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面對死亡:華生走進屍檢辦公室

面對死亡:華生走進屍檢辦公室

在2018年的暑期實習中,有兩位華裔高中高年級學生,女生楊同學和Howard走進驗屍辦公室實習,他們隨父母移民美國時間不長,在高中畢業前參加到這個實習中,感覺很過癮。「非常真實,完全沒有想到給我們看的屍體都是真實的!」

走進屍檢辦公室

19年以來,一直負責橙縣檢察院高中生司法實習項目的執行人侯塞(Jose L. Moefin)介紹說,檢察院長年出資出力支持這一高中生實習項目,因為檢察長托尼·瑞考卡斯(Tony Rackauckas)一直認為執法部門有必要配合學校做好青少年司法教育,「我們的目的是帶領孩子們走進真實司法體系,讓他們看到我們在做什麼,了解『社區安全』幕後的故事,也同時讓他們有依據地思考,是否有興趣加入我們。」

2018年橙縣檢察院暑期高中生司法實習的最後一天,項目執行人侯塞在模擬法庭開庭前,提醒學生們一些注意事項。(僑報記者章寧攝)

在2018年的暑期實習中,有兩位華裔高中高年級學生,女生楊同學和Howard,他們隨父母移民美國時間不長,在高中畢業前參加到這個實習中,感覺很過癮。「非常真實,完全沒有想到驗屍辦公室里給我們看的屍體都是真實的!」

在橙縣檢察院2018年暑期司法實習班最後一天的模擬法庭上,華裔高中生Howard被分配擔任了法警工作。(僑報記者章寧攝)

「首先是,尊重死者。實習前,有個很莊重的儀式,感覺空氣都很凝重。雖然已經做好準備穿著長袖針織衣,可是依然覺得非常非常冷,還有巨大的風扇一直吹著,流通空氣,所以我沒有聞到什麼味道。還從來沒有見過屍體,感覺余光中一下看到好幾具,嚇得不敢四處張望,很害怕。」

楊同學回憶說,「在剛開始的幾分鐘里最害怕,尤其是大家都靜靜地站著進行儀式時,安靜極了,又超冷。」Howard表示非常同意,「確實有點嚇人,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屍體,而且是非正常死亡。」

據孩子們說,在法醫指導老師反覆提醒他們必須尊重死者,實習結束後不可以獵奇的心態到處瞎說之後,開始「上課」。「當時,鐵架子正好推到我的面前停下,嚇我一跳。從來沒有這麼近的面對屍體,還要跟著老師的講解觀察,非常緊張。他給我們講解如何從一些細節判斷死亡時間,比如眼球的變化,老師演示給我們看,如果下陷得很厲害,死亡時間就偏長,反之,時間短;還有從屍體的彈性、僵硬度以及屍斑形成狀況,來判斷大致死亡時間。」楊同學說,「還有幾具屍體在旁邊,其中有一具特別嚇人,腫脹得無法想像。屍體的身上覆蓋著白色塑料布,塑料布上面還壓著一個黑色的大袋子,可能我膽子比較大,問法醫老師,他告訴我裡面裝著死者的衣服。後來,我們當中有一個男同學受不了了,中途走出實驗室。」

說起為何要給孩子們看真正的屍體,侯塞說,「因為這就是法醫的工作,我們的目的之一也包括讓孩子了解不同職能部門中,司法人員的日常工作。我們事先已經告知家長實習的大致內容,並反覆解釋給孩子們,如果不能承受,千萬別勉強,隨時離開;如果忍不住嘔吐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這是不能控制的。不過,這麼多年下來,還沒有出現過孩子嘔吐,出現過有些孩子頭疼,還有些及時走出了實驗室。」

法醫的原則與規則

「法醫老師告訴我們法醫的工作也有不同分工。有的做屍檢,從蛛絲馬跡中查找真正的死因。還有一個工種,是核查枯骨,好像考古工作一樣,要查出死者的真實身份,這個的難度很高。除此外,老師還講了一些法醫的原則、工作的規則,以及真實案例。」

2018年橙縣檢察院暑期高中生司法實習中,在橙縣警察培訓中心的部分學習內容允許學生們拍照,孩子們都對K9情有獨鍾。據介紹這隻白色狗狗的專業是聞炸彈。(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楊同學說,在一些原則中印象最深的是,不要和屍體「發生任何聯繫」。「當慢慢大家不再那麼害怕時,有些同學可能開始顯出惋惜或同情。當面對一具因車禍死去的老人家的屍體時,有個女同學難過得快哭了。法醫老師看到後馬上提醒,做實習關係不大,但是如果今後從事這個工作,一定牢記不能和屍體產生任何『聯繫』。法醫的工作是客觀科學地找出死因,而不是感慨傷懷,會傷害自己也會影響判斷。」此外,孩子們還意想不到的是法醫工作的最痛苦的點是面對死者家屬,「他們的工作之一是上門,當面親口告知家屬這一可怕消息,各種情況都可能遭遇。有時,極端傷心的家屬還可能傷害到他們。」Howard說以前在電視、電影、新聞上看到警察、律師、屍體,都不能說是真實的,而且,有時信息會有扭曲,「現在我們是親身體驗檢察院是什麼樣子,驗屍房是什麼樣子,體會到這些執法人員在社會上的責任非常重大。」在接下來的實習中,法醫老師還通過真實的案例,講解了如何通過縝密的屍檢,查出真實死因,揭穿涉案者的謊言。

