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全面解析螃蟹腳:了解螃蟹腳普洱茶你該知道這些內容

全面解析螃蟹腳:了解螃蟹腳普洱茶你該知道這些內容

導讀:談到「螃蟹腳」,眾食友們可能會先腦補一番:肉質鮮肥而甘膩,白如玉而黃似金,膏狀若凝脂,味道鮮美,盛放於餐桌之上,欲食之驚覺自身脂量上漲,不食又垂涎不已,讓人不免又愛又恨。不過還請眾食友見諒,筆者接下來要談的「螃蟹腳」,此「蟹」非彼「蟹」,乃是治病行醫可入葯、食材養生可煲湯、沏茶品茗可調味養生的「素螃蟹」。相信很多精於養生之道的茶友食客對「螃蟹腳」早有耳聞,說茶網微享會第十一期探討主題:「螃蟹腳」全解析。且聽筆者細細道來。

說茶網微享會第11期研討主題:「螃蟹腳」全解析

參會人員:說茶網編輯部全體成員

主持人:齊坤(系說茶網編輯)

攝影:凌峰(系說茶網新媒體運營總監)

研討時間:2018年8月10日

本期撰稿:謙不語(系說茶網編輯)

目錄:

一、「螃蟹腳」的醫學淵源及相關介紹

1.醫學淵源歷史悠久

2.產地不限於雲南

3.形態特徵酷似蟹腳

二、「螃蟹腳」的工藝及其功效作用

1.生產工藝

2.功效作用

三、「螃蟹腳」的沖泡及飲用方法

1.單獨沖泡

2.與茶一起泡飲

3.形態特徵,酷似蟹腳

4.榨汁混合蜂蜜飲用

四、「真假」鑒別及市場分析

1.「螃蟹腳」與普洱茶的關係

2.「螃蟹腳」普洱茶真假鑒別

3.市場分析

正文:

一、「螃蟹腳」的醫學淵源及相關介紹

1.醫學淵源歷史悠久

《神農本草經》一書起源於神農氏,之後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期間綜合曆代醫學整理成書,此書將「螃蟹腳」列為上品,稱其:「強筋骨,堅發齒長眉。」而至明朝,「葯聖」李時珍《本草綱目》稱其:「形如蚱蜢腳者佳」。現今醫學著作中對「螃蟹腳」也多有提及,陸川縣中醫藥研究所著作《陸川本草》中,則載其「鎮咳,祛風濕,治咳嗽多痰、風濕骨痛」。南京中醫藥大學所著《中藥大詞典》中,又稱其「辛、苦、溫,祛風、活血、除濕、止咳祛痰」。

「螃蟹腳」的藥用及養生價值卻是由古至今,代代中醫學者名家以身實驗、言傳身教而來,可見其藥用、養生功效並不是空穴來風。

2.產地不限於雲南

「螃蟹腳」寄生於樹齡較高的古喬木上,是一種寄生植物。如:古茶樹、楓香樹、油桐樹……很多茶友陷入思想誤區,認為「螃蟹腳」為雲南特有,實則不然。

「螃蟹腳」分布尚廣,不僅限於雲南,傳聞在我國西藏、四川、甘肅(文縣)、陝西、湖北、貴州等很多省份皆有所產出,甚至連尼泊爾、印度、泰國等眾多國家也不乏分布。

只因雲南古茶樹眾多,又基於樹齡在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老茶樹上才會生出「螃蟹腳」,實為雲南一大特色。由此以訛傳訛,讓眾多茶友陷入誤區。

而雲南「螃蟹腳」產地主要分布於雲南瀾滄江河域兩岸,其中包括版納茶區、臨滄茶區、普洱茶區等雲南普洱茶原產地區。但在普洱茶界內,又以景邁山古茶林所產「螃蟹腳」為眾人認可且評價頗高。此外,隨著古茶山日漸透明化,尋山問茶在業內,已屢見不鮮,據這些不辭辛勞的「尋茶者」透悉,產量也非景邁山不能出其左右。

