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一出好戲》就是一個不斷被打臉的過程

看《一出好戲》就是一個不斷被打臉的過程

彷彿整個夏天都能看到黃渤。

《一出好戲》上映前,黃渤頻繁出入各大綜藝節目,用自己的高情商和好口才向觀眾一遍遍安利他導演的處女作。對於時常遭受電影營銷欺騙的觀眾來說,似乎總結出了這樣一個不是偏見的「偏見」:凡是賣力宣傳的電影,大多都不好看。所以屏幕外的觀眾無論多麼喜歡黃渤,在這種被轟炸式安利的同時也不免心生疑惑,一出好戲到底是不是一出好戲?

直到8月10日,《一出好戲》公映,第一批走出影院的觀眾帶著剛笑過思考過的滿足掏出手機,在微博、豆瓣、朋友圈表達自己的興奮。感謝黃渤,《我不是葯神》之後,《一出好戲》又讓觀眾有了「國產電影也能這麼好看」的興奮感。

我想這種興奮感是中國觀眾獨有的,長久以來,我們似乎有個不成文的共識:國產電影大多不好看。也逐漸養成了這樣一個謹慎的消費習慣:不要冒然為國產電影花錢。

與以上結論並行的往往還有另一個不成文的共識:小鮮肉戲份越重的電影越不好看。

很開心,黃渤打破了這兩種共識。《一出好戲》的觀影體驗很特別:這是一部讓人不斷被打臉的作品。

打臉一:這居然不是一部喜劇片

GIF

對於一個避免不了朋友圈廣告的前影視從業者來說,真的是很刻意的避開《一出好戲》的宣傳了,因為不管多麼將信將疑,黃渤的處女作,我還是想帶著一無所知的新鮮感走進影院。坐下之前的心理預期是:這大概是一個類似《港囧》《泰囧》的喜劇片。但顯然黃渤的野心並不是拍一部笑過就忘掉的作品,《一出好戲》不是傳統的商業喜劇片,而是一部反烏托邦的現代寓言,徐崢更是直白的說這是一部藝術電影,但黃渤的處理讓它在藝術與商業之間平衡的很好。影片將故事背景搬到一座孤島上,用喜劇+孤島求生的方式來呈現主題,人一旦落到了尋求生存的地步,也就有了人性的曝光,也就在笑點中加了多倍劑量的荒誕和黑暗。

GIF

雖然《一出好戲》有不少的搞笑橋段,但每一處笑都帶著寓言。比如當眾人已經相信世界已經被毀滅,他們是最後一批人類,他們也無法走出這個孤島時,眾人開始習慣甚至享受島上的生活,為了表達這種荒誕,這時候黃渤的表現手法是讓眾人穿著船上留下的水手布料裹身,在夜色中載歌載舞,鏡頭慢慢後移,直到退出銀幕背後,讓觀眾看清這些穿著豎條紋衣服狂歡的場景多麼像一群入戲的瘋子,沉浸在黑色幽默的夢中。再比如戲中張藝興為了不讓大家知道「可以走出孤島」的真相,欺騙大家說王寶強已經瘋了,最後大家果然相信王寶強已經瘋掉這個事實,任憑王寶強如何解釋都將他當作瘋子對待。這一段處理的很搞笑,觀眾也笑的前仰後合,但同時這種對強制性管理的諷刺也處理的深入人心。

打臉二:張藝興居然演的不錯

GIF

相信不管對《一出好戲》帶著這樣的期待,在觀影前,都沒有人對張藝興的表現有過多的期待(不是黑)吧,頂多是本色出演。而最終張藝興的表現卻讓人刮目相看,這部戲之後,更多人恍然大悟,難怪張藝興的微博叫努力努力再努力,原來他真的有努力啊。記得有一期《我家那小子》裡面,錢楓與好友谷智鑫見面兩人閑聊到偶遇張藝興,半夜不睡覺在健身房邊鍛煉邊看劇本。所以備受非議的藝人不妨學習一下張藝興,他從未公開表達過對世人嚴苛的委屈,卻一直暗暗努力,然後一聲不吭將努力成果拿出來,這才是實打實的打臉。

GIF

眾所周知張藝興有雞鴨魚恐懼症,害怕尖嘴動物,在極限挑戰里這一直是一個屢試不爽的梗。而在《一出好戲》中,因為是孤島求生,能吃的除了野果也就只有魚了,張藝興在戲中有大量和魚的「對手戲」。從拍攝花絮看,張藝興也是付出了極大努力克服這個心裡困難,在吃生魚那段戲的拍攝中,黃渤給他做了很長時間心理建設,張藝興忍著恐懼開拍,前一秒還是哆哆嗦嗦,一開機立刻毫不含糊大口啃起了生魚。

GIF

張藝興不僅挑戰了抓魚、吃生魚,還挑戰了頗有難度的角色性格。《一出好戲》中,張藝興飾演黃渤的表弟兼跟班,是一個傻傻獃獃的弱者形象,而在荒島嘗到了權利的滋味之後,他的性格開始黑化,關於屎和冰淇淋的理論是他首次感受到由眾人奚落對象轉變為被推崇對象的滋味,直到後面他越來越習慣這種人上人的感覺,也越來越恐懼回到那個人下人的現實世界中去。他千方百計阻止其他人發現逃生方法,並暗暗計劃搶走上司的財產然後拋棄其他人回到現實世界。張藝興將這樣一個底層弱者得到權利後又恐懼失去的心理刻畫得十分形象,黑化後的張藝興眼神和嘴角的笑意都有些陰森。有一個細節是黃渤想告訴舒淇真相,鏡頭中舒淇卻是虛化的,而遠處張藝興緊緊盯住黃渤的形象卻是清晰的,這一幕張藝興沒有任何錶情,眼神里卻流露著冰冷,在微博看到網友說這裡看出了一層雞皮疙瘩。

打臉三:轉型處女作居然叫好又叫座

GIF

上映4天,無論是豆瓣7.4的評分還是近6億的票房來看,《一出好戲》都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了。而在影片上映前幾天,預售票房不理想的《一出好戲》在各種新聞稿標題中被某部同檔期電影碾壓,更有人斷言《一出好戲》上映後會撲街。現在來看,黃渤已然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不僅有笑有感動還有思考,很好的平衡了藝術與商業之間的矛盾,無論劇本還是拍攝還是剪輯都十分流暢,在看的過程有一個最大的感受就是,影片完成度之高根本不像是一個轉型導演的處女作。

國內演而優則導的先例不少,像徐靜蕾、徐崢、陳思成、陳建斌、鄧超、吳京、王寶強、劉若英等,而能夠做到既叫好又叫座卻不容易。其實這不是黃渤第一次轉型了,早在2000年,黃渤就憑管虎導演的《上車,走吧》成功從歌手和舞蹈教練轉型為影視演員。然後2006年在寧浩《瘋狂的石頭》中的出色表演聲名大噪,後又拍攝《鬥牛》、《殺生》《無人區》、《親愛的》等作品,在逐漸獲得業內人士認可的同時也一直被網友和觀眾們喜愛著,2009年憑管虎《鬥牛》榮獲第46屆金馬最佳男主,晉陞為影帝,網友和觀眾對他的愛稱是「渤哥」,而坊間習慣稱他為50億影帝,後不斷變更為60億影帝、70億影帝。今年黃渤又憑這一出好戲成功由演演員身份轉型成為導演,黃渤通過這部處女作證明了,他不僅可以做一名好演員,也有能力做一名好導演。這位處女座真的每次轉型都力求完美啊。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夢遊症 的精彩文章:

TAG:宇宙夢遊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