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女喀秋莎究竟有多厲害?火箭炮下無活口,10秒強拆一棟樓!

美女喀秋莎究竟有多厲害?火箭炮下無活口,10秒強拆一棟樓!

原標題:美女喀秋莎究竟有多厲害?火箭炮下無活口,10秒強拆一棟樓!


儘管火箭武器早在宋代就被中國人發明出來,但戰場應用的局限性很大,身管火炮技術的進步,原始的野戰火箭因為天氣影響,精度問題和戰術靈活性問題被淘汰了。直到二戰時期這種武器才顯現出無比的威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喀秋莎」火箭炮。


БМ-13喀秋莎是世界第一門具有實戰意義的現代火箭炮,二戰時期蘇聯大規模生產使用的一款多管自行火箭炮。1939年,喀秋莎火箭炮研製成功,1941年在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投入大規模生產,按照該廠的慣例,取「共產國際」俄文的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由於當時這款武器的名稱還處於保密狀態,故而引用字母「K」賦予其愛稱「喀秋莎」,之後這個名稱便在蘇軍中廣泛傳播,也一直被沿用。

中國人對於喀秋莎這個詞很熟悉,主要原因來源於一首著名的蘇聯歌曲——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這首歌曲優美異常,不僅是受到俄羅斯人民的喜愛,也受到中國聽眾的歡迎,很多中國人都能即興演唱這首歌。不過,大多數中國人一定不知道這首歌的來歷,以及跟中國的關係。


1938年爆發了張鼓峰事件,日本關東軍與蘇聯發生軍事衝突,日軍戰敗。中國琿春被蘇軍佔領,中國則失去了圖們江出海口。此時正值中國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圖們江畔梨樹花開,景色異常美麗。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從這塊被俄國人佔領的中國土地的美景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蘇聯著名作曲家勃蘭切爾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聯掀起了一次愛國主義的熱潮。到衛國戰爭爆發後,這首歌也成為最著名的戰地歌曲。


俄國人對火箭彈的研究最早開始於沙俄時代,一戰中,由於當時的戰機還比較簡陋,難以承受大威力的機槍、機炮所帶來的後坐力衝擊,所以就把目光放在了航空火箭上。由於當時沙俄高層認為他們的工廠在技術上達不到這樣的研製航空火箭彈的要求,所以計劃遲遲未獲得批准。直到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才對該項目給予極大的投入。經過努力,蘇聯工程師研製出了可以穩定飛行距離長達400米的固體火箭和射程達到1300米的火箭彈以及口徑分別為82毫米和132毫米的RS-82和RS-132火箭彈。在諾門坎戰役中,日軍就曾被蘇聯飛行員發射的RS-82揍的屁滾尿流。


1938年10月,蘇聯成功進行了車載火箭炮試驗。遺憾的是,火箭炮的角度調整隻能通過卡車轉向來進行調整,這在實戰中是不可接受的。次年三月,共產國際工廠8導軌БМ-13-16研製成功。同之前的車載試驗一樣,採用「工」字型發射機,上下兩排導彈交錯排列,共16枚。發射架轉向射界左右各90度。

之後的兩年,由於技術尚未完全成熟,蘇軍的採購僅有幾十門。就在希特勒進攻蘇聯的前夜,蘇聯政府在БМ-13尚未完全測試完成的情況下,命令全面投入生產。


БМ-13既可以單射、部分連射,也可以一次性齊射16發132毫米火箭彈,射程可達8.5公里。裝填滿16發,需要5~10分鐘,一次齊射僅用時7~10秒。由於不同的作戰需求,喀秋莎火箭炮發展出一系列衍生型號,有不同的型號裝彈數也不盡相同。為了使火箭炮能夠適應不同的複雜地形,蘇軍為其加裝T-40水陸坦克(1941年停產)、T-60輕型坦克底盤,用斯大林СТЗ-5拖拉機和美國援助的通用GMC卡車作為運載工具。


喀秋莎火箭炮射擊範圍大,火力兇猛,可以大面積消滅敵人集群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摧毀敵防禦工事,在蘇德戰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德軍把它比作「斯大林的管風琴」。在蘇德戰場上,很多重大戰役都少不了喀秋莎火箭炮的身影,哪裡有需要,「喀秋莎」就開到哪裡。一次齊射,雨點般密集的炮彈令德軍為之膽顫。10秒鐘,喀秋莎齊射以後,任何堅固的建築物都會變成一片廢墟。


蘇軍士兵甚至也被它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時任西方面軍司令葉廖緬科在他的回憶錄中記述:4輛喀秋莎齊射,戰果極大,我軍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後,甚至嚇得退了回來。


喀秋莎火箭炮的名稱還曾在中國造成一定的誤會。1945~1949年的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宣傳和統計材料里,經常出現一種叫做「火箭炮」的武器,數量高達幾百門。於是有很多人據此證明蘇聯在解放戰爭時期支援過我軍幾百門蘇制喀秋莎火箭炮。

其實,此「火箭炮」非彼「火箭炮」,而是反坦克火箭發射筒,是解放軍對美製巴祖卡火箭筒的稱呼。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曾繳獲過一些美製M9型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當時解放軍將其稱為「火箭炮」,每個軍有40多門,歸屬炮兵管理,在各種統計資料里與大口徑榴彈炮並列。於是誤導了許多軍史研究者,以至於很多軍史專家都以為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就已經裝備了蘇制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進入中國,最早是在195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以後,我軍抽調2個步兵師改製為重型火箭炮兵師,進口了大約240門喀秋莎火箭炮。這些火箭炮志願軍手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曾在上甘嶺戰役和金城反擊戰中以猛烈的火力消滅了大量美韓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佐羅軍事 的精彩文章:

解放軍第一狙擊手 31天擊斃214名美軍震驚對手!
坦克最遠炮擊距離是多少?英國打了5公里,中國能射14公里!

TAG:佐羅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