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康的種茶史與南山茶

安康的種茶史與南山茶

「自昔關南春來早,清明已煮紫陽茶」,清嘉慶時興安知府葉世倬的詩句,現在由於作了紫陽茶的廣告已經家喻戶曉。茶,最早發現於中國。《神農本集》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ニ毒,得茶而解之」,並有「止渴、不眠」的記載。公元前一世紀王褒《童約》中便出現了「武都買茶,揚氏擔荷」的話。可見在漢代便有了茶市交易。《華陽國志?巴志》亦云「園有芳弱、香茗」,說明當時已開始園栽茶葉。三國時成書的《廣雅》記載:「荊巴采葉作餅」。安康的地域分野,《禹貢》屬荊州,是以歷代視安康為荊巴之地。而安康北有秦嶺橫亘,南有巴山與四川毗鄰,東與荊鄂西北接壤,漢江以南廣大地區與川楚連山共脈,同屬一個生態系統,是以研究者認為安康亦為茶葉發樣地之一,由於隸屬變換不定,忽荊忽蜀,故史載闕如。

安康的茶事記載,目前發現的主要見於唐代陸羽《茶經》「金州生西城、安康二縣山谷」。《新唐書?地理志》有「金州漢陰郡,土貢金、茶芽」的記載。其實早在文字記載之前,安康便有了茶事。平利縣西河鄉曾出土一件南北朝時期的煮茶用的青瓷注,說明早在公元五世紀,安康就有了煮茶之風。在白河縣的西營、原安康的早陽、五里等地,也陸續出土隋唐之際煮茶用的瓷注。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紫陽縣宦姑(煥古)鎮發現了一處唐代客藏,出土了大批「開元通寶」銅錢,藏錢的器具竟是烹茶用的青瓷注。這些出土實物,有力地實證了茶事在安康民間的普及深度。

唐代安康屬山南道,故安康茶又稱山南茶,當時已進入長安市場。西安清盛魁茶行,保存的唐代在長安經營茶葉的帳冊上,就有秦瓊、尉遲敬德買山南茶的帳務。

唐代的安康已是重要產茶區,陸羽在《茶經》中所說茶的產地「金州生西城、安康二縣山谷」,即今之紫陽、漢濱、嵐皋一帶。

宋代是包括紫陽茶在內的山南茶打入大西北市場的時代。蘇撤《欒城集》中記有:「洋州(今洋縣、西鄉等地)、金州(今安康地區)人戶以種茶為生。」飲茶之風大行,在旬陽曾出土黑釉油滴茶盞,這是宋代「鬥茶」之具,視為珍品,由此可見,安康當時飲茶已成習俗,且以「鬥茶」為戲,視為時髦風尚。

至清代,紫陽毛尖已成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安康茶葉產量達1500噸,內紫陽1000噸。

49年以後,紫陽茶穩步發展,截止上世紀末,全地區共有茶園面積28.14萬畝,產茶2750噸,內紫陽縣產1341噸,佔全區產量的48.7%,平利縣產533噸,佔19.4%,擁有70個萬斤茶鄉,內有年產茶10萬公斤的鄉2個。開發出紫陽富硒、八仙雲霧、龍安碧璇、安康銀鋒等9種名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茶的「三得」之雅
普洱茶對人體的價值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