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網友髮長文闡述自己對於印度比中國發達的觀點
這位印度網友的長文回應是因為有人在社區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Why is India more developed than China?(為什麼印度比中國更發達?)
於是乎,許多的印度網友前來答題,下面這位網友更是發表了一篇長文來闡述自己對於該問題的看法!
印度人在聖河祈福
我想你應該更清楚你所說的「發達」是什麼意思。
經濟、基礎設施和物質發展:中國遙遙領先。(A型)
精神、道德和情感的發展:印度領先。(比如說,B型)
現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了經濟發展(A型),而印度經常被人瞧不起。
但是有一段時間,精神形式的發展(B型)受到過讚賞,在那時候印度受到高度尊重。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已經改變了,他們的優先事項也改變了。曾幾何時,中國人來到印度學習精神和思想生活方式。現在,印度人去中國做生意賺錢,幾個世紀後,人類社會可能會發生一些新的選擇(比如,C型發展?)
中國人和印度人總體上有不同的理想和人生觀。(除了少數人)
印度街頭
我眼中的中國與印度的不同
中國人希望大家工作更長時間,而印度人想要放鬆和快樂。
中國人拋棄了對上帝、宗教和道德價值觀的信仰,印度人信仰上帝、宗教和道德價值觀。
中國人希望每個人都遵循共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而印度人遵循不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中國人認為感情是軟弱的表現,他們甚至不尊重弱者。印度人認為情感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度人對弱者十分同情和樂於助人。
中國人一般認為,權威者的發言具有單一性,而弱者的發言無關緊要。印度人認為,許多事情應該多討論並達成共識,每個人的意見都很重要。
中國人經常通過暗想操作以獲取更好的結果,印度人通常不喜歡這樣做,因為這違背了人的價值觀,所以在這裡結果是公平的。
中國人不重視動物,認為大多數動物都是食物,因此幾乎不存在素食主義者。印度人則通常重視動物生命,因此有更多的素食者;不吃紅肉(比如牛、馬、豬這類對人類有用的動物)在印度是一種常態。
當人們死亡或自殺發生時,中國人不會有同理心和情感,在這種情況下,印度人變得更加同情和感性。
(中國為A類,印度為B類)
馬路上的印度聖牛
A型(中國)和B型(印度)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但是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A型人,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所以當我們看到統計數據和所有數據時,你可以看到類型A的開發被認為是重要的。如;中國GDP購買力平價排名第一。但是,對B型發展形勢的關注確實存在於特定區域。
我個人是B型的,對此我不後悔。


※華帝退全款上耍小聰明?網友:這是作繭自縛!
※日本民眾為災區送去無數千紙鶴,卻是被嫌棄了!
TAG:妙真是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