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女子多大出嫁?超過這個年齡稅收翻五倍,原因很現實

古代女子多大出嫁?超過這個年齡稅收翻五倍,原因很現實

在查閱古籍時,經常看到某人娶妻,女子「年方二吧」「二八妙齡女」等等說法,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古代女孩出嫁的年齡一般在十六歲。以如今的科學觀點來看,古代女子結婚的年齡確實太早了,那糾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國語-越語上》中記載,越王勾踐為了讓自己的國家人口增多,採取獎勵國人多生育的政策,不論是男還是女,都給予獎勵。官府還指定了相關的規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大概的意思就是,越王勾踐將本國女孩最遲婚齡定為十七歲,女孩如果到了十七歲還未出嫁,一家人都會被治罪。

到了漢朝,漢惠帝曾規定,如果女孩到了15歲還未嫁人,那麼全家的賦稅就要增加5倍,古代的賦稅本就嚴苛,如果賦稅增加5倍,普通家庭絕對是難以承受的,所以很多家庭早早的就把子女嫁出去了。

《後漢書-任延傳》記載,漢光武帝劉秀任命任延為九真太守,九真經濟條件不好,荒蕪,當地人都是以打獵為生,根本不知道農耕生產。任延到了以後,就教他們如何耕地、播種、使用農具等等,任延還發出公告,凡是20歲至50歲之間的男人,分別取找15歲至40歲的女子自由搭配結婚,要是家裡窮買不起聘禮,都由官府資助他們,在短時間內,就兩千多人結為伉儷。

《後漢書》卷114還記載,南陽郡有個叫荀採的女子,十七歲就嫁給了一個叫陰瑜的男子,女子在十九歲生育了一個女孩丈夫就去世了,後來成了寡婦。清代著名文學家方苞《高節婦傳》記載,高位的妻子年紀輕輕就守寡,十七歲就生下兩個孩紙,根據推斷,高位的妻子很有可能14歲就出嫁了,恐怕還是幼女年齡。

大量資料證明,古代女孩大多在15歲至17歲嫁人,也有很多在12歲就嫁人了,究其原因大致以下幾點。古代女子滿15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古代科技水平不發達、農業、工業、戰爭對人口的依賴極大,對國家的建設是很重要的,官府為了增加男丁是鼓勵早生育的。還有古代醫療也不發達,人口壽命比現在短,結婚的年齡就往前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如夢 的精彩文章:

上古四大魔神,戰神刑天第二,神荼第三,第一實力太強
假如你是三國的統帥,下面武將五選一,你選誰當先鋒?

TAG:歷史如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