3.形態特徵,酷似蟹腳

「螃蟹腳」主要寄生於古樹枝桿,自然生長時為青綠色,採摘晒乾後變為棕黃色或黃中帶綠,整體形似珊瑚,節長3-4寸左右,節點生出對生或二歧分支,聞之有濃厚類似菌藻香的奇異香味。又因其扁圓帶毫,又酷似蟹腳,故稱為「螃蟹腳」。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螃蟹腳」所寄生的樹種也並不僅限於古茶樹,形態特徵也因其寄生的樹種而有所差異。例如:「螃蟹腳」寄生於楓香樹上,其果成熟時呈橢圓狀,顏色為橙紅色;而寄生於油桐樹上,幼果成熟時呈卵球形,顏色為黃色。

二、「螃蟹腳」的工藝及其功效作用

1.生產工藝

(1)「螃蟹腳」的晾曬方法:從採摘到晒乾,不用什麼特別的工序,主要有陰乾、晒乾、低溫烘焙。建議陰乾後低溫烘焙數小時,有利於長久儲存。

(2)「螃蟹腳」普洱茶餅的製作方法:若要與普洱生茶混合製成茶餅,一般400克普洱茶中添加100克「螃蟹腳」,用普洱生茶的壓制工藝加以製作成型,其間可做成餅、磚、沱等不同形狀(關於普洱生茶製作工藝的文章,「說茶網」所發布的很多文章皆有所含,這方面的知識敬請關注說茶網公號獲取)。

2.功效作用

據上文所提醫學文獻記載及現代醫學專家考證:「螃蟹腳」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清膽利尿,降血脂、血壓等功效。(筆者註:究其養生及藥用功效,筆者非專業人士,不便多言,有相關癥狀者可諮詢相關專業人士對症、酌量而飲。不過「螃蟹腳」性寒,體寒者須得注意這點,不可多飲。)此外,「螃蟹腳」因其獨特的口味,也具有一定的品飲價值,又因其可用於養生,而被業內人士譽為「茶茸」。

三、「螃蟹腳」的沖泡及飲用方法

「螃蟹腳」飲法眾多,但無論用什麼方式,且先用開水洗凈,目的在於除去其紋理間摻雜的落塵。

1.單獨沖泡

沖泡時可取「螃蟹腳」1-2克,放入茶壺或薄瓷蓋碗中,用開水沖泡。第一道如沖泡普洱茶一樣進行「洗茶」,第二道方才品飲,其湯黃綠,其味甘甜清香,滿口生津,回甘猛烈,由濃至淡可沖泡20泡上下,可沖泡至無味。

2.與茶一起泡飲

取2-3小枝「螃蟹腳」放入茶中,同茶一起沖泡飲用,別有一番滋味。建議別放太多,一者「螃蟹腳」市價昂貴,根據身體情況而言,並不是越多越好,實在沒有必要;再者其味甘甜濃郁會奪去茶之本味。茶友們也可根據茶性或寒或熱的屬性不一,再較於自身狀況進行搭配,酌量而飲。

3.煲肉湯飲用

取1000克左右的帶骨精肉,放入1-2克左右「螃蟹腳」,慢燉至肉爛,再喝湯、吃肉,具有很好的養生效果。「螃蟹腳」可根據個人口味進行微調,不過須得注意「螃蟹腳」可會與所選的肉類有所衝突,避免導致身體不適。

4.榨汁混合蜂蜜飲用

本次「微享會」上,參會成員稱,曾見過有人把鮮「螃蟹腳」榨汁調和蜂蜜飲用,從而降低「螃蟹腳」汁液的苦澀感。據其稱,此飲法亦有不俗的養生及藥用價值。不過筆者卻並不推薦,且先不說此飲法可有科學依據,單是榨汁便須要不少原料,實在過於暴殄天物。

