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容 > 補水=保濕?避開這些誤區!護膚效果翻幾倍!

補水=保濕?避開這些誤區!護膚效果翻幾倍!

原標題:補水=保濕?避開這些誤區!護膚效果翻幾倍!


?


今天講保濕。

很多人一說到保濕就想到補水,嚴格來說,護膚品的補水作用都是短暫的,即時的。而保濕是一個相對長效的作用。


比如:你剛洗完臉的瞬間,你會覺得皮膚透亮,通透。但是很快這種視覺效果就消逝了,其實你洗臉接觸的水給你角質層瞬間補充了水分,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看成補水。


但是,這種效果是無法長久持續的,我們為了保持肌膚水潤,不幹燥我們需要保濕這個步驟。


其實,從你潔面後任何一個護膚步驟都具備了保濕這個效果。幾乎市面上任何產品都含有一定量的保濕成分,但是因為產品訴求的不同導致保濕效果的差異。

保濕作用是通過何種成分實現的?

保濕作用通常通過保濕劑和鎖閉劑來實現的。保濕劑可以理解為「水源」,它能持續性的維持一種濕潤狀態or給肌膚角質層提供水分。這類成分通常具有良好的抓水能力(與水結合能力)


常見的比如:甘油,丁二醇,丙二醇,氨基酸,透明質酸(玻尿酸),海藻糖,吡咯烷酮羧酸鈉(PCA-Na)


鎖閉劑可以理解為「固水植物」,植物的根系龐大,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鎖閉劑其實就是延緩水分散發的成分。


常見的比如:各種油脂類成分,合成酯類成分,硅油類成分,高分子增稠類成分。


其中,一些高分子增稠成分比如羧甲基纖維素不僅具有鎖閉性作用,因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結合水分的能力,也具備一定保濕的作用。


所以,如果幹性皮膚想延長皮膚的保水能力,僅僅使用含有高濃度保濕成分的產品是不夠的,還是需要一定鎖閉性的成分來延緩水分散發的能力。所以,很多護膚油類產品更多是開發給乾性皮膚的人來用的(不是說油皮不能用,是說可以選擇的產品相對干皮要少的多)

皮膚為何會有的干,有的油?

就是基因決定的,基因決定了你天生是干皮還是油皮。當然你可以通過後天的破壞or護理改變你皮膚表現出來的狀態,但是並不代表從根本上改變你的皮膚膚質。


皮膚膚油,並不是缺水太多人應該都看過「你皮膚油是因為缺水」理論。其實我也回答過無數次了,如果皮膚油就是缺水的話,那干皮就不需要保濕了,因為按照皮膚油是因為缺水的話,干皮只要繼續幹下去就好了,干到深處自然就油了。


正常來說,皮膚油就是因為天生的皮脂腺活躍,分泌的油脂自然多。有一種特例就是一部分人常說的,我自己皮膚「外油內干」

外油內干?

大家看過蔬菜大棚嗎?蔬菜大棚的薄膜是幹什麼用的?保護內部,保溫,保水的是吧?我們就簡單的把它看成我們肌膚的角質層吧!當薄膜非常完整,那麼他的防護力度一定非常的好。保暖效果也好,保水效果也好。


那如果有個淘氣的孩子,那個棍子把蔬菜薄膜扎的都是洞,這個時候這層薄膜還會有效果嗎?還能延緩水分的散發嗎?作為主人你不考慮修補薄膜,你只考慮加水,加溫,反過來發現誒?自己蔬菜大棚里的蔬菜怎麼狀態這麼不好(皮膚容易刺痛,泛紅),不就是薄膜破了么(角質屏障受損,脫皮),我澆了水,怎麼這麼快就幹了(皮膚感覺緊繃)那麼你本身皮脂腺活躍程度還在那裡,還能分泌油脂,是不是就常見的外油內干?現在你告訴我,你到底是要考慮保濕,還是要考慮修復強健一下角質層?

油皮需要保濕嗎?

任何皮膚都離不開保濕這個工作,但並不是所有皮膚都需要單獨購買保濕產品。


還記得開頭我說,市面銷售的護膚品基本都具備保濕功能嗎?這些產品拋去最後的功效述求,其本身都具備不同程度的保濕作用。

對於偏油皮的人來說,其實日常搭配的產品基本都能滿足保濕需求了。


過度的保濕對於油皮來說並不是好事(也不能有效的減少油光)


如果是干皮,如果日常選擇的產品保濕不夠,可以單獨疊加保濕精華or護膚油。


保濕精華用在所有精華的最後一步,護膚油如果為了延緩保濕作用,建議用在護膚的最後一步。(實際情況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並非一成不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芮Sraey 的精彩文章:

跟江疏影學護膚?不了!我們學不來!

TAG:時芮Sra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