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的自辯:總有刁民想黑我!

司馬懿的自辯:總有刁民想黑我!

原標題:司馬懿的自辯:總有刁民想黑我!



《世說新語》中記載過這麼一個故事:


東晉名臣王導和溫嶠一起謁見晉明帝司馬紹,司馬紹問溫嶠:前代(西晉)統一天下的原因是什麼?


溫嶠沒有回答,氣氛略顯尷尬。

為了化解尷尬,王導說到:溫嶠年輕,不熟悉這些事,我來跟陛下講講司馬氏的創業之路。


王導把司馬懿當年創業時,誅殺名望大族,寵幸培植黨羽,以及司馬昭殺死曹髦等事詳細說了一遍,司馬紹聽完,掩面伏坐在床上,說道: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司馬氏的江山怎麼能長久!


司馬紹是司馬懿的玄孫、東晉第二任皇帝,按理說,司馬紹應該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司馬懿,畢竟沒有高祖司馬懿的艱苦奮鬥,就沒有大晉江山,沒有大晉江山,就沒有現在的大晉皇帝司馬紹。


然而司馬紹並沒有。相反,他對革命先輩們當年的創業之路感到慚愧:我的小心臟承受不了辣么多黑歷史!


其實,司馬紹還是太年輕。成功的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不管是滄桑還是骯髒,只要你成功了,這些都不是事兒。


導師&慈父斯大林不是說過嗎,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更何況,勝利者還擁有書寫(塑造)歷史的權利。換句話說,作為東晉王朝的最高領袖,司馬紹完全可以讓一部完全不同的發家史呈現在世人面前。


具體參考做法如下:


1、把有關司馬家族發家史的典籍通通搜繳來,搞一個《關於大晉開國以來若干重大歷史問題的決議》,寫一本《司馬氏六十年》,劃定主基調,凡是與主基調不符的,都是歷史虛無主義,必須大力批判。


2、以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曹魏黑歷史和大晉的革命史,向全天下表明大晉朝的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3、設置學術禁區;留言或評論實名制。

深入貫徹落實這三點,不出十年,一個偉大、正確、光榮的司馬氏和大晉朝便會以嶄新的形象出現在大晉百姓的心目中,到時候,不僅司馬懿是偉大的救星,就連司馬紹,都會成為全民擁護的司馬Da Da。


02


好了,言歸正傳,來談談今天的主角司馬懿。


最近熱播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將一個風格清奇的司馬懿呈現在了大家眼前,令人眼前一亮。當然也有人覺得辣眼睛,覺得劇中的司馬懿形象與傳統意義上的司馬懿形象大相徑庭,有點雷人。


傳統意義上的司馬懿智計絕倫、沉渾有度、隱忍低調、陰鷙歹毒,是搞權謀、玩政變的集大成者,也正是因為司馬懿的特殊屬性,使得司馬家一步一步崛起,成了三國歷史的終結者,笑到了最後。


用並不光彩的手段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註定了對司馬懿的評價兩級分化。譽者曰: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大晉王朝的奠基人;咎者曰:陰謀家,野心家,臉厚腹黑心機boy。


司馬懿曰:你們想多了,其實,我只是一個打工的。


到了許都我幹了幾十年也沒什麼別的,大概三件事:一個,確定了曹丕接班人的的地位;第二個,給曹操操辦喪事,第三個,就是「節用務農」理論。


如果說還有一點成績就是軍隊屯田,這個對軍隊的命運有很大關係。


········

還有抵抗諸葛亮北伐也是很大的。


但是這些都是次要的,我主要的就是三件事情。很慚愧,就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


03


從曹操到曹丕,從曹叡到曹芳,司馬懿是大魏的四朝元老。我們來看看司馬懿為曹魏打工時的表現如何。


曹操時代,猛人太多,所以司馬懿露臉的機會不多,但是司馬懿抓住有限的幾次露臉機會,讓大家狠狠的記住他。


第一次:


公元215年,曹操征討漢中,滅了張魯小集團,司馬懿建議繼續進軍,趁劉備立足未穩,人心未附,一鼓作氣拿下益州。


曹操: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耶?(拒絕)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2年後,劉備在益州站穩腳跟,率領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人發動了著名的漢中之戰,曹操率領的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人頑強反擊,一時間名將雲集,雙方大戰兩年,劉備完勝,佔領漢中,升級為漢中王。

不得隴望蜀的結果,就是連隴都保不住。如果老曹當初聽從司馬懿的計策,何至於此!


