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國產航母更有看頭?
原標題:比國產航母更有看頭?
在剛剛以前的2017年,我國的軍工獲得了一系列的打破,空軍的殲-20、運-20繽紛執役,水兵的國產航母也現已下水,055大型驅逐艦整裝待發,新式核潛艇也現已交付使用。
可是2018年的我國軍工愈加讓人凝視,不久前,中船重工就傳來了大容量船用汽輪發電機組研製成功的嚴峻音訊!這台具有徹底知識產權的國內最大容量船用汽輪發電機組成功載入到110%。
這一項意圖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已把握船用大功率、中壓汽輪發電機組研製的核心技術,從而使我國成功跨入20兆瓦級年代。這款發電機組的功率等級絲毫不差勁於歐美的先進船用汽輪發電機,並且要比現在我國的船用汽輪發電機組的功率高出數倍。
中船重工在報導中還著重強調了「支撐全電推動技術發展」,這意味著在將來我國會有更多的艦船來選用全電力推動系統。其含義不亞於國產航母的下水。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汽輪發電機組不只能夠運用到現代艦艇,比方護衛艦。驅逐艦傍邊,並且也能夠運用到潛艇傍邊,甚至是驅動航母也不在話下,就拿比較聞名的美軍福特級航母來說,它就是裝載了4套26兆瓦的發電機組。
大功率發電機組的配備,還能夠有用跋涉我國航母的硬實力,航母電磁彈射系統和艦載電磁炮都需求極大的動力確保,否則就面臨著電磁炮一開炮全艦就停電的困境。
高能兵器、概括電力系統,兩者都是未來水兵的發展方向,這兩個趨勢又跟一個姓名緊緊綁定在一起水兵院士馬偉明,我們都很了解了,被譽為錢學森第二,那句「搶先就搶先」美國的話,極大的激發了我國人的士氣和自豪感。
馬偉明是傳奇,34歲教授,41歲工程院院士,42歲少將,當之無愧!世界第一個提出「電力集成」,想當初我國沒設備沒經歷,國內外學術界不認可,馬偉明也要干,帶著幾個年輕人干,經費只需一萬元也要干。


※中國又一武器公開一些國家強烈反對中國部署該武器
※中國首艘核動力破冰船背後還有更大雄心
TAG:軍事迷粉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