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燃——隱匿在火場中的 「殺手」

回燃——隱匿在火場中的 「殺手」

翻譯:方橙編輯:木月 校對:老g,水龍

在前期登出的文章中,我們對火災特性進行了細緻的研究。我們發現,如果空氣不足,火災的特性也將變得不一樣。

通風情況(如:打開的門、窗、排氣口等)將決定火災是否會發展成為通風控制型火災。當通風情況發生變化時,將會出現一些極端火災現象。

消防員打開一扇窗,或者,由於內外部溫度的差異,窗戶破裂,都可能會引發某種極端火災現象。

即使是為了內攻滅火,僅僅打開門,也會導致通風情況的改變。不幸的是,在通風控制型火災中,改變通風情況經常會導致火場情況變得更糟。

我們首先來看看回燃。

回燃

1.場景描述

圖1一個通風控制型火災經過不同的步驟最終發生回燃現象。

步驟1:房間是關閉狀態。

步驟2&3:門被打開了,室內外氣體發生雙向流動。

步驟4:回燃發生。(攝影:Ed Hartin)

多年以來,回燃現象奪取了許多消防員的生命。在這些事故中,通風情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回燃發生的前提條件是一個封閉的房間著火,並且內部充滿了大量火災產生的煙氣。由於著火房間的特性(密封性,隔熱性,…),逐漸發展成為通風控制型火災。

室內的煙氣濃度達到了可燃濃度的上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通風情況不變,火災將會自行熄滅。

但是在這種情形下,通風情況一旦改變,將會導致非常劇烈的現象發生。

大量新鮮空氣將會捲入房間內部。空氣的增加,導致熱煙氣與新鮮空氣充分混合。隨著空氣的增加,內部的熱煙氣被稀釋。混合後的氣體將達到爆炸極限。

此時,可燃物(熱煙氣)與氧氣(室外新鮮空氣)發生了充分的混合。唯一缺少的就是足夠的能量來引發回燃。混合物必須被引燃才能發生回燃。

90年代,Chitty研究了回燃的起因,發現回燃是由煙氣中火星的復燃引起的。他的研究結果顯示,初起火災的火星是不足以引燃房間內的混合氣體的。只有當火焰出現時,才能有足夠的能量來引發回燃。

圖2 回燃(繪圖:Karel Lambert)

回燃發生的標誌是火災產生的煙氣從窗口向外翻滾。

這種現象被稱為「菜花雲」「氣象學名詞」。

引燃房間內部的煙氣,火焰前端伴隨著煙氣從房間內部衝到房間外部。溫度急劇上升並且伴有衝擊波(見圖2)。回燃產生的最高溫度比轟燃還要高。

2.回燃發生的標誌

對指揮員而言,在火場上準確識別出回燃發生的標誌非常有挑戰。有一些參數可供評估回燃發生的風險。在偵查階段,發現這些標誌是指揮員的職責。發現回燃發生的標誌可以拯救許多生命。

文獻中描述最多的是熏黑的窗戶,這是因為熱煙氣與冷窗接觸造成的。在窗玻璃上,熱煙氣凝結了。這種原理類似於做飯時,水蒸氣遇到廚房的冷玻璃時發生的冷凝現象。

在實戰中,我們可能還會看到其他顏色的情況:如棕色、棕黃色。窗戶的隔熱性越好,出現這種現象的情況就越少。有案例中描述,回燃時,玻璃就像一個大的散熱器。任何人站在窗戶前都能感受到透過玻璃的熱輻射。

煙氣通過縫隙冒出,這是回燃發生的另一個標誌。很明顯,這種情況下,縫隙後的房間內存在嚴重的超壓「壓力大於室外」。這時,有必要在持續流出的煙氣和間斷流出的煙氣之間做一個區分。如果煙氣從門縫下竄出,那麼說明整個房間都處於超壓狀態。

煙氣的顏色從黑色到黃棕色都有。黑色煙氣表明可燃氣體濃度較高,而棕色氣體表明煙氣中的熱解氣體濃度更高。

圖3 回燃發生的標誌

火焰消失也被稱為回燃的標誌之一,然而,火焰消失應該以謹慎的方式來解釋。這是因為,當某個房間沒有火焰時,這是回燃的一個標誌。但並不是說,相鄰房間有火焰,回燃的危險就不存在了。

房間之間可能是完全分開的,假設A房間可能是將要發生回燃的狀態,而在B房間,由於窗戶是打開的,火勢可能正在擴大。房間的分隔,導致了火場情況的不同。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煙氣從房間竄出時,引燃的過程是非常快的。這種情況下,火焰也是可見的,但你不能說,不存在回燃的風險。

3.如何阻止回燃的發生?