四、「真假」鑒別及市場分析

1.「螃蟹腳」與普洱茶的關係

據傳,雲南古茶山茶農在不知「螃蟹腳」功效之前,一度擔心其會影響古茶樹的生長,從而降低古樹茶的質量及產量。因此,每逢遇見「螃蟹腳」,總把其摘下隨意扔到古茶樹腳跟,給古茶樹充作肥料。傳聞是否屬實筆者不得而知,不過作為茶水間的笑談罷了。

在普洱茶界的「螃蟹腳」,因其寄生於古茶樹而被業內人稱之為「螃蟹腳普洱茶」或「螃蟹腳茶」。要談兩者的關係,若非要細究卻也有三點:一則「螃蟹腳」寄生於古茶樹上;二則品飲過程中,兩者算是一對很好的搭檔;三則隨著古樹茶名聲鵲起,「螃蟹腳」成為了古樹茶品質的象徵,因為有「螃蟹腳」寄生的古茶樹,樹齡少則也得300年以上。

2.「螃蟹腳」普洱茶真假鑒別

不過「螃蟹腳」與普洱茶最早的「勾搭」,卻是在2003年。

傳言彼時SARS病毒爆發,也就我們所熟知的「非典型肺炎」,俗稱非典。某品牌茶企首次以百分之六十至七十高比例「螃蟹腳」拼配班章茶壓製成餅,借「螃蟹腳」清熱解毒之功效,使得普洱茶達到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抗病毒的目的。因此市面上任何標稱「2003年」的「螃蟹腳」普洱餅茶,皆可貼上「假茶」標籤,難生冤假錯案。

所謂假「螃蟹腳」有兩種,一種究其根本便是用普通的茶葉假冒「螃蟹腳」。此類造假主要欺騙那些沒見過「螃蟹腳」的消費者,不過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此類造假漸漸已銷聲匿跡。另一種卻只針對雲南「螃蟹腳」而言,即並非生長在古茶樹上的「螃蟹腳」,這類「螃蟹腳」藥性與普洱茶的相溶性完全不一樣,滋味口感也有所差別。

真假「螃蟹腳」普洱茶最大的區別在於:古茶樹上的「螃蟹腳」,枝節較短而橢圓,晒乾後色彩應為棕黃;而雜木樹上的「螃蟹腳」,枝節扁圓而長,紋理較為突出,晒乾後色彩發綠。正宗古茶樹上的「螃蟹腳」,味道清香,入口爽滑,滿口生津,回甘猛烈。此鑒別方法僅作為常規參考,世間無奇不有,難免會有特列。

3.市場分析

就目前而言,網路上「螃蟹腳」的搜索量已遠遠超過「老班章」。雲南出產的「螃蟹腳」,在功效上,雖不能說就一定優於其他產地,但「古樹螃蟹腳」卻是其它產地所不具備的特色與賣點,正因為如此,才有上文提到的假冒「螃蟹腳普洱茶」一說。

螃蟹腳多少錢一斤?其實價格差異很大,從幾百元乃至上萬元不等。在筆者看來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二:

其一:「世界茶源」之爭塵埃落定之前,「螃蟹腳」一向是以寄生於楓香樹的為佳。而在「世界茶源」之爭為落定雲南之後,雲南「螃蟹腳」便隱隱有獨佔鰲頭之勢。就現目前的市場而言,寄生於楓香樹上或其它樹木的「螃蟹腳」,其價格遠遠低於寄生於古茶樹上的「螃蟹腳」。

其二:由於雲南「螃蟹腳」產量少的緣故,顯得極為稀缺且珍貴。其它產地產量如何?筆者不得而知,就普洱茶行業內所分享的市場價格較其產量而言,定價都還算中肯。實際價格,還需根據實時市場風向、「螃蟹腳」產量及自身的品質來論。(本文系說茶網原創文章,作者:謙不語;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茶網 的精彩文章:

存茶技巧學得好,才能不辜負好茶
如何才能煮出一壺好茶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