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匡胤黃袍剛加身,為什麼就有人要造反?

趙匡胤黃袍剛加身,為什麼就有人要造反?

作者: 沙塵暴

公元960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趙匡胤一定很得意:兵不血刃、未費一兵一卒就坐上了龍椅,古今中外多少人都沒做到,俺老趙做到了,你說牛不牛?

但他的得意很快就變成了鬱悶,屁股還沒坐熱,就有人反叛,想把他從那張所有男人都想坐的椅子上趕下來。

這個人名叫李筠,昭義軍節度使。

趙匡胤黃袍剛加身,為什麼就有人要造反?

不過,他起兵反叛趙匡胤,倒不是為了坐什麼狗屁龍椅,而是為了盡忠。

李筠,山西太原人,之前叫李榮,後來為避周世宗柴榮名諱,而改名李筠。

早在後周郭威時期,李筠就立過不少戰功,被郭威提升為昭義軍(治所在潞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所鎮守的澤、潞、沁三地,都是一方重鎮。

後來郭威英年早逝,周世宗柴榮繼位後,多次對北漢用兵,駐在潞州的李筠,多次擊敗支援北漢的遼軍,使柴榮得以一心一意對付北漢軍。

李筠善於用奇兵,在與北漢軍作戰的五年時間裡(955年-959年),打的基本上都是勝仗,僅俘獲刺史、大將就達數百人。

趙匡胤黃袍剛加身,為什麼就有人要造反?

沒想到,周世宗柴榮也來了個英年早逝,於959年突然撒手人寰,留下孤兒寡母(兒子柴宗訓當時僅六歲),被手握兵權的禁軍統帥趙匡胤撿了個便宜。

趙匡胤發動兵變,奪了小皇帝周恭帝柴宗訓的位子,建立宋朝後,其他人都不敢說不,識時務者為俊傑嘛,但這個李筠(後來還有一個李重進),卻覺得趙匡胤這事兒做得太不地道,是典型的忘恩負義。老子討厭這種人,不屑與這種人為伍。

所以,當趙匡胤遣使提升他兼中書令,並叫他入朝時,李筠當即來了個拒不從命,還下令將使者拒之門外,左右苦勸,老大你不能這樣啊,事情都已經這樣了,想改變也改變不了,胳膊肘拗不過大腿啊老大,你任性倒沒啥,可是你得想想家人和我們大家啊。

李筠這才對著聖旨下拜,但誰都看得出來,他拜得很勉強。

這說明他內心是極不情願的,而且隨時都可能做出「出格」的事來。

果然,當趙匡胤派來的使者升階、排酒奏樂時,李筠突然把周太祖柴榮的畫像掛在牆上,對著畫像大哭不止。

與其說是哭舊主,不如說是強烈地表達對趙匡胤的不滿。

也許從那一刻起,他就在內心與趙匡胤決裂了,不久就化為了實際行動。

趙匡胤黃袍剛加身,為什麼就有人要造反?

雖然他也是一員戰將,打仗厲害,立過無數戰功,但他也明白,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其他方面,他都不可能與趙匡胤相比,如果說趙匡胤是一個大鵝卵石的話,他可能連雞蛋都算不上,充其量算個鵪鶉蛋。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引進外援。

他把目光,投向了過去的敵人北漢,派牙將劉繼沖等人去向北漢睿宗劉鈞稱臣,劉鈞當然求之不得,一口答應與他聯合伐宋。

澤州刺史張福成了李筠報答後周的第一個祭品,在突然襲擊面前,張福毫無還手之力。

而且這個突然襲擊,很不爺們兒,是被李筠派人刺殺的。然後,李筠就把澤州城(今山西晉城市)佔了。

實力得到擴大,李筠的信心更足了。

或許是太自信了吧,又或許是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他什麼都聽不進去。

何況他一直都很剛愎自用。

趙匡胤黃袍剛加身,為什麼就有人要造反?

他手下一個從事,名叫閭丘仲卿,這樣勸諫李筠:「你是孤軍起兵,沒有援手,和趙匡胤相比,實力差得太遠,與他正面交鋒,肯定干不過他,所以你應該西下太行,先佔了孟州(今河南焦作孟州市)和懷州(今河南沁陽縣),然後渡黃河占洛陽,把豫西搞定,才能虎視開封,與姓趙的爭天下,這才是上策(公孤軍舉事,其勢甚危,雖倚河東之援,恐亦不得其力。大梁兵甲精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塞虎牢,據洛邑,東向而爭天下,計之上也)。」

不知為什麼,李筠沒有聽進去。

也不知為什麼,他就是死呆在山西那旮沓不走。

也許他喜歡吃醋,山西的醋好,捨不得離開,離開了就吃不到這麼好的醋了。

結果,在長平(也就是戰國時期長平之戰發生的地方)被石守信大敗。

好在命還在,軍隊損失也不是很大,何況還有完好無損的兒子李守節,他派兒子鎮守潞州,自己則轉移到澤州。

很快,他的三萬主力部隊,就在澤州以南吃了敗仗,李筠自己,又在澤州城外被石守信和高懷德打得屁滾尿流,他任命的節度使范守圖被活捉,北漢派來的數千援兵,也全部被幹掉。

被迫退守澤州城中的李筠也沒堅持多久,當年六月,御駕親征的趙匡胤親自督戰,很快攻下澤州,李筠自焚而死,駐守潞州的兒子李守節投降。

趙匡胤黃袍剛加身,為什麼就有人要造反?

從起事到戰敗身死,剛好兩個月。

李筠反叛趙匡胤,主觀上是為報答後周,是為後周盡忠,但也有人說,他的境界才沒有這麼高呢,他純碎是為了和趙匡胤爭奪天下,因為周世宗暴卒後,懷有帝王野心的不止趙匡胤一個,只不過他動作最快,被他捷足先登了,其他人見失去了先機,也就只好認命,而這個李筠卻不想認命,即使失去了先機,也要賭它一把,萬一贏了呢?

值得說明的是,當初起事時,他兒子李守節是反對的,但反對無效,這也許是後來他父親自焚而死,他之所以沒為父親守節,而是投降了趙匡胤的原因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咸豐去世18年後,46歲的慈禧不慎懷孕,處置方法讓人心驚
古樹、古渡、古渠……陝甘寧交界處發現風水寶地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