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普通人如何出入皇宮?拿著這兩樣東西,御林軍不敢阻攔
在清朝皇宮裡,除了皇帝以外,其他普通人想要出入皇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嘉慶皇帝以後,出入皇宮,變成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這是因為,在嘉慶中期的時候,發生了一次謀反事件。而這次謀反的經過,居然是一幫平民,在太監的指引下,混入皇宮,準備行刺皇帝。
這不只是一個計劃,當時這幫人還一路殺到皇宮的隆宗門外,這裡距離就在乾清門前,跟皇帝居住的地方,已經十分的接近。
換句話說,這幫普通的農民,居然一路殺向了皇帝住所,差一點就可能成功刺殺皇帝。如果這件事成功了,在整個中國歷史,就會成為獨一份。
不過,這幫農民到底人數太少。等到他們的動靜鬧大以後,皇宮裡的御林軍就已經集結完畢。這次刺殺皇帝的行動,以倉皇失敗告終。據說,至今在隆宗門的牌匾上,仍有這次戰鬥的痕迹。
嘉慶皇帝在這件事情以後,痛定思痛,向全天下發布了一份罪己詔,向大家承認錯誤,表示自己沒有干好皇帝的本職工作,今後將繼續努力,希望大家能夠支持。罪己詔雖然主動頒布,但是,嘉慶皇帝依然不安心。誰知道是不是還會有一幫人隨時準備再刺殺自己。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搞好門衛工作。讓御林軍看好皇宮大門,自己晚上睡覺才能安心點。所以,在這件事情後不久,嘉慶皇帝就在皇宮內部推行了兩種負責門衛的工作制度。
第一點:御林軍開始在皇宮搞二十四小時輪番巡視。要保證,時時刻刻都有人巡邏,注意周圍情況。而且,每天到了晚上,就會封鎖皇宮大門,任何人都不能出入。直到第二天白天,才能打開宮門。當然,誰也無法擔保,不會遇到什麼特殊情況。在這種時候,想要出入皇宮,就要有一個特殊的物件——合符。
合符的樣子,就是一個用銅鑄造的橢圓形,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放在守門官員,一部分藏在大內。如果有人想出去,就要拿出手中的那一半合符,交給守門官員。守門官員拿到後,會根據合符的編號,進行核對。
一旦準確,即可放行。當然,這麼一個重要的東西,難保不被偽造。合符的內側會鑄有」聖旨「兩個字,十分隱蔽,且製造難度極高。這樣的」合符「,想要拿到手,肯定是很難的。
第二種:在皇宮裡,除了那些處理緊急事務的,當然也有負責普通事務的人。這些人可能是到宮外採購,或者傳遞命令。他們也可以在皇宮中出入,而且,人數不低。對於這些人,皇帝自然也不信任。要是有人藉機冒充他們,混入皇宮中,也是一個潛在隱患。所以,嘉慶皇帝就讓這些人統統配上了」身份證「。
這些」身份證「,就是他們的腰牌。上面不只是記載了名字、姓名、年齡這些信息,還包括所屬衙門,以及外貌特徵,方便辨認。這種辦法,其實也有漏洞。畢竟沒有照片,如果是兩個外表相似的人,也可以矇混出入皇宮當中。不過,退一步想,萬一哪天臉上磕碰了,外貌出現變化,可真是有嘴也說不清。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明朝級別最高的官是啥?連皇帝都很忌憚,整個明朝只有5位
※范增死後,項羽為何一直打敗仗?多年後,劉邦說出了實情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