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日真題丨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記得打卡學習!

每日真題丨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記得打卡學習!

原標題:每日真題丨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記得打卡學習!


提示


打卡格式丨打卡+錯誤題目


(說明:打卡23表明本篇的第二三兩題錯了,便於同學們高效複習!)


1.漢宣帝曾稱:「與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後來的帝王反覆重申上述觀念。這主要體現了(  )


A.地方吏治是國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


C.漢代地方行政制度為後代所沿用


D.歷代帝王將漢宣帝作為治國榜樣


答案 A解析 郡太守是地方行政官員,材料中漢宣帝強調地方郡太守與皇帝共治天下,也就是強調了地方吏治對國家穩定的重要性,A項正確;材料信息只反映了地方吏治的重要性,並沒有說明中央與地方的集權與分權情況,B項錯誤;據所學知識可知,漢代以後地方行政制度多有變化,C項錯誤;D項材料無從體現,錯誤。


2.兩漢時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執政大臣也主要從他們之中選擇。這被當時人視為「安宗廟,重社稷」的「漢家之制」。漢代出現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權


B.「家天下」觀念根深蒂固


C.母族親屬關係受到重視


D.劉氏同姓諸侯王勢力強大


答案 C解析根據題乾材料「兩漢時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得到重視,故C項正確。外戚擔任「執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權,故A項說法錯誤;「家天下」觀念體現的是宗法觀念,宗法制強調父系血統,外戚干政無法體現「家天下」觀念,故B項錯誤;王國問題在漢武帝時期得到解決,排除D項。

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諶,以知人出名。田歆對他說:「如今應推舉六名孝廉,多有貴戚書信相命,又不好違背,我想自己選一位名士以報效國家,你助我求之。」這體現了(  )


A.地方無選官權 B.選拔官吏以品評為主


C.察舉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選官方式


答案 C解析 由材料中「應推舉六名孝廉,多有貴戚書信相命,又不好違背」等信息可以看出,當時推舉孝廉受到貴戚人情的干擾,這體現了察舉制的弊端,故選C項。A項明顯不符合史實;B項沒有體現材料的主旨,材料說明察舉制下品評人物受到了人情的干擾;察舉制是自下而上的選官方式,D項錯誤。

4.「中書、尚書令在西漢為少府屬官,在東漢亦屬少府,雖典機要,而去公卿甚遠。魏晉以來,浸以華重。唐遂為三省官長,居真宰相之任。」這段話意在指出(  )


A.漢代少府份屬九卿,位尊權重


B.唐代中書令和尚書令是真宰相


C.中書令和尚書令地位逐漸提高


D.三省制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


答案 C解析 A項與題乾材料中「去公卿甚遠」不符,錯誤;B項沒有體現題乾材料的全部信息,錯誤;題乾材料中只有尚書省、中書省的信息,沒有門下省的信息,故D項中的「三省制」是以偏概全,且並未體現出「曲折」,D項錯誤;從「去公卿甚遠」到「居真宰相之任」,說明其地位逐漸提高,C項符合題意。


5.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歷史三峽論」,將四千多年來中國政治形態的變遷分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階段。