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動駕駛法規日益健全,自動駕駛汽車值得入手嗎?

自動駕駛法規日益健全,自動駕駛汽車值得入手嗎?

自動駕駛相關法規日益完善

8月3日,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全國汽車標準化委員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聯合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測試規程(試行)》(以下簡稱《測試規程》)。

該規程稱,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檢測項目的測試場景、測試方法及通過標準將有明確規範,指出除避險工況外,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如違反交通規則測試不通過。該《測試規程》適用於申請進行自動駕駛功能道路測試的智能網聯汽車。

早在去年12月18日,北京市交通委網站就下發通知,宣布正式印發《北京市關於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兩個文件,正式為北京地區的自動駕駛測試活動提出了管理規範。這也是國內首次為自動駕駛測試提出相關規定。

北京市交通委稱,自動駕駛是提升道路交通智能化水平、推動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自動駕駛核心技術日益成熟。為了通過科技創新引領城市交通管理和服務的新突破,本市已將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作為一項重大的管理創新工作來推進。

國家相關法律的逐步完善,加速了自動駕駛發展進程,同時也為智聯網汽車道路測試工作、第三方自動駕駛功能檢查提供了參考標準。這是未來智能出行的機遇和挑戰,各車企必須及時搶佔發展先機,方可坐擁一席之地。

國內自動駕駛的困境和對策

儘管現在自動駕駛領域火熱,國內外車企都進入這個博弈場,但不可否認,在自動駕駛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安全、倫理、路測規範與否等問題,在7月26日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就自動駕駛路測存在的三大難題做出了回應。

吳春耕稱,我國自動駕駛路測存在的三大難題有:尚未形成覆蓋不同等級自動駕駛的完整測試體系、已開放的測試道路和測試場景有限、相關法律法規標準還亟待完善。

他還說:"交通運輸部近期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近期組織開展廣泛調研,深入汽車、通信、互聯網企業及相關研究機構了解自動駕駛研發進展。二是加緊編製自動駕駛車輛封閉場地測試技術文件,並儘快向行業徵求意見,指導和規範自動駕駛封閉場地測試工作。三是組織有關單位開展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技術體系研究,並推進相關試點示範工作。"

自主品牌紛紛布局

除卻國家對自動駕駛領域的支持,我國汽車自主品牌也紛紛布局,旨在證明中國智造,讓世界看到中國力量。

上汽集團,作為汽車行業轉型升級陣列中的一員,從入股中庭,再到控股中海庭,它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也已開始了布局。1月9日,英特爾在CES展上宣布與中國上汽集團合作,整合併實現Mobileye道路經驗管理系統數據的本地化,還將和四維圖新展開合作,將眾包地圖製作引入中國。據悉,雙方研究的自動駕駛業務現已取得了很大進展。

蔚來汽車雖是新興自主品牌,卻一直深耕於自動駕駛技術,4月25日成為首批獲得北京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牌照的的整車企業。7月9日,蔚來汽車聯手博世集團,將在感測器技術、自動駕駛、電機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統等領域展開重點合作。蔚來汽車與博世合作的第一款車型蔚來ES8已於6月開始交付,第二款全新SUV ES6也將於今年內發布。蔚來汽車通過技術的沉澱,積極搶佔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先機。

長安汽車,作為我國首個完成2000公里自動駕駛長距離測試、首個實現自動駕駛核心技術IACC量產的中國品牌,在自動駕駛領域有絕對的話語權。一直以來除了和華為等智能行業巨頭合作外,8月6日起憑藉搭載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長安CS55,完成行業內首次以自動駕駛車輛穿越無人區的活動。7日中午車隊抵達海拔4000多米的昆崙山口,無懼風雪,在昆崙山極寒、缺氧、沒有標線的非鋪裝路面下,長安CS55順利完成自動駕駛挑戰。

長安CS55採用的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即有條件自動駕駛,在限定的條件下,可融合毫米波雷達、多功能攝像頭和導航地圖,感知行駛道路環境。通過動力、制動、轉向控制車輛行駛節奏,駕駛員可解放雙手雙腳,只需在系統發送請求時及時回應即可。全程由自動化系統進行操控,面對無人區也可遊刃有餘。

汽車智能化發展引領汽車產業大變革,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圍繞智能出行進行戰略布局,以求加速傳統汽車智能化轉變。我國自主品牌面對挑戰,強勢崛起,未來將成為推進汽車智能發展的一支"主力軍"。

來源:參考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汽車的德惠 的精彩文章:

TAG:玩汽車的德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