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茶色:緋色相盛衰

中國茶色:緋色相盛衰

若論喝茶,中國人下得功夫怕是最多的。

沸水直下,稍作片刻,一盞明艷茶湯。

古時,丹、彤、赫、緋是紅色的常用間色,就像一盞紅茶,低語輕喚的醒茶湯,茶味漸顯的第一泡,高潮將至的三泡四泡,乃至餘韻猶存的尾水,每一杯都靠近不同的間色。

紅茶湯色

而這種色彩不僅是以視感官為根據的光學色感,放到中國人的哲思語境當中,放到春花秋月的物象之意中,一盞紅艷茶湯,自有大觀世界

周禮:玄衣纁裳

喝茶的人,多重禮數。而說到禮,自然要想到周朝,那是禮樂文明的起源。禮是一種儀式,周禮是華夏文明價值觀念的最初表徵。

展現禮樂文明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在周朝,玄衣纁裳是最高統治者的規範,黑中揚赤謂之玄,象徵宇宙奧妙,赤絳色而微黃為纁。

周朝是火德王朝,尚赤色,加上天地玄黃的起源之說,就有了纁色的尊貴。

"玄","纁"兩色的搭配佔據最崇高的配色地位,彰顯了古人「制物象德」的智慧與服飾規制的效能。

所以注視眼前這一抹紅艷茶湯,不禁料想它是否是穿越了千年尊貴與我相遇。而在茶事儀式感屬性愈發凸顯的現代,在克己復禮的茶席禮節中,那一絲古法的影子又何嘗不是一種追思。

緋色相盛衰

自唐朝開始,黃色取代紅色,逐漸成為最高權力的象徵,唐高祖時就曾"禁止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唐高宗時又重申"一切不許著黃"。

至宋太祖趙匡胤,"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徵,歐陽玄《陳摶睡圖》中有云:「 陳橋一夜柘袍黃,天下都無鼾睡床。」

彼時,紅色的常用間色是緋色,為官員服飾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記載:佩服上色紫與緋

當時的紅色,遠離尊貴,但仍有地位,像一位處江湖之遠但心系廟堂的俠客,眼看著大唐三百年朱門碧瓦風流一覺,又眼看他殘山一夢衰草凝綠。

萬古蒼茫空盛衰,茶已是第三杯了。

北闕彤雲掩曙霞

夏日常見彤雲,而彤雲年年望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中國人,自小就會吟風弄月的詩詞,咿咿呀呀的說著夜來風雨聲,知道物象之意,知曉天地山川,風雲月露,人間草木從來不止眼前。

所以,這一抹的彤雲,這一瞬的此時此刻恰如千年前的彼時彼刻。那個北闕城門開,彤雲掩曙霞,眾臣天下心的彼時彼刻。

千古一悵,坐覺蒼茫,要換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賞析把玩建盞,它和背後的點茶文化你了解多少?
汝窯茶具—開片之美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