正當實習進行中時,恰好有緊急事件發生,進來一些穿戴整齊的法醫,他們要開始工作。孩子們被告知,他們不能進行實地觀察,因為屍檢整個過程必須錄像,所有在場的人都將是目擊證人,錄像會被送到法庭作證,如果孩子們旁觀,也將被拍入錄像,並遞交法庭。走出屍檢辦公室後,兩位華裔高中生回憶實習過程,都說那將是他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次體驗。

華裔學生嘆美中教育大不同

關於美中教育的差別如何如何,列出上百條都不稀奇。而對於剛剛參加完橙縣檢察院面向青少年的特別教育項目——司法實習——的兩位華裔高中生來說,各類差異都是閑話,僅「真實」兩個字,已足夠分量。「真實執法人員,真實場景,真實案例,真實經歷,真實照片資料,最沒想到的是在屍檢辦公室實習中,屍體都是真實的。終生難忘的一次經歷。」

在橙縣檢察院一樓圖書館內,檢察長托尼·瑞考卡斯(Tony Rackauckas)為2018年暑期參加司法實習的25名高中生做演講,之後給孩子們頒發了證書。(僑報記者章寧攝)

2018年暑期,在橙縣檢察院一樓圖書館,剛剛由檢察長頒發了司法實習證書的兩位華裔高年級高中生,談起5天以來的學習經歷,依然非常興奮。不僅了解到美國的司法體系如何運作,看到另一個「犯罪的社會」,也為自身職業方向提供了新視角,他們都認為這是人生中非常難得的一次體驗。

司法實習,源自剛畢業的學生

「橙縣檢察院的高中生司法實習項目開始於1999年。檢察院每年向橙縣高中發出通知,由學校安排學生參加,進行為期5天的學習,費用由檢察院承擔。今年是第20屆實習班,25位學生來自23所不同的高中。我們的目的是帶領孩子們走進真實司法體系,讓他們看到我們在做什麼,了解『社區安全』幕後的故事,也同時讓他們有依據地思考,是否有興趣加入我們。」

橙縣檢察院高中生司法實習項目執行人莫伊分(Jose L. Moefin)介紹說,項目構思始於一位走上司法工作崗位不久的畢業生,出於親身體驗,他認為若能在高中時期就了解一些真實的司法運作,會更有助於他及早確立職業方向,於是設計了這個項目。「我們當初把方案提交給剛就職不久的檢察長托尼·瑞考卡斯(Tony Rackauckas)。他了解到我們需要投入資金、需要投入很多時間,不過檢察長更強調青少年司法教育,非常支持我們。每年結業那天,他都來給孩子們做演講,回答孩子們現場提出的問題,給每個孩子頒發證書。」

橙縣檢察院檢察長瑞考卡斯在司法領域工作幾十年,經驗非常豐富,他介紹說,社區里70%以上的案件都是黑幫組織的成員犯下的,「他們的職業就是犯罪,他們不斷需要吸納新人,一般都是從青少年下手,所以孩子們非常重要。」瑞考卡斯一直認為對青少年進行司法教育以及採取各種措施讓孩子們遠離幫派組織,僅依靠學校教育難以完成。「因為學校不了解犯罪,他們不知道從哪裡預防、從哪裡看出苗頭,我們有責任配合他們一起進行法制教育。」由此,橙縣檢察院先後創立了3個針對青少年的保護及教育項目,司法實習,是其中一個。

瑞考卡斯說,在司法實習項目中,「給學生們做演講的,都是我們的犯罪專家,他們在特定領域有多年豐富經驗,包括警察、法醫、檢察官、調查人員以及溝通專員等。我們希望孩子們知道,有多少人在為維護社區安全做工作,具體做了什麼,付出怎樣的努力。而特別有興趣的學生們,很有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的執法人員。5天實習結束,他們會比社會上很多成年人更加了解司法體系。」

諸多「第一次」,接觸罪案冰山一角

「刑事案件,警察、檢察官、法醫等執法人員,之前都是通過電影、電視或新聞上真真假假地了解一些。這次走進司法人員真實的工作環境,經歷很多『第一次』,我們應該是看到很多遵紀守法的成年人都沒看到、不曾了解的東西。感覺我們好像走進了另外一個黑暗世界。」

在橙縣檢察院2018年暑期司法實習班最後一天的模擬法庭上,華裔高中生楊同學成功演繹了一次辯護律師,她的夢想職業之一。(僑報記者章寧攝)

