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冷戰又來了!美國:今後禁止俄羅斯飛機查看我們的核導彈

冷戰又來了!美國:今後禁止俄羅斯飛機查看我們的核導彈

在美國新一年的《國防預演算法案》當中,被當頭一棒的不僅僅是無法獲取F-35戰鬥機的土耳其,美俄之間持續近30年的"開放天空協議"也被美方單獨凍結。在此之前,美國和俄羅斯便是通過"開放天空協議"向對方的核設施和核導彈部隊駐地上空定期派遣偵察機,以此對《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雙方履行情況進行核實與督察。

圖為美國空軍用於"開放天空"的偵察機OC-135B。尾部可見"OPEN-SKIES"標識。

根據協議內文,包括美、俄在內的"開放天空協議"共計34個締約國都可以派遣偵察機到任意一個或幾個締約國的領空內進行偵察。

但這樣的"偵察"明顯要受到條約本身的限制。首先,偵察機必須是非武裝的,且由被偵察方做過細緻的檢查,其次偵察機的飛行路線以及將要降落補給的機場都需要被偵察方與被偵察方事前協商,且後者批准之後前者方可進行"開放天空"偵察。

除此之外,"開放天空"偵察機在偵察途中也要由被偵察方的軍人上機監督,被偵察方出動軍機對其進行"護航"也是被允許的行為。

圖為俄方參與"開放天空"

而對美俄而言,"開放天空"協議是直觀監督《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最好手段。根據這份2011年由美俄通過的核裁軍協議,雙方不得部署超過1550枚核彈頭,導彈發射架不得超過800台,各式彈道導彈不得超過1400枚。

而眾所周知,美俄在冷戰末保有的核彈頭數量都遠遠超過一萬枚,其中美國保有1.4萬枚戰略彈道導彈核彈頭和1.5萬枚戰術彈道導彈核彈頭,而蘇聯保有的戰略和戰役彈道導彈核彈頭數量也分別為1.1萬和5400枚,即便不能夠摧毀地球生態圈,它們也能將脆弱的人類工業體系全部摧毀。

圖為單艇即可投放數十甚至上百枚核彈頭的"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為此,核裁軍也就變成了冷戰後美俄雙方政府的共識,乃至於《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還不夠用,還得來一個《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來確保核彈頭的數量進一步削減——當然,這並不是美國或俄羅斯兩個核大國哪一方的單方面退卻,而是在依靠"開放天空"和派遣核查團實地督察的前提下,實現雙方都各自讓步的"平衡裁軍"。

而平衡的裁軍,誠然是冷戰後人類軍事對峙色彩鬆弛,和平環境顯現的特徵。

圖為掛載KH-47M2"匕首"空射彈道導彈的米格-31BM戰鬥機。

但是,平衡既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易於破壞的。在《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簽署之後,美國和北約並沒有放棄進一步東擴,而俄羅斯在遭遇烏克蘭即將加入北約和歐盟的關口時,亦沒有放棄強硬措施,最終克里米亞和東烏危機便促成了美俄關係的全面轉冷。

至此開始,美俄都開始為了確立新對峙的優勢,而積極研發新一代戰略武器。

圖為投送能力和潛艇本體性能均達到新高峰的美國海軍"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在這種環境下,俄羅斯的"撒旦-II"液體燃料重型彈道導彈、新型核動力洲際巡航導彈,都是俄羅斯手中的底牌:俄羅斯的常規軍力已經弱到了無法反制北約行動的底線,使用核武力作為威懾手段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手段。

如此一來,美俄之間核武力平衡的脆弱前提就不復存在,"開放天空協議"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名存實亡了。但對於愛好和平的普通人來說,冷戰陰雲的再度回歸,實在不是什麼值得慶幸的好消息。(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發展不到70年 從排名墊底到世界領先 驕傲且不接受反駁!
核動力航母都問世了 為什麼還沒有國家研製核動力飛機?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