第二次:


公元219年,也就是劉備拿下漢中的這一年,鎮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二爺水淹七軍,生俘于禁,擒殺龐德,吊打曹仁,還大肆收編盜賊土匪,襲擾曹魏,兵勢大振,威震華夏。


曹操覺得關羽太生猛,擔心許昌不保,想遷都暫避鋒芒。


司馬懿:于禁兵敗,對國家而言,只是小case,如果因此而遷都的話,顯得我們很垃圾,會造成人心不穩。劉備和孫權,表面是隊友,其實背後相互傷害,現在二爺這麼屌,孫權肯定不爽,我們可以讓孫權抄二爺的底,然後把江南封給他,孫權兩頭獲利,肯定會答應。如此樊城之圍可解。


曹操:好歹毒的計策,我喜歡!


很快,呂蒙白衣渡江拿下荊州,關羽敗走麥城。隨即被殺。司馬懿一句話,不僅搞死了關羽、重創了劉備集團,還拆散了吳蜀同盟,為之後的夷陵之戰埋下了伏筆。(諸葛亮隆中對制定的兩路北伐戰略至此完全崩盤)



第三次: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司馬懿作為治喪委員會主任,完美的操辦了曹操的喪事,保證了曹操去世後朝廷最高權力的平穩過渡。

曹丕時代,由於與曹丕是好基友,所以司馬懿得以步步高升。此時司馬懿的主要工作是輔政平叛,具體而言,就是曹丕出去打仗,留司馬懿看家,「內鎮百姓,外供軍資」,類似當年蕭何的角色。


曹叡時代,司馬懿成為四位輔政大臣之一,開始執掌兵權。這時的司馬懿迎來了人生中最光輝燦爛的時代,先是彈指間平定了孟達叛亂,然後主持西線戰事,抵禦蜀國北伐,耗死了諸葛亮。之後司馬懿奉命東征,搞死了東北王公孫淵,平定了東漢以來一直處於半割據狀態的遼東。


曹芳時代,司馬懿與曹爽共同輔政,此時的司馬懿依舊是曹魏的實力擔當。公元241年孫權兵分四路,大舉伐魏,司馬懿冒著南方的暑熱潮濕,率軍擊敗了吳軍的進攻。戰勝歸來,司馬懿的功勛德望日漸盛大,但司馬懿卻依舊低調。



曹爽(劇照)


銅鑼灣不可能有兩個浩南,同理,朝堂上也不能有兩位輔政大臣。所以,諸葛亮搞掉了李嚴,曹爽逐漸架空了司馬懿。司馬懿以影帝級別的演技裝病躲過了曹爽試探,然後暗中謀劃,醞釀對曹爽的致命一擊。



公元249年,曹芳、曹爽等一干人離開洛陽前往高平陵為曹叡掃墓,司馬懿父子趁洛陽城空虛,陡然發飆,成功政變,誅殺了曹爽及其黨羽,司馬懿開始獨掌魏國朝政。


在生命的最後兩年里,司馬懿做了三件大事:平定了王凌的叛亂;把曹魏宗室王公全部逮捕,集中到鄴城嚴加看管;為兒子司馬師鋪路。


公元251年9月,司馬懿在洛陽逝世,享年72歲。

04


以上就是司馬懿的職業生涯。


縱觀司馬懿的一生,我們可以發現,為官,司馬懿是治世之能臣,推廣屯田,興修水利,於曹魏經濟恢複發展功莫大焉;為將,司馬懿是當時一流的軍事家,東征西討,幾無敗績(對陣諸葛也不能算輸);為臣,司馬懿勤勤懇懇為曹魏服務了幾十年,居功不自傲,為人低調謹慎,年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就是這麼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最後怎麼成了陰謀家、野心家、亂臣賊子呢?


原因········


司馬懿:我抗議!我死的時候,天下還是大魏的天下。更何況,我並沒有當丞相,進王爵,受九錫,你們憑什麼質疑我對大魏的忠心?


問:當初曹老大徵召你前去效力,你為什麼裝病不去?


司馬懿:人各有志。


問:你裝病被侍女發現了,你老婆張春華擔心泄密,殺了侍女,之後你不但沒有舉報她殺人,反而越來越欣賞她,是也不是?


司馬懿:我跟你講,大漢是法治社會,親人犯罪,是可以不舉報的(親親得相首匿)。

問:平定遼東的時候,你為什麼屠襄平城,完了還把屍體堆起來炫耀(京觀),心理未免太陰暗了吧?


司馬懿:義不經商,慈不掌兵。遼東自以為天高皇帝遠,三番五次作亂,不用非常手段,不足以徹底解決問題,這一戰,至少會打出東北七十年的和平。


問:高平陵之變,你指著洛水發誓,聲稱只要曹爽交出權力,就保證他的生命安全,可是最後你不僅殺了曹爽,還滅了他三族。你不僅滅了曹爽三族,還滅了曹爽部下的三族。


司馬懿:曹爽被殺,是因為他謀反,此事你可以問張當。


問:你信嗎?


司馬懿:你覺得這重要嗎?政治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不是我被滅族,就是曹爽被滅族,你覺得還有第三種可能嗎?


再給你透露一點,以曹爽為代表的這批官二代、官三代專權擅政,貪污索賄,以權謀私,腐敗墮落,他們整天只知道嗑藥(五石散)泡妞,飛鷹走狗,我滅了他們,是幫助國家清理蛀蟲,是為人民服務!


問:你的大兒子司馬師廢了皇帝曹芳,你的小兒子司馬昭命人殺了皇帝曹髦,你怎麼看?


司馬懿:我死了,只能躺著看。


問:你孫子司馬炎篡魏自立,你是始作俑者。

司馬懿:呵呵,他登基的時候我都死了14年了,你能料到自己死後的14年的事嗎?這隻能說是個意外,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05


其實,司馬懿名聲不怎麼好,主要問題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切問題都是顏值問題,長得好看,奸詐就是聰明,狂妄就是個性,殘忍就是果斷。司馬懿長相如何不得而知,不過既然鷹視狼顧,顏值肯定高不到哪去,所以顏值這一項,司馬懿無法獲得加分。


曹操處處張揚個性,所以其人格魅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釋放,歷史上的曹操雖然奸詐殘忍,但是卻有匡扶天下的抱負,用卑鄙的手段到達高尚的目的,曹操也算卑鄙的聖人,再加上其從不裝逼,霸氣十足,渾身散發著雄性荷爾蒙王者范兒,足以令無數人崇拜,此外,詩人的屬性也為曹操圈粉無數。所以,曹操的魅力指數★★★★★。


司馬懿時時隱忍,一直都在壓抑自己的個性,個性都沒有,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魅力了。比如,司馬懿也會寫詩,而且寫詩的水平一流,但是就流傳下來了一首《征遼東歌》,而且還有政治目的。


天地開闢,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這首大氣磅礴的詩是司馬懿征討遼東,路過家鄉時寫的,大意是掃平天下後,就會告老還鄉,沒有什麼別的想法,不要懷疑我。


這麼會寫詩為什麼不寫呢?因為禍從口出,一不小心就成了誹謗朝廷。


瀟洒是他們的,與我無關。


活生生的把自己的魅力弄成隱藏屬性,難怪人們會認為司馬懿是城府極深的變態。綜上,司馬懿魅力指數?????。


第三點就是背鍋俠。大兒子廢了皇上,小兒子殺了皇上,而且還是當街捅死,開中國歷史之先河,這在講究封建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古代,是喪心病狂的行為。


兒子黑,孫子們更黑。司馬炎建立的大晉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大一統王朝。這個王朝開國之初就是一片亡國之象,權貴爭相腐敗,社會階層板結,看不到一點生機活力。


得國不正,導致司馬氏面對輿論時顯得極其不自信,因此晉王朝實行了文化高壓政策和輿論管制政策。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賢,看似放蕩不羈,大搞朋克,實則是一群心理扭曲的文青面對白色恐怖的無力掙扎。


不僅如此,晉王朝還出現了: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白痴皇帝——司馬衷。


中國歷史上最丑的皇后——賈南風。


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皇室內鬥——八王之亂。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被外族滅國——永嘉之亂。


此外,晉王朝最後還把漢民族帶向五胡亂華時代,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生於不義,死於恥辱。晉朝這麼垃圾,作為晉朝的奠基人,司馬懿的形象能好?


最後就是小說的影響力了。


作為東亞最牛逼的IP,《三國演義》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書中為了反襯丞相的偉光正,必須得委屈丞相的老對手司馬懿,於是,司馬懿變就成了大家所熟悉的形象。



即使如此,羅貫中先生也沒有一黑到底,在寫到司馬懿去世時,羅貫中借用一首詩客觀的評價了司馬懿。


開言崇聖典,用武若通神。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


屯兵驅虎豹,養子得麒麟。諸葛常談羨,能回天地春!


羅貫中:老鐵,委屈你了!


同樣,作為最流行的毛版《三國演義》的編撰者,毛宗崗在點評時三國人物時,也為司馬懿說了句公道話:······故君子於懿有恕辭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三峰山之戰丨蒙古帝國和大金國的戰略決戰
虎穴鋤奸記!看八路如何在日偽眼皮底下定點清除叛徒

TAG:戰爭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