參加了今年司法實習的學員中,有兩位華裔高中生,女同學姓楊,男同學叫Howard,他們隨父母移民美國的時間都不長,回顧5天來的實習,既新鮮又興奮。 「我們每天好像上班一樣,早晨8點左右趕到檢察院,5點鐘『下班』。每日大半天時間實地實習,其餘聽司法人員講解不同類型的案例。我們先後去了警察局,驗屍辦公室,警察培訓中心,少年監獄,最後一天是到橙縣法庭,做模擬庭審。只有最後一天是公開的,可以請家長一起參與。」楊同學說。「之前都是在電影電視上看探員辦案,這是第一次聽真正的探員分析案例。他們分為不同罪案小組,比如虐待兒童、販賣人口、拉皮條、防止青少年加入黑幫組織等,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執法者。」Howard說,「我是第一次看到血腥的罪案照片,挺恐怖的。他們講的很多,也是之前我完全不知道、也想不到的。現在能比較清晰地理解他們的工作,我們班裡有不少同學對司法感興趣,有的想做警察、有的想做律師。」

「還有一個同學想做探員,整天戴著一副墨鏡扮酷。」楊同學補充說,「第一次進警察局,印象最深、也挺可笑的是,我一進去就開始找那面『大鏡子』。每次看電視劇、電影,警局裡都會有一面單向的大鏡子,小房子里在審訊,外面站著一些探員觀察。結果他們告訴我那是很老的『套路』了,現在都用攝像頭,錄製全部過程,沒人再用那個大鏡子了。有點小失望。」

「在警察培訓中心平生第一次挺齊全地看到各種毒品。」同學們還說,「表面上它們很無害,還挺像廚房食材,注射入血管的海洛因長得像醬油膏;可卡因像麵粉;結晶甲安(Crystal Meth)像很久沒用的糖塊。警員們告訴我們警犬K9分工不同,其中有專職找毒品的。」

第一次進警局,第一次進屍檢辦公室,第一次認識毒品,第一次和K9「親密接觸」;第一次知道人口販賣罪行的猖獗,利益僅次於毒品販賣;第一次知道犯罪團隊們還有自己的「文化」和秘密溝通方式……在經歷諸多的「第一次」後,孩子們也有了對犯罪、司法的一些理解。

司法天平,比想像中更複雜

「他們儘可能真實地向我們呈現司法體系中的各個環節,做了很多精彩的演講幫助我們理解他們的工作,還留下很多空間讓我們自己思考。有點做夢都沒想到的感覺,高中階段就可以如此近距離地接觸真實的司法世界。」

3年前才移民美國的楊同學說,她體會到很多美中教育間的差異,而相比學習課本知識,她個人更喜歡在實踐中學習,更喜歡有機會獨立思考,做有創意的事兒,所以這次實習對於她來說有點「做夢都想不到」的機會,「終生難忘」;Howard同學則使勁點頭,表示「學到很多東西」。兩位高中生交流了對實習的思考。

警察壓力好大。「之前覺得做警察很酷,看到他們訓練,了解他們在執行任務時必須遵守的種種規則,而嫌犯在犯案時,什麼都可能做得出。」楊同學和Howard都說,之前新聞上看到不少有關「警察暴力事件」,不少人對警察還是有些偏見,如今知道「他們壓力確實大,出勤卻不能出錯,若犯錯,可能傷害自己或同事,可能誤判嫌疑人。犯錯很快會被媒體曝光,譴責聲一片。而,現實情景往往千鈞一髮,並非如電影、電視劇那樣,有很多時間和嫌疑人『對話』。很可能會是一轉身的瞬間,或快到警員的話根本沒喊完,嫌犯手中已然出現了槍,廢話沒有,直接開槍。」

最後,楊同學提到一些她覺得兩難的思考,「一方面我們並不希望執法人員濫用權力,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他們的工作中的高壓;探員們談到販賣人口、拉皮條這些案例,我特別感到無奈,因為一方面這些可憐的女孩子們被踐踏,全部收入還要歸皮條客,另一方面,她們往往家庭非常不幸福,或流落街頭,皮條客竟成為她們『可以信賴』的人。執法、犯罪真比電影電視上看到得複雜太多,以前總覺得『安全』得理所當然,現在知道,安全背後的辛苦。」Howard認為,通過實習第一讓他學會從很多不同角度看待事件,不會對警察有太多偏見,第二,作為公民,更加了解到社會的複雜性,更加警惕,「對可疑狀況會比之前敏感。比如,如果街上或酒吧,看到一個女孩子東倒西歪,會想到可能被下藥,她需要幫助。」

面對又一批畢業的學生們,負責人莫伊分感嘆19年來,先後已經有500多名學員畢業,而最令他們激動的事情是,最終有學員走進司法體系,成為他們的同事,「這其中有警察,也有檢察官,非常欣慰。民眾都需要安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幕後的真相。對我們來說,以安全為標準,社區民眾感覺到安全,就意味著我們正很好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僑報網 的精彩文章:

華人父母需警惕!這樣就已經算虐待兒童了,是重罪!
一男子被警察開槍打死引發騷亂 芝加哥爆發警民衝突

TAG:美國僑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