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女人的高級美,從來無關年齡
前不久,網友扒出了范冰冰參加某綜藝節目,在遊戲環節,被學齡兒童叫阿姨的視頻,視頻中,范冰冰不僅對阿姨這個稱呼表示驚訝,還一直對小朋友說:不要叫我阿姨,叫姐姐。
這一舉動,被不少網友諷刺有點作,明明快40歲的人了,叫聲阿姨怎麼了?!
其實特別能理解這種被叫阿姨的無奈,我以前走在街上,被人叫聲姐姐,我都得立刻翻白眼:瞎啊,叫誰姐姐呢!
現在被一群00後,屁股後面追著叫阿姨,我大氣都不敢出了,畢竟我已經是兩個孩子他媽了。
雖然時間沒有改變我的容顏,卻改變了我的身份。
不過還好,我用3秒鐘就習慣了這個身份,也接受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女人過了30歲,被小朋友叫阿姨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其實,時間的腳步,不會因為誰的一聲姐姐而就此止步,因為女人的美,來源於對自己由內而外的自信和認可,包括接受年齡增長。
20歲左右,詩一般的年華,敢愛敢恨,敢拼搏,敢挫折,因為青春正濃。
就像18歲的歐陽娜娜,有大把的時間拉大提琴,也有大把的光陰去拍戲,去歷練,因為年輕,無所畏懼;
30歲左右,有少女的嬌羞,也有熟女的知性,對於人生,既能看破也能不說破。
就像36歲的林依晨,敢於在最美的年紀立下遺囑,更樂於在適當的時候嫁與良人。有人說她情商高,會照顧自己,更懂得體貼她人,她自己卻常說,走過歲月,一切都能慢慢學會。
40歲左右,有酒的濃烈,也有茶的醇香,走過來青蔥歲月,放下了懵懂無知,能綻放的,必定是一份從容不迫。
就像48歲的劉若英,作為演員歌手,在最紅的時候隱退,選擇結婚生子,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復出,作為導演出現在公眾視野,時間改變了她的身份,給予了她鐘太太和媽媽的新角色,卻依舊沒有改變她的初心。
我有幸讀過她的新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在書中,和先生的生活方式是這樣的:
相約一起出門,去不同的影院,看不同的電影;
然後手牽手一起回家,進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
兩個人有不同的卧室和書房,共用的只有廚房和餐廳;
就算結了婚,有了娃,我依舊要保持自我,因為有你,我感覺幸福,因為有自己,我感覺無比心安。
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女人高級美最好的狀態,擁有並去珍惜,然後不斷去嘗試和探索新的區域。也許你無法永遠擁有18歲的花蕾,但你依然可以綻放30歲的花期,享受40歲的果實。
年過40的徐靜蕾曾經被這樣逼問:你人到中年,能不能體會到廣大受壓迫被綁架婦女的命運?
「沒有人綁架了我們,是我們綁架了自己,雖然我四十多歲,但我並不覺得自己人到中年,因為我始終都有讓自己幸福和快樂的能力」。
你若用年齡把自己框住,明天只會越走越窄,你若對一切釋懷,美便越來越高級。
那天跟朋友約下午茶,鄰桌的一位小姐姐,長得很像年輕時的奧黛麗赫本,我和朋友忍不住偷偷看了好幾次。
後來朋友感嘆著說:年輕真好啊,人老了,一切也就都變了,即便是奧黛麗赫本那樣的標杆,也免不了美人遲暮的一天。
GIF
我很理解,畢竟《羅馬假日》的那個赫本,笑容迷人,純真浪漫,簡直像墜落人間的天使一般。以至於在很多人心中,無法接受赫本的老去。
是的,後來她老了。
雖然世人都憐愛她最盛年的時光,可我卻偏偏更欣賞她慢慢老去的從容,如果說年輕時的赫本以容顏為之資本,那暮年的她卻是用行動征服著世界。
年輕時,她像其他女孩一樣,喜歡美麗,喜歡燈光和舞台,喜歡享受上天賦予的一切,也有大把大把的時光用來戀愛和荒廢。
後來的她,逐漸褪去了明星的光環,把所有的中心投入到了關愛世界兒童的工作中去,從撕心裂肺的愛一個人,變成了轟轟烈烈的愛所有人。
「你有什麼遺憾?」
「我沒有遺憾,我只是不明白,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兒童在受苦……」
這是赫本之子西恩回憶和母親彌留之際的對話。
1993年,赫本離世,美人已逝,佳話卻依舊。
她晚年去過的那些國家,走過的那些地方,救助過的那些孩子,應該都會記得,曾經有那樣一位美麗的女人,留下過溫暖。
曾經知乎有人提問:如果有一天,你的皮膚粗糙了,胯部鬆弛了,腰部贅肉了,眼角皺紋了,體力下降了,而當這一切都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你「你老了,你丑了」的時候,你會怎樣?
我特別喜歡其中的一個回答:我從容面對。
美人在骨不在皮,雖芳華不同,然美麗依舊。願每一個你,都美的高級,無可挑剔。
【關於我們】
微信關注公眾號「包媽聊孕事」,給你更多孕前、孕期、哺乳期、育兒等各階段的知識。


TAG:包媽聊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