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西方了解的中國人:身高5米,活200歲,皮厚萬箭不能入

古代西方了解的中國人:身高5米,活200歲,皮厚萬箭不能入

作者: 獨孤雁

歐洲與中國遠隔萬水千山,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期,雙方几乎沒有任何直接的交流。在明清以前,無論是中國對於歐洲的認識,還是西方國家對於咱們中國的認識,都是非常模糊的,甚至說來非常可笑。在古代,雙方到底是如何看待對方的呢?

咱們先說說古代中國人對於西方國家的認識。在東漢時期,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羅馬帝國,但抵達波斯灣時,被當地人忽悠,於是返回國內。當時國人認為西方人與咱們北方的游牧民族類似,但也有著不同之處,說起來還有些可笑。

古代西方了解的中國人:身高5米,活200歲,皮厚萬箭不能入

「有羊羔生於土中,其國人俟其欲萌,乃築牆以院之,防外獸所食也。然其臍與地連,割之則死,唯人著甲走馬及擊鼓以駭之,其羔驚鳴而臍絕,便逐水草」。古代中國人甚至還有認為,到秋天的時候,「臍肉復有種」,現實中怎麼可能呢?

還比如到了明朝,荷蘭人經常到咱們沿海附近「轉悠」,於是人們開始認識到荷蘭這個國家。據史書記載,「和蘭又名紅毛番」, 「其人深目長鼻,發、眉、須皆赤,足長二寸」。甚至到了清朝初年,朝廷一度沒有搞清楚,所謂的羅剎國就是俄羅斯。

接著咱們再看看,古代西方人是怎麼看咱們中國的。首先說古希臘人,他們稱呼咱們為「賽時斯人」,所謂的「賽時斯」就是產絲之國的意思。希臘人認為咱們「身高逾十三肘尺,壽愈二百歲」。肘尺是代的一種長度測量單位,大約是43至56厘米,也就是說,咱們中國人的身高在5米以上。

古代西方了解的中國人:身高5米,活200歲,皮厚萬箭不能入

另外,他們還認為,賽時斯人「皮與河馬相近,故萬箭不能入」。身高五米以上,能活過二百歲,皮膚如鐵,刀劍不如,這還是人么,簡直就是東方神話中的巨靈神!西方人還有一種認識,他們覺得咱們使用小米餵養一種類似蜘蛛的蟲子,五年後蟲子肚子漲裂,人們從蟲子肚子中取出蠶絲。

到了13世紀,威尼斯人馬可·波羅不遠萬里來到了中國,並且在回國後寫了一本書,這就是著名的《馬克·波羅遊記》。但馬可·波羅這個人比較愛吹牛,他沒有客觀反映中國的情況,而是用寫小說的筆法,將中國寫成一個金磚鋪地、金瓦蓋屋的黃金世界,反而讓西方人覺得中國遍地黃金。

到了清朝時期,西方科技取得了重大進步,不斷有西方使者來到中國,他們終於看到了這個古老帝國的真實面目,原來這個國家並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麼富裕,更多的農民依然生活在貧困之中。比如英國馬戛爾尼使團曾於乾隆時期來到中國。

期間,英國人把一些變質的豬肉、雞肉從使船「獅子號」上扔進大海。此時岸上看熱鬧的中國人看到後,爭先恐後跳下大海,搶奪那些東西,因為他們貧困,很難吃上肉食。馬戛爾尼回國後,在報告中寫道:「這個民族總的特點是自大和自卑,假正經和真淺薄,彬彬有禮和粗鄙下流的奇異結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中國最牛的省,賦稅佔全國一半,它的名字叫江南!
在對越南的戰爭當中,這些首長將兒子送上了戰場,最小的只有19歲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