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全面解析螃蟹腳:螃蟹腳到底是什麼?有何特徵?

全面解析螃蟹腳:螃蟹腳到底是什麼?有何特徵?

圖為:生長在景邁古茶樹上的「螃蟹腳」

近年來,隨著普洱茶市場的熱度,隨之出現了普洱茶的附帶的產品「螃蟹腳」,其火熱程度也不亞於普洱茶。眼下,也到了「螃蟹腳」採摘和上市的季節,就此,說茶網編輯部第11期微享會的主題,也就「螃蟹腳」這個產品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和探討。那接下來先來說說,究竟什麼是「螃蟹腳」,它是怎麼來的呢?

什麼是「螃蟹腳」?

「螃蟹腳」,顧名思義,就是長得像螃蟹的腳爪,或是其外形形似螃蟹腳爪的一種寄生植物。根據百度百科的釋義:螃蟹腳,又名:楓香槲寄生,扁枝槲寄生,屬桑寄生科、槲寄生屬植物。大多分布在海拔200-1000米不等的闊葉林中。灌木,高0.5-0.7米,莖基部近圓柱狀,枝和小枝均扁平;枝交叉對生或二歧地分枝,節間長2-4厘米,寬4-8毫米,干後邊緣肥厚,縱肋明顯。另有藥材螃蟹腳,是燈芯草科植物星花燈心草(扁桿燈芯草)的全草。

圖為:干化後的「螃蟹腳」

「螃蟹腳」的由來

「螃蟹腳」是古布朗族對它一個形象的叫法,因為它長得像螃蟹的腳或是蚱蜢的腳,就有在清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稱:「形如蚱蜢腳者佳」。而一般的「螃蟹腳」大多是指發揮其藥用功效,在《神農本草經》一書中將「螃蟹腳」列為上品,其書中記載:「味苦平。主治腰痛,小兒背強,癰腫,安胎,充肌膚,堅齒髮,長鬚眉。其實,明目、輕身、通神。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生山谷」。如有茶友想了解更多關於「螃蟹腳」功效方面的相關信息,請查看說茶網微享會第11期有關於「螃蟹腳功效篇」的內容,即《全面解析螃蟹腳(2):螃蟹腳茶做法和螃蟹腳茶的功效作用與禁忌》一文。

圖為:景邁山古茶園

「螃蟹腳」生長環境及產地

我們一般所說的「螃蟹腳」,主要是生長於海拔200-750米(西南地區1100-2500米)山地闊葉林中或常綠闊葉林中,寄生於楓香、油桐、柿樹或殼斗科等多種植物上。分布於雲南、四川、台灣、福建、廣東等地。

而本文所言「螃蟹腳」,又稱「茶精」,既不寄生於楓香、油桐、柿樹等植物上的「螃蟹腳」,而是在雲南普洱茶區古茶山中,寄生於樹齡在400年到千年不等的野生古茶樹上的「螃蟹腳」。因為「螃蟹腳」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比較苛刻,所以在雲南的古茶山上,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優越的自然條件促成了「螃蟹腳」的生長。「螃蟹腳」在古茶樹上寄生同時也證明了其寄生的茶樹為古茶樹,也證明了其古茶樹的茶葉品質的優良(同時有這樣的說法:在茶品中能看見「螃蟹腳」,就能判斷出這個茶葉是景邁山上的純正茶葉)及生態環境的優越。

放眼雲南的各大茶山,而「螃蟹腳」主要以瀾滄江流域兩岸的古茶林集中分布。在普洱、臨滄、西雙版納普洱茶三大茶區的各大古茶山皆可收集,但都是零星、散亂的分布。但是在普洱茶區僅有一個地方的「螃蟹腳」會集中採摘,且其採摘的「螃蟹腳」數量最多,質量最佳,這裡就是普洱--景邁山。在景邁山保留著佔地2.8萬畝,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茶園,茶園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散布在巨大的常綠闊葉林交織的原始森林中,茶園常年雲霧繚繞,空氣、濕度、土壤、日照等自然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良,造就了「螃蟹腳」共同的生長環境。除了景邁山,在南糯山、賀開等茶山的古茶樹上也會有「螃蟹腳」的生長,但是其生產數量較少,品質略低。

圖為:2017南茗佳人「螃蟹腳」

結語:時下又到了「螃蟹腳」採摘和上市的季節,大批的「螃蟹腳」開始湧入市場。在普洱當地也有人將林芝、石斛、螃蟹腳稱之為「新三寶」,因為「螃蟹腳」稀有罕見又彌足珍貴,所以在市場上的價格也參差不齊,同時也會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茶友們在購買的時,要認真辨別,以防造成自身的損失。(本文系說茶網原創稿件,作者:齊坤,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來源:南名佳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所有人,這裡有你一份神秘禮品
茶樓飛來「野蠻女友」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