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人有多喜歡唐詩?這名甲級戰犯臨死前,還在獄中瘋狂地書寫李白的一首詩

日本人有多喜歡唐詩?這名甲級戰犯臨死前,還在獄中瘋狂地書寫李白的一首詩

日本人喜歡唐詩,這名甲級戰犯臨死前,在獄中瘋狂地書寫李白的一首詩

古代日本,對中國封建王朝燦爛輝煌的文化嚮往無比,所以處處學習中國。唐朝時期,這個在當時世界上鼎盛一時的大帝國,自然也是日本人爭相效仿的對象,他們不斷地派遣遣唐使來唐朝都城長安學習,前後達到數百次之多。

當時的唐朝,社會風氣崇尚自由,詩詞歌賦也無比發達,聞名後世的唐詩,自然也是這一歷史時期日本人傳誦唱和的榜樣之一。那些唐代大詩人的很多作品,都被來唐朝學習的遣唐使給帶回了日本去。

比如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意境沖淡雅緻,深受當年日本嵯峨天皇的喜愛,激動之餘,這位天皇竟然還寫了一首詩加以唱和:「江上渡頭柳絲亂。漁翁上船煙景遲。乘春興,無厭時。求魚不得帶風吹。」

還別說,嵯峨天皇的文筆還非常不錯,雖然趕不上張志和的詩詞意境,但也絕非泛泛之輩,由此可見日本深受唐文化的深遠影響,連綿千年而不斷。

比如在當年的二戰時期,很多窮凶極惡的日本戰犯,也都是唐詩的鐵杆粉絲,其中一位臭名昭著的甲級戰犯,在被關押到監獄中時,自知時日不多了,為了表明自己「不怕死的精神」,曾在獄中瘋狂地書寫大詩人李白的作品,以表明自我的「心志」,他就是頭號甲級戰犯東條英機。

東條英機是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以獨斷專行、兇狠殘暴而著稱,是日本侵略中國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主要推手,有著「剃刀將軍」的綽號。但正如中國古話所說:「多行不義必自斃。」等到日本宣布投降後,清算這些戰犯總賬的時間到了。

作為日本侵略戰爭的主要發動者,東條英機自然難辭其咎,所以也被盟國審判法庭列為頭等甲級戰犯。最初日本宣布投降時,自知罪惡深重的東條英機,曾試圖自殺,不過由於左撇子的緣故,子彈打偏了,又被人救了下來,關押在了監獄裡。

關押在監獄中後,剩下的就是等待他們末日的來臨。每天吃飽飯,以東條英機為首的這些戰犯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和反思自我。東條英機回首過往,不由感慨人生如夢,因此就以李白的《把酒問月·古人賈淳令予問之》中一句詩自喻:「古人今人若流水。」

李白的這首詩,主要表達的是人生轉瞬即逝的哲理,東條英機感覺這樣的詩句意境很適合自己,於是就拿來反覆練習書寫。如果李白泉下有知,看到這位日本戰犯竟然如此糟蹋自己的詩句,也會羞愧萬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全史美 的精彩文章:

影視劇中六百里、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為什麼不怕土匪打劫?

TAG:史全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