逐日是古人對太陽東升西落的疑惑……這些神話故事都代表著古人對太空最初的認識。

不僅限於臆想,古人們還對太空曾經做過正經研究。古代沒有望遠鏡,人們就只好通過肉眼來觀測。自秦漢以來,每個朝代都會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觀測星象。秦漢設太史令,唐設太史局、渾天監、司天台,宋、遼、金、元設司天監,明清兩代設欽天監。在古代中國,人們是用天體的相對位置和相對運動(尤其是太陽系內的行星的位置)來解釋或預言人的命運和行為的系統,這就是有名的占星術,亦稱星象學。不過最初,星象是和王權有著極大聯繫的,更多的是用來預測吉凶的。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還出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探索太空做出個巨大貢獻。比如祖沖之,在天文學方面對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軌道和運行時間做了長期觀測,給出了更精確的五星會和周期。還有張衡,他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發表了渾天說,認為宇宙是一個圓球,地球在其中,就如同雞蛋黃在雞蛋內部一樣,渾天說其實與現代宇宙學說已經很接近了。與此同時,張衡還在自己學說的基礎上製作了渾天儀,來演示天象。此外,僧一行、郭守敬等人都推動了古代天文學的發展。

為了離開地面,奔向太空,古代中國人發明了火箭。古代的火箭非常簡陋,靠火藥推動,自然沒有足夠的動能將人送進太空。雖說如此,但還是有先行者去嘗試用火箭載人飛行,這個人叫萬戶,明朝人。當時萬戶製作了一把能上天的椅子,他在座椅背後安裝了47支火箭,同時把自己綁在座椅上,讓人點燃火箭,想要藉助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雖然實驗失敗了,但萬戶卻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試圖利用火箭飛行的人,開創了航天事業的先河。

培養科幻的基因

讓科幻教育為青少年插上創新的翅膀

仰望星空,想像未來促就了古人們科幻(即科學幻想)基因的誕生。如今,科幻融合了對於人類自身的思考和對未來的無限想像,應該在青少年教育中大力推廣。

科學幻想簡稱科幻,即根據有限的科學假設(某些東西的存在,某些事件的發生),在不與人類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如現有的科學理論,有據可考的事件記錄)衝突的前提下,虛構可能發生的事件。

有人說中國自古以來缺乏科學幻想的能力,其實不然,許多古籍記載證明中國人很早就有科幻思想的基因。

據《列子·湯問》十三篇記載,為慶祝周穆王凱旋,工匠偃師為周穆王獻上了一個用皮革、木頭、樹脂、漆和白堊、黑炭、丹砂、青雘之類的顏料製造而成的舞伎,為周穆王獻舞舞。這個舞伎不只是中國紀錄最早的機器人模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中國記載機器人文獻最多的朝代當屬宋朝。宋代《太平廣記》中曾記載,唐代巧匠馬侍封為唐玄宗製成能為皇后梳妝打扮的機器人,其機械結構之複雜,動作之輕盈靈巧,使用之方便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宋朝一位姓李的工匠,依照鍾馗的形象做了一個二、三尺高的木人,他左手放著香餌,右手握鐵鐧,只要老鼠吃食,右手鐵鐧會迅速打下,老鼠當即斃命……

魯班作為木匠的祖師爺,曾製造過一隻會自己飛的木鳶,能在空中飛翔「三日不下」,堪稱現代無人機。他還造了一副機器傳動的木車馬,對後世諸葛亮製造出「木牛流馬」一類的運載工具產生了一定影響。

據清朝光緒十五年的《湘譚縣誌》記載,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當地有個叫石廿四的年輕人受諸葛亮造「木牛流馬」之啟發,造出了內藏機關、構造奇特的兩個人操作的機器人,同時他還用鵝毛做翅膀裝在床上,飛床能夠飛二十丈高,五里遠。

可以說,中國人自古以來一直都是有科幻文化的,這些文化創作出來的作品,亦具有超現實因素文化的意義。目前,科幻已發展成為一種文化和風格,而科幻文化也成為了一種由科幻作品衍變出來的新文化,也催生了科幻作品和科幻教育。

不少專家指出,科幻作品對當下最前衛科技的掌握,對未來世界美好而理性的想像,有助於人類樂觀自信的人生觀;通過科幻作品,引導人們思考人和自然、人和宇宙、人和科技之間到底建立什麼樣的新的關係。人類藉助科技想像,未來一定是很美好的,關於科技發展可能抵達的程度,包括智能機器人、未來交通、未來和外星世界的勾連溝通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想像。對於青少年來說,可以增強對生命的熱愛。繼而引發人們思考人類未來的命運、倫理,思考在任何可能性下人類應該如何自處、應變和堅守。科幻的終極是批判性思維與科學哲學的高度。

專家認為,近年來,有不少教育專家提出,應把科幻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課程中。科幻教育應是科學教育的一部分,因為科幻往往涉及文學、漫畫和電影等,因此科幻教育又具有跨學科性質。科幻教育能極大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並藉由想像思考如何應用科學知識解決現實與未來生活中的問題。

我們常說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幻想是創新的活力,所以我們不妨先從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不妨先從青少年的科幻教育抓起。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本期:編輯:羅黎 監製:王延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昌新壹周 的精彩文章:

南廣周報│南昌城中的拉丁舞迷們

TAG:南昌新壹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