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抗戰日軍對此裝備漫不經心,結果遭中國軍隊沉重打擊慘敗告終

抗戰日軍對此裝備漫不經心,結果遭中國軍隊沉重打擊慘敗告終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黃浦江下,無授權禁轉!

槍榴彈是步兵近距離上使用的點面殺傷武器,主要用於殺傷有生目標,摧毀各種輕型裝甲目標、永久火力點等野戰工事。長期以來,只要一提到日軍的單兵武器,我們往往就會想起來那獨具特色的擲彈筒。但其實除了擲彈筒外,日軍還開發了許多步兵武器,而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與擲彈筒相對的槍榴彈發射器。

(日本陸軍使用的八九式擲彈筒)

日軍對槍榴彈研發比較早,在日俄戰爭結束後便開始了對步槍發射超口徑榴彈的研究,不過日軍此時對槍榴彈的認識還是比較落後,還是把槍榴彈發射器當成一門「步兵炮」來使用,最後於1918年定型了一款甲號擲彈銃(也就是槍),顧名思義,這塊擲彈銃就是在老式的村田式步槍基礎上改造的,發射專門的槍榴彈,槍身上還附有兩腳架,全槍質量達到了10公斤,既重又不方便瞄準,不久之後日軍又定型了性能更好的十年式擲彈筒,對槍榴彈的興趣大減,研製工作就此慢了下來,雖然此後也曾研發出九一式等新型槍榴彈,但是受重視程度遠不如擲彈筒。

(二八式槍榴彈發射器)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就此開始,而日軍的擲彈筒也隨著軍隊入侵中國,並橫行一時,但是很快,中國軍隊就找到了反制措施——研製自己的擲彈筒,1938年,中國的擲彈筒誕生,定名為二七式擲彈筒,此物性能不亞於日軍擲彈筒而造價更加低廉。但是只有擲彈筒是不夠的,擲彈筒性能再好,也只是排級支援火力,那麼班一級怎麼辦呢?1939年,在蘇聯技術人員的幫助下,中國定型了步兵班一級使用的二八式槍榴彈,這款槍榴彈性能亦不亞於國造擲彈筒,但是能配發到步兵班,使得基層火力更加強大。

(百式槍榴彈發射器)

在中國槍榴彈的打擊下,日軍又重拾槍榴彈。但是很快,在如何設計槍榴彈又開始了新的扯皮,和其他國家設計專門的槍榴彈不同,日軍內部認為新設計槍榴彈太麻煩,步兵還要攜帶專門的槍榴彈,步槍子彈,和手榴彈,而日軍身材矮小,負重過大會導致體力喪失過快,在部隊的壓力下,日軍最後於1940年定型了百式槍榴彈,彈藥為發射手榴彈。發射手榴彈固然攜帶方便,但是問題也很明顯:手榴彈的威力自然是比不上專門的槍榴彈的,而且由於設計問題,在中國大陸數量最多的三八大蓋居然裝不上百式槍榴彈,只能先給九九式步槍用,因此這款槍榴彈還是沒推廣開來,而生產也是斷斷續續的,直到1944年,也不過裝備了幾千具,而中國軍隊呢,根據統計,從39-45年,一共生產了5萬具二八式發射器和數百多萬發槍榴彈,這場基層火力的對決,以日軍的慘敗而告終,抗戰結束後,有數百具百式槍榴彈發射器遺留在中國,中國軍隊如此評價日軍槍榴彈:「射擊近而威力小」是不堪用的武器。參考材料:《抗戰中國軍隊輕武器史料》《步槍,手槍,機槍入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毅戰爭史 的精彩文章:

這國與狗中哈士奇齊名,被中國軍隊俘虜之後高興地跳起了切糕舞
中國這款裝備堪稱全球游擊隊聖物,稍一改裝就殺傷力驚人

TAG:宋毅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