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娘,你努力的樣子,很酷 "
管叔說
一生努力,一生被愛,想要的都擁有,得不到的都釋懷。
來源 | 網路
-01.
努力的你,有底氣
之前,我那還在上初中的堂妹問我表姐,什麼是女孩子的底氣。
我表姐說:「
自己賺錢自己花
。」
是啊,只要是自己的努力賺來的錢,買什麼都不心虛,都不理虧。即便不是大富大貴,即便沒有功成名就,也活得抬頭挺胸。
不論和誰在一起,你都是那個獨立、完整、自信的你。
一位女同事開玩笑說:「自己賺錢養自己,吵架的時候都有底氣。」
張小嫻有一句是:
「當愛情缺席的時候,你要努力些,努力工作,努力讓自己進步。男人有了事業,便有女人。女人有了事業,即便沒有愛情,至少還有錢。」
愛情會有說不清的變故,但是你學來的技能、努力攢下的經驗,是一定會伴隨你一生的,且一定是有益無害的。
愛情不一定能給你麵包和快樂,但是賺錢,一定能給你更好的生活,從來多一點快樂。
沒有什麼比兜里有自己賺的錢,更有安全感的事情了。
自信來源於底氣,底氣來自不為人知的努力。
-02.
努力的你,有價值
努力的目的,不是一定要成為一個成功者,而是成為一個比昨天更有價值的人。
這份價值,是比以往更懂得自己的努力不會徒勞,比以往更加積極和有能力,也比以往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自己。
沒有一件事,是絕對成功的。
曉曉是一個事業心特彆強的姑娘,能力出眾,也對自己要求非常嚴苛,每一件事都非常注重結果,不成功,就會很懊喪,長年累月,性格就開始鬱鬱寡歡。
直到有一天,一個大項目沒簽約下來,
她的老闆都說她儘力了,本來公司也沒抱太大希望,讚許她的能力很強,讓她釋懷。
但是她就是走不出來,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好,晚上開始失眠,白天精神恍惚,下樓的時候,從樓梯上摔了下去,身上多處骨折,腦震蕩。
其實,像曉曉一樣,對自己太過「嚴苛」的姑娘,很多。
你們的努力的樣子,真的很棒,但是,一份有意義的努力,不是只有「成功」才是評判標準。
你要懂得,努力的目的,是進步!
就像曉曉一樣,明明很難的一份簽約合同,老闆都已經讚許了她的能力,她也懂得了,在這份簽約中遇到了那些困難,學到了哪些方法,其實就是她努力的最大意義,不是嗎?
印象一直不錯的張藝興寫過這麼一段話:
「努力並不一定會達到目的,但努力一定會有一個努力的結果,無論結果怎麼樣,和不努力肯定是不一樣的。沒有人可以決定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未來,但那些積累在身體上的感覺,決定了當你可以站起來的那一刻,你會是怎樣的站立姿勢,也決定了你未來站立的地方!」
你的努力,一定有價值,只是,所有的努力,都是厚積薄發,你學到了每一份知識,都會在將來的某一個時刻,幫上你的忙。
如果結果不盡人意,就要學會放過自己。
但凡過程有所受益,一切努力都有價值。
-03.
努力的你,不孤獨
盧思浩在《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里寫道:
「最近的感觸就是:每個人都在用力活著,用他自己的方式。或許你很羨慕他的生活狀態,又或許你看不到他努力的方式。你無須弄懂他全部的故事,也不要妄加猜測和指責。你只要知道你在努力的同時,有很多人也同樣在努力,你永遠不是孤身一人。」
很多人問我,你每天都這麼努力、堅持,卻沒什麼人理解你,你不會覺得孤獨嗎?
很喜歡一句話:「
忙是治癒一切壞情緒的良藥
。」
偶爾確實會覺得有些孤獨,但是,一會兒就能調整過來。
因為,忙起來,就沒有多餘的閑心去感受孤單,而且,就在你的四周,隔著牆壁,隔著街道,隔著人群,無數的人,都在努力,和你一樣,你們是從未相識的戰友,也是不具名的「知己」。
如果你正在感受獨孤,那麼恭喜你,你正在經歷一個叫「不斷成長」的過程,這不是壞事。
「適當孤獨」使人清醒,使人進步,但是如果沉湎孤獨,胡思亂想,就會對身心有害。
親愛的,你要記得,永遠有人陪你奮鬥,不論何時何地!
不要去羨慕別人的人生,因為你不知道別人背後在經歷什麼樣的苦。
不要去看低自己的人生,因為你不知道在別人眼裡你到底有多優秀。
-04.
努力的你,更幸運
為什麼越努力,越幸運呢?
機會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更好的資源也更大幾率流向不斷奮鬥的人。
自己努力掙來的好日子,一定比惶惶度日更加心安,心安的人會一天比一天有動力,一天比一天感到有希望,一定是良性循環,生活一點點在積累「好運」。
你永遠要記得,一時的低谷,不是永遠,你要有飛出低谷的勇氣和毅力,也要記得,你的每一份積極的努力,都是在逆轉絕境。
不要因為過得不那麼如意,就否定自己的努力。
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敗挫折,就否定自己的價值。
你要知道,這個世間對女人本來就有更多的阻礙,你每邁出的一步,都很勇敢,你每一份努力,都值得你為自己點贊,你的運氣,都藏在你的奮鬥里。
姑娘,你努力的樣子,很酷呢!
最後,借八月長安的一句話,祝福大家:
「一生努力,一生被愛,想要的都擁有,得不到的都釋懷。」
文圖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是解你的風情,撩是解你的衣扣。
※堅持這四個好習慣,你的氣場會越來越強大
TAG:管叔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