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養兒,如何防老?——生育率低落背後的經濟隱憂

不養兒,如何防老?——生育率低落背後的經濟隱憂

兩隻黃鸝鳴翠柳,你還沒有女朋友

雌雄雙兔傍地走,你還沒有男朋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型秀恩愛現場

——七夕!

問君能有幾多愁,沒有對象愁更愁

說到沒對象

不僅你愁,你媽愁

國家比你還愁!

國家為了讓你脫單,不,準確的說是生娃,操碎了心。今年年初,中國財政部提出將建立新的個稅制度,此次個稅改革針對子女教育支出專項附加扣除,被網友戲稱為「單身稅」。無獨有偶,今年年初韓國主流媒體稱,韓國政府為了提高韓國的生育率推出了稅改方案,方案準備對未婚職場人士徵收「單身稅」。

究竟是為什麼?各國政府都如此關心「困難群眾」的脫單問題呢?

生育率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經濟的興衰,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由於低生育率長期存在,其國家的GDP增速一直保持在較低的位置。中國經濟在人口紅利的驅動下過去30年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2010年之後,中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的目標僅為7%。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中國實施單獨二胎政策;2015年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生育率低和人口老齡化是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面臨的首要問題,尤其是發達國家。

一方面新生兒不足將加劇社會總需求下降,市場規模萎縮;年輕勞動力短缺也會誘發人力成本上升,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另一方面,伴隨著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也會導致社會撫養比上升和總體儲蓄率下降,尤其是結合我國未富先老的國情,可能會帶來較為嚴重的社會養老保障問題。

2017年初以來,一二三四線的約60城先後掀起「搶人大戰」,也是因為中國低生育率問題凸顯,年輕人口斷崖式下跌。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2017年新生人口數據,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2016年減少63萬。人口出生率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至此全面兩孩政策導致的出生人口高峰很可能已經過去,目前各地衛計委陸續披露的人口出生情況同樣可以佐證:2018上半年的新生兒人數同比下降了約15%-20%。這意味著,2018年的出生人口比2017年還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各級政府也是積極出台相應政策鼓勵生育,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晚婚晚育」,生育率持續下滑。生育率下滑與不斷上漲的房價和生活成本脫不了干係。美國最大的房地產平台Zillow研究表明,房價上漲最快的地區,嬰兒出生率下降得最快;每當房價上漲10%時,25-29歲女性群體生育率就會下降1.5個百分點。另外,住房成本的上升也會導致創建家庭的時間推遲。

其實很多年輕夫婦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因為養育一個孩子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成本有點超過年輕人所能承受的範圍。不想生育只是很多人面對巨大現實壓力而被動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所以要想解決生育率低的問題,就要讓適育夫婦切實感受到政策福利,消除年輕人生育顧慮,提高生育意願。

自計劃生育以來,中國的生育率一直保持在一個較低水平,即使是2016-2017年在全面開放二胎的情況下,生育率也只有1.2%左右。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一旦國民生育意願下降的趨勢形成,尤其是生育水平跌到1.5%以下就很難逆轉,即所謂「低生育率陷阱」;而生育率跌到1.3%以下而實現逆轉的國家,幾乎沒有先例。

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更嚴重的未富先老。一般認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7%以上為老齡化社會,14%以上為深度老齡化,20%以上為超級老齡化。中國2001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訂版)》預計中國將於2025年前後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34年前後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2050年達26.3%,到2060年後逐漸穩定在30%左右的水平,老齡化速度前所未有。並且,由於人口基數大,中國老年人口規模也是前所未有。2017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6億,預計到2050達3.6億,屆時每4個人就有1個65歲以上的老人。

俗話說養兒防老,那麼在生育率低且人口老齡化嚴重的情況下,不養兒,如何防老呢?

依靠社會養老保障?我國企業養老保險的撫養比從2011年3.16:1降至2016年的2.8:1,撫養比的降低意味著我國城鎮職工人均養老壓力在不斷增大。另外,中國養老金的上調幅度正不斷走低,從2015年的10%下降到6.5%,2017年更已降至5.5%。中國銀保監會甚至引入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什麼意思呢?就是房屋抵押的方式獲取定額養老金,要想換取定額養老金,首先你得有房!

越來越少的工作人口必須支應日漸增加的高齡人口的年金支出,各國政府一向是把年金制度以及國家財政改革作為主要政見,以避免有天入不敷出可能帶來的年金財務危機。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為了應對平均壽命的增長,適度延後法定退休年齡,如果連政府都擔心,那越來越精緻的小家庭們,也必須開始為自己自製養老規劃。活到老學到老是函養,但是活到老做到老,就白費了自己年輕時的辛苦奔波了。

養老規劃最重要的是不給下一代造成任何負擔,要有財務上的自主,如果想要依照自己規劃的進程退休,在財務上就應該及早準備,提前把自己收入按一定比例進行儲蓄與投資,為以後做準備。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的退休規劃模式都將面臨調整,大家不應該只期待單純的領取退休金, 或是單靠社會福利、存款積蓄來養老。面對壽命延長、低利率、複雜的金融環境與經濟變化,保有財務韌性顯得尤為重要。

總體而言,以養老為前提的投資,基金派息的穩定與持續至為關鍵,所以投資者要留意基金的組合息率(portfolio yield)不應長期低於分派息率(distributing yield)。

生兒育女是每一個家庭的選擇,在日漸辛苦的現代生活中打拚,還需要先照顧上一代以及養育下一代。少生是社會前進過程中的選擇, 因此不管是投資還是養老,都應早做打算。財富讓人有選擇機會,退休理財的意義不在於致富,而在於自我盤點與追尋,透過財富金錢實現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尊嚴地度過人生下半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亞盟金融 的精彩文章:

金融科技人才培訓促進資產管理行業發展

TAG:亞盟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