處置有回燃風險的火災是一個難點,因為發生火災的建築情況不盡相同。以往的案例中,有幾項戰術的應用很有效,但難點在於,在正確的時機選擇正確的戰術。

直到現在,書本上還是介紹在遇到將要發生回燃火災時,要進行通風。意思是:在房間儘可能高的位置開一個通風口「垂直排煙」。這樣可以使熱煙氣散發出來。超壓情況將得到改善,熱煙氣層上升,從而使得溫度降低的空氣存在於房間下部。

由於我們沒有在低處開口,所以房間內很難進入新鮮空氣。理論上,上部的通風口不會出現反向的氣體流動,也就不會造成空氣與熱煙氣的混合。通過排出熱煙氣,降低了回燃所需的氣態可燃物濃度。

這一戰術會導致氣體在竄出建築時被引燃,這種引燃可能導致在房間外部發生第二次火災。因此,通風的原則是要提前在通風口處設置好水槍陣地。在這一陣地上的消防員要明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向內部射水。他們的任務是冷卻從房間內竄出的高熱煙氣。

運用這一戰術的第二個問題是開設通風口。在高大、複雜的建築高處開設一個通風口,通常是非常困難的。對於這些建築,我們需要改變戰術。

這裡有一種替代戰術,向著火房間內注射高壓細水霧。有記錄顯示,在一個有回燃危險的著火建築上可以開一個小孔。這個開口可以是打破的窗玻璃,或者是融化的排水管留下的孔隙。

這些微小孔隙,對於正在燜燒的火災(氧氣不足)不足以提供足夠的新鮮空氣。但是這些孔隙,卻足夠容納一支穿刺水槍。

如果存在開小孔的情況,使用3-D脈衝技術來冷卻內部熱煙氣就有可能阻止回燃的發生。使用3-D脈衝技術進行滅火,可能會產生雙重效應:惰化內部氣體,用水蒸氣窒息滅火,從而控制火勢。

圖4 cobra水槍在訓練中的使用。煙氣被完全的惰化和冷卻。(攝影:Willem Nater)

在大多數火災現場,我們並沒有現成的孔洞用於架設一支穿刺水槍,你需要自行開設一個孔洞。對於一個封閉的房間而言,這不容易。

瑞典發明了一種特殊裝備,解決了這一問題:Cobra冷切割水槍。這種Cobra水槍是一種高壓運行的設備。為這個特殊穿刺水槍供水的泵,壓力高達30mpa。泵內的水中加入了細小的金屬顆粒。

在高壓水和金屬顆粒的聯合作用下,使得水流具有很強的切割能力。這種水流可以穿透防盜門、混凝土牆壁以及鋼樑。一旦高壓水和金屬顆粒的混合物穿透了建築構件,水流中就不再噴射金屬顆粒。

水不會停止供應,並且會間接滅火。由於單支Cobra水槍的流量限制(60L/min),它的滅火能力也是有限的。

在瑞典,曾有同時在一個火場架設6支Cobra水槍滅火的案例。大部分情況下,它是與許多PPV風扇配合使用,確保相鄰房間處於超壓狀態。這樣做,既避免了煙氣的泄漏,同樣也防止了火災的傳播。

最後一個用來防止回燃的方法:改良進門程序。常規的進門程序是,把門打開約20cm。然後通過門向房間內用水槍作3次點射。

在將要發生回燃的情況下,我們通常要把門開的更大一些,以便使用400-500L/min的大流量水槍。水槍開花角度設定為30°,進行環形掃射,做完之後將門關閉。

這種方法,門只開了一小會。當然空氣仍會進入,但是相比於使用直流水,使用開花水可以使得空氣不會被捲入到房間較深處,並且造成的擾動也較小,發生回燃的概率也會小得多。

除了空氣之外,還有幾公升的水會被射到房間當中,這麼多的水將能保證將煙氣冷卻下來。同時,較高的流速還可為內攻消防員提供必要的保護。

如果在第一次循環之後,沒有發生回燃,可以繼續重複以上循環,直至危險被徹底消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