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這天,我想說
untime update timing low
不 定 時 更 新 定 時 喪
GIF
最早知道「七夕」是兒時外婆告訴我的。
那段很久遠的記憶總是裹挾著外婆家夏日大清早的味道:涼拌燒茄、青椒,配上一鍋還冒著騰騰熱氣兒的燜稠粥,一大家子人圍坐在院兒里,開啟往嘴裡使勁扒拉飯菜的瘋狂模式。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普遍窮困是常態,這飯啊,能多吃一碗就算賺。
大人們吃飽了就著急忙慌地奔向田地,那是他們生活得以維繼的根本,血和汗是必須投入的成本。留在家裡看家的就是我們這些青皮瓜娃子,任務也很繁重:要提防吃飽不睡的豬飛出豬圈;要想法設法哄著舅媽七八個月大的迷你堂弟進入長時間的深度睡眠而不至於哭討著遠在田間的母乳;農曆七月上旬,這邊的鄉俗是祭祖,所以我們這些青瓜蛋子還要幫忙,提前準備折元寶、印鬼鈔,木質鬼鈔雕版,刷上深藍墨水,青白色紙張覆蓋、裁剪,一張張面額10元的冥府法定流通貨幣就製作完成了。忙碌之餘我們這些年紀不相上下的兄弟姐妹還要周密計劃著接下來一場場神不知鬼不覺的惡作劇。
依稀記得「七夕」的那個傍晚,屋外灰色的天空下著小雨,屋裡我們一群小孩兒嬉鬧著,外婆說估計巧姐又見不著牛郎了,這雨啊就是巧姐的淚。所幸那天夜深了的時候,天空放晴,成串的星星出現了,身旁的堂姐推搡著我,指著那遙遠的星帶說那就是銀河,牛郎和織女就站在銀河兩側,待會兒呀,天宮上的喜鵲就會在銀河兩岸間搭起一座橋,牛郎和織女就能牽手親小嘴兒了。我瞪大眼睛望著那條星河,想著那喜鵲不會被牛郎織女二人踩死吧。
所以,「七夕」對我來說,不是傳統文化節日里的姻緣愛情,我更善於想像牛郎的身後是否牽著耕田的牛,織女的手是否因為織布變得粗糙了,而那些搭橋的喜鵲是否一年比一年少了。更重要的是,它成為一種深刻的記憶,關於兒時的單純與美好,關於大腦中對簡單食味的治癒療效,還關於對人情的體味。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這乞巧節在人間成了情人節,那就說一句:
愛情是一種巧合,是一種刻意的快樂。
GIF
每個人都普通,唯你最特別。
吾觀回來了,改叫了「阿古」行走在江湖。下一期的故事或許就可以聊聊「阿古」走失的這一年。
喪言一句
「七夕」,不就是比巴西多了一夕。


TAG:大話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