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銀河:曾因王小波一缺陷提分手,卻最終結成靈魂伴侶

李銀河:曾因王小波一缺陷提分手,卻最終結成靈魂伴侶

1973年王小波插隊回來後,進了北京的街道工廠當工人。業餘時間筆耕不綴,中篇《綠毛水怪》正是那段時間寫完的。

李銀河偶然看到了這部小說的手稿,瞬間就有全身過電的感覺,決定見一見這位叫王小波的作者。她找了個借口去拜訪王小波的父親——著名邏輯學家王方名,順理成章見到了王小波。

現實卻很殘酷,就像一盆冷水潑滅了她的少女情愫:王小波實在太丑了。

王小波小時候,專註讀書時嘴巴半開半合,目光還略顯獃滯,家裡叫他「傻波子」。長大以後還是那張臉,卻又黑又黃,頭髮東倒西歪,就跟他走路一樣。

憧憬幻滅之後,李銀河暗暗和王小波畫清界限。但王小波對李銀河一見鍾情,沒過多久,他就去到李銀河的辦公室,開門見山地問:「你覺得我怎樣?」

李銀河不好意思當場拒絕,兩人攀談起來,她發現這個人肚子有貨,挺能侃,有意思。後來,就談起了戀愛。

但李銀河把王小波帶回家,母親一見就大搖其頭:「王小波,長得拿不出手啊。」

男女戀愛中總免不了吵嘴,一旦有爭執李銀河就提分手,根本的原因是王小波的長相,成了她心中一道邁不過的坎。

李銀河回憶說:「他的長相實在是種障礙,差一點就分手了。我起初懷疑,一對不美的人的戀愛能是美的嗎?」

王小波對自己的長相倒不在乎,他守望著神聖的精神家園,早已衝破世俗的樊籬。他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丑,開玩笑道:「我要去爬蟲館去和那些爬蟲比一比,看看我是不是真有那麼難看。」

李銀河被逗笑了,也解開了心結。

毫無疑問,他們是天設地造的一對,藏著共同的精神內核。並且王小波是那樣的率真、溫厚和有趣,擁有世間不可多得的美好靈魂。

1980年,王小波和李銀河結了婚。婚後兩年,李銀河去美國留學,王小波陪讀。為了賺些生活費,他去餐廳洗過碗,還去干過裝修。李銀河有幾百美元的獎學金,生活再拮据,她也不忍讓一個智慧的頭腦去干粗活,總是勸說王小波專註寫作。於是,王小波踏進圖書館,閱讀了大量的西方文學,又遊歷美國和歐洲,為日後的創作沉澱了養料。

回國後,王小波先後進北京大學和人民大學教書,又辭職當起賣文為生的自由撰稿人。沒有人支持40歲的王小波辭職,但李銀河例外。她是最懂王小波的靈魂伴侶:「文學是他的生命,不寫小說他這個人就成行屍走肉了。」

他生前一直在小說界默默無聞,需要自己掏腰包出書、推著自行車到處賣書。收入和地位都比不過李銀河。但李銀河崇拜王小波,「因為真正的東西我是比不過他的。」王小波遭遇困境的時候,李銀河總是鼓勵他,帶他參與自己的學術寫作。

1997年,王小波突發心臟病離世。那一年,王小波在創作之路上剛看到一點曙光。但他這一生並不遺憾,他的身邊有李銀河,痛快地活過、愛過、寫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如沙 的精彩文章:

國民黨在大陸時,黃埔學生里唯有他獲得上將軍銜,卻以常敗著稱
世界上唯一當過軍人的熊,有軍銜有工資本,在戰場上扛炮彈

TAG:歷史如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