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太難?工作沒勁?那是因為你還不知道這個!
在平時被問到有什麼計劃或者目標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感覺自己:
「胸無大志,小事嘛,又懶得做。」
整天在一個又一個的事情中忙活,
看起來可忙了,
回頭一想,卻感覺過得毫無意義。
怎麼才能解決這些問題?首先介紹一個現象:
楔子的尖端
大家都知道,楔子嵌入物體,是用尖銳的一端,
雖然一開始只嵌入了一點點,但後面會把口子撐得越來越大。
所以當事情一件一件地來時,
因為一次只有一件事,所以感覺沒有什麼事情。
但慢慢地就會積累很多了,仔細一想,竟然花了這麼多時間去做這些事!
GIF
.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量變引起質變
事物在數量較少的時候看不出什麼,但一旦積累起來達到一定的數量,
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一個很大的池塘開始生長荷葉,每天結束時所覆蓋的面積比前一天多一倍,
四十天荷葉覆蓋整個池塘,
請問荷葉鋪滿四分之一的池塘需要多少天?
是十天嗎?想想又覺得不對。
其實答案是三十八天。
三十九天覆蓋一半,最後一天完全覆蓋。
最後兩天的進度要比之前三十多天的都要多,這就是量變引起質變。
俗話說的:
「凡百步者,半九十。」
走了九十步,才算是一半開始。
指數型增長的前半段都是很平緩的,
大多數人的努力都花在了前「九十步」,
停在了爆炸性增長的曲線之前,
也就無緣享受身在高峰的體驗了。
溫水煮青蛙
每個人都有心理承受的範圍,如果一個東西處在我們承受範圍的較低水平的話,
我們在心裡就不會那麼重視它。
就像是溫水煮青蛙那樣,一開始的水溫並不燙,所以青蛙也不會馬上跳出鍋來。
我們就這樣一直被泡在舒服的「溫水」里,
盲目地做著自己都不知道有什麼意義的事情,
最後卻再也跳不出了。
.
那我們怎麼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① 把困難的事情或大的目標,分解成簡單的小目標
吃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誰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
如果能合理分解大目標,擁有彭于晏那樣的身材並不是不可能的。
有人一想到要練成那樣子,再看看自己的肚腩,簡直是比登天還難。
從一開始就想著太大的目標,往往令人望而生畏,有一種距離感。讓人還沒開始就放棄了。
但如果僅僅只是讓我們先做5個俯卧撐,睡前再做10個仰卧起坐呢?
分解成簡單易行的小目標,
這樣是不是就變得簡單多了?
②適時地跳出當前的事物,用整體的眼光來看待事情。
不然就會失去大局觀和目標。我明白做這個事情是有意義的,就像我們做俯卧撐是為了強壯的胸肌,仰卧起坐是為了腹肌,二者加起來則是為了一個健康的體型。
③ 結合上面2種方法,我們可以:
把長遠的目標分解成具體可行的小目標,然後把這些小目標和大目標的意義聯繫起來,讓小事情也能有大貢獻。
做俯卧撐可以讓我有胸肌,這樣看起來更強壯,讓自己有自信。
而健康強壯比起過度肥胖,肯定讓人感覺更好。
能夠控制自己的身材,說明自己能夠達到目標。
那麼還有什麼目標可以做到呢?
這會讓人更加有希望,從而形成正循環。
總結:
目標太大做不到,
就把目標分解成簡單易行的小目標。
事情太小不想做,
就想想它的背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如果這些東西對你有啟發的話,就發給你認為值得轉發的朋友吧!
因為不管追了多少劇,看了多少綜藝,我們總要留下一個時間思考,為了更好的自己。


TAG:竹筍長成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