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雲和以全域5A打造浙西南「大花園」新樣板

雲和以全域5A打造浙西南「大花園」新樣板

雲和旅遊

感謝您的訂閱

本月,浙江旅遊2018年第二期發布了《雲和以全域5A打造浙西南「大花園」新樣板》一文,獲得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

旅遊是雲和產業的支柱,是雲和發展的靈魂。雲和有著「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旅遊資源及底蘊深厚,在旅遊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堅持政策推動、項目帶動、品牌拉動、城鄉聯動的工作思路,雲和縣著力打造浙西南大花園的雲和樣板,推進全域旅遊縱深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

雲和作為浙江省山區小縣,同時又是旅遊資源大縣,雲和梯田、雲和湖、木玩童話小鎮三大區塊及周邊適合發展旅遊業的區塊面積占縣域總面積的70%。近年來,在各地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的大背景下,雲和縣率先提出並實施「全域5A」的發展模式,對標對錶國家5A景區標準,從「一城一湖一梯田」空間布局、三個「最」的保障體系以及旅遊項目投資、旅遊產品建設等方面支撐全域5A建設,努力打造浙西南大花園的雲和樣本。

雲和以全域5A打造浙西南「大花園」新樣板

近年來,雲和縣明確把旅遊業作為第一戰略支柱產業,緊緊圍繞「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旅遊空間布局,創新性提出了「全域5A」的發展模式,啟動了雲和梯田創5A、木玩童話小鎮以5A景區標準建設、雲和湖升格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三大工程,力求三個5A級別項目為載體和支撐,打造浙西南大花園建設的新樣板,並取得了顯著成績。2017年,全縣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2.78億元,同比增長29.79%,連續5年保持25%以上增長;旅遊增加值GDP佔比從2015年的5.40%增長到了8.44%,旅遊業從業人員佔比達到10%,旅遊業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放大。

以5A標準為要求,做美一座城

雲和縣從戰略定位、規劃布局、配套服務等方面入手,切實把整個城市作為一個5A景區來打造。

(一)整體規劃覆蓋旅遊。在雲和,無論是城市建設規劃、還是鄉村發展規劃,都是圍繞「一城一湖一梯田」進行布局。城,是不足十萬人口的雲和縣城;湖,是全省第三大人工湖——雲和湖;田,是被譽為中國最美梯田的雲和梯田。三個板塊既相連、又互補,構成了雲和全域5A發展的三大支撐。在「一城一湖一梯田」的旅遊空間布局基礎上,雲和縣謀划了以建成區為中心的三個全域旅遊發展環。一環中心城區半徑5平方公里區塊,定位為旅遊綜合服務型城市,三年內將以5A標準推進建設,並創成一個國家4A級景區;二環為距離城市半徑5至10公里的區塊,也是田和湖核心區塊及周邊區域,定位為景區型鄉村,三年內全縣50%以上的行政村將創成A景級村;三環為半徑10公里外區塊,田和湖的邊緣鄉村,定位為度假型鄉村,三年內將完成養生康體、運動休閑等產品布局。

(二)發展戰略圍繞旅遊。雲和是一個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小縣,如何改變山水分割、人口分散、要素分離的客觀實現,如何有效串聯山水、集聚人口、整合要素一直是歷屆縣委縣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多年來,依託傳統的木製玩具產業,雲和縣深入實施「小縣大城」戰略,現實了66.3%的城鎮化率,74%的人口居住在縣城,95%的企業入駐在城郊園區。近年來,「小縣大城」戰略對於旅遊的支撐作用、服務作用逐步凸顯,人口的集聚、產業的聚攏給鄉村帶來了適度的寧靜,給予了自然生態休養生息的機會,更為全域旅遊的發展騰出了廣闊的空間,提供了要素的支撐。以旅遊業為主的三產從業人員從2015年的0.42萬人左右,增長到了目前的0.88萬人,涉旅法人單位近600家;旅遊產業正逐步成為「小縣大城」戰略的新支撐,美麗的縣城在串聯湖田、服務旅遊的過程中扮演了愈發重要的角色。

(三)特色小鎮定位旅遊。以旅遊為定位的木玩童話小鎮於2017年7月被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計劃按照國家5A級景區打造。小鎮規劃實施24個項目,總投資48.9億元,其中旅遊類投資43.1億元,佔總投資的88%,5年預計可完成投資30億元;小鎮可容納企業300家,已入駐企業68家,其中旅遊產品企業近60家,占入駐企業的84.68%,預計今年工業產品旅遊地商品銷售額達到4.5億元。目前,小鎮已開工建設采真里街區、白龍山休閑農莊、農副產品展示中心等項目,完成投資6.16億元。同時,小鎮內集聚旅遊和人文特色的小鎮,也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的目光,目前多家知名企業正在進行洽談合作。

(四)城市要素服務旅遊。按照旅遊城市的標準和為定位,雲和縣通過引導、扶持、政府投資等方式,爭分奪秒推進城市要素提升工程。2015年至今,城區19座公廁完成了改造提升,4.1平方公里縣城核心區廁所總數達到33座,新評定旅遊廁所12座,旅遊廁所覆蓋率達到了72%,實現了所有沿街企事業單位公共廁免費對外開放,達到了主城區廁所間距不超過1000米的標準;新增了1200個停車位,停車位總數達到了4500個,基本能夠滿足高峰期遊客需求;新增具備旅遊接待能力的賓館酒店25家,床位數達到了2874個,較三年前增長了40.8%;新增餐飲企業116家,評選出了極具雲和特色的「雲味十二道」菜肴;新增旅遊商品購物點14家,其中星級以上購物達到了2家,2017年年銷售額達到了1.3億元。

以5A創建為龍頭,做精一片田

雲和梯田是雲和全域旅遊發展的龍頭景區,也是麗水為數不多的年門票收入達到千萬元級別的實力景區。2017年,梯田景區純門票收入達到1329.9萬元,同比增長31.79%。梯田景區的繁榮與發展,連接著雲和人民的旅遊發展夢。為了做精、做細、做好梯田的旅遊文章,2017年雲和縣委縣政府啟動了雲和梯田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並於同年底通過了省旅遊局景觀資源評審。在梯田的發展過程中,雲和縣主要是做好三篇文章。

(一)做好統籌文章。把梯田5A創建作為全縣的「縣長工程」, 36個部門認領了56個重點項目,5A辦抽調了旅遊、交通、鄉鎮等單位11名專職工作人員,成立了綜合協調、政策處理、項目推進、台賬資料等專項組,按照「日查、周報、月結、季評、年考」的工作督查機制,統籌一切可以統籌的資源,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全面推進5A創建工作。截止目前,遊客接待中心、觀雲索道、梯田停車場等項目已經全面啟動,梯田大道、梯田綠道一期、棧雲山莊一期等項目已經基本完成,景區從2017年至2018年6月已經累計完成投資2.38億元。

(二)做好招商文章。把招商引資作為梯田5A創建的第一引擎和第一動力,堅持「招大商、招強商、整體招商」的思路,兩年多時間裡,先後與多家國內外實力財團進行了多輪對接,最終與杭州商旅達成了梯田景區合作開發協議,總投資達到6.5億元,成為了麗水首個與實力財團達成全面合作的4A級旅遊景區。梯田的成功招商,不僅全面突破了5A創建面臨的資金瓶頸,而且有效撬動了湖上、縣城兩大區塊的旅遊項目招商,預計到2018年底,憑藉梯田招商的引領作用,全縣旅遊項目招商引資合同資金將突破1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將突破4.5億元,兩項指標均超過前三年的總和。

(三)做好共享文章。把旅遊富民、共惠共享作為5A創建的核心目標,堅持旅遊發展與鄉村振興同步推進,積極引導農戶發展農家樂、民宿產業,鼓勵創業型投資者入駐梯田景區,在全國首創民宿經營權抵押貸款模式,有效解決了民宿從業人員資本不足的短板,兩年內,景區周邊新增民宿達80餘家,戶均年營業額達到20多萬元。同時,推進農產品轉化為旅遊地商品,形成了以五彩稻米、梯田純釀、梯田老茶等「梯田三寶」為代表的深受遊客喜愛的旅遊商品,景區三個核心村土地拋荒率從2014年的40%,下降到了目前的5%;農民人均收入從2014年的12789元增長到2017年的16900元。梯田的發展,受到了外界的充分關注,成為全省踐行「八八戰略」的經典案例。

以5A顏值為底色,做活一湖水

5A景區看顏值,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看氣質。雲和湖,作為雲和旅遊除了梯田外又一稀缺資源,不僅具有5A景區的顏值,更具備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氣質。自2015年獲批省級旅遊度假區以來,雲和縣就把目標定位在了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高標準打造「一心一線三區」的旅遊項目布局,十三五期間,整個雲和湖將完成涉旅項目投資30億元。

(一)堅持「一心引領」。把三江口區塊作為整個雲和湖的核心項目進行謀劃包裝。整個區塊規劃總用地面積約3600畝(含水域面積),2017年以來,旅遊部門牽頭對該區塊進行了資產整合、土體確權、土規調整等工作,共調整出可布局旅遊度假產品的建設用地1000餘畝,這也迅速得到投資商的青睞,僅2017年該區塊就吸引了20餘批次的投資商。經過對投資商的仔細甄別,雲和縣重點跟進了3家計劃投資均在10億元以上的大集團,並於近期開全市先河,採用「公開招商、方案比選」的方式,邀請省市業界專家對投資方案進行評分,擇優甄選投資商,徹底的改變了欠發達地區旅遊資源招商模式,全力打造具備國際引領性的旅遊綜合體項目。

(二)堅持「一線串聯」。把「十里雲河」游線作為串聯雲和湖發展的紐帶。準確定位鄉村旅遊發展,根據沿線村莊的不同風貌和特色,形成了一村一品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以長汀沙灘為代表的一批以小投資撬動大產業的鄉村旅遊經典案例不斷湧現,「十里雲河」沿線重點鄉村A級景村村莊實現了全覆蓋。不斷加快體驗產品布局,在結合地域文化、資源特徵的基礎上,沿線精心謀划了峽谷穿越、營地露營、度假小鎮等一批運動休閑、康體養生、休閑度假產品,目前已經落實招商2個,正式動工1個。著力提升旅遊基礎配套。針對雲和湖開發較晚的實際情況,把基礎提升作為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重點工作,布局了東部旅遊集散中心、五大旅遊交通碼頭、環湖綠道等項目,截至目前,東部旅遊集散中心項目已經正式動工、五大旅遊交通碼頭已經完成四個、環湖綠道已經完成10公里,雲和湖的基礎配套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堅持「三區協同」。把仙宮國家4A級旅遊景區、赤石景區、養生文化村作為雲和湖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重要支撐。仙宮景區在持續做好景區提升的基礎上,布局了總投資1.8億元的聚仙島精品酒店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招商和土地掛牌,今年9月底前將全面啟動建設;赤石景區總投資20億元,目前已經完成第一世界大酒店主體工程,雲曼酒店已經正式對外營業,未來三年將全力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養生文化村總投資14億元,截止目前已經完成投資6.4億元,今年國慶前酒店部分將正式對外營業,未來兩年將形成一個1200張床位的旅遊綜合體項目。

以5A服務為保障,做強城湖田

全域5A是雲和旅遊發展夢的一個核心承載。縣委縣政府明確要求,以5A級別的服務,保障全域5A的發展。

(一)頂層設計規格最高。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全域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由縣委副書記領辦全域5A行動,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一人具體負責一個區塊5A建設,各司其職又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按照與原單位工作脫產、考核脫鉤、提拔脫離的原則,抽調專人成立了獨立辦公的全域5A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面督查、協助推進56項全域5A重點工作推進情況。

(二)要素保障力度最大。雲和屬於欠發達的山區,資金有限、指標有限,但是為了全域5A的目標,全縣上下以「不差錢、不差地」的態度和「旅遊一元投入、帶動五元產出」的眼光,大搞旅遊開發。資金保障力度最大,從2016年開始,縣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的旅遊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項目建設之外的規劃、營銷、獎勵兌現等方面;2017年,在3000萬元的基礎上,又獨立安排了2500萬元的全域5A補短資金。而2017年雲和全縣地方性財政收入僅為8.36億元,旅遊發展資金的佔比達到 6.6%,是全縣資金保障強度最高的一項民生工程。指標保障力度最高,縣委縣政府通過文件的形式明確,全縣上級下達的用地指標的一半以上要用於旅遊項目,以2017年為例,雲和縣總共報批建設用地指標為594.45畝,其中309.873畝用於旅遊項目建設,佔比達到52.13%。同時,由旅遊部門牽頭,大力推進「一城一湖一梯田」三大板塊的土地確權、土規調整等前期工作,三大板塊的核心區及明顯可落地旅遊項目的周邊土地土規調整基本到位,累計為旅遊項目落地騰挪空間3111畝,重點旅遊區塊完全實現了土地等項目。政策保障力度最強,僅2017年,縣委縣政府及全縣各部門出台的支持、服務旅遊發展的各類政策文件多達27個,尤其是在針對村民和創業型投資者的扶持政策,如民宿經營權抵押貸款、生態公益林未來收益抵押貸款、農村股權質押基金擔保貸等政策均開創了全國先例。

(三)旅遊項目審批最快。全面建立了旅遊項目聯審聯批機制,通過「局長代辦」「單位認領」的方式,將全域5A的具體支撐項目全面落實到部門、落實到個人。以2017年為例,梯田生態停車場等項目的前期審批程序均達到了理論速度。同時,旅遊前置審批也納入到了項目審批程序,對不符合旅遊規劃、影響旅遊發展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全縣上下對於以全域5A發展打造浙西南大花園建設樣板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和旅遊 的精彩文章:

石塘峽:有一種遇見,叫一眼萬年

TAG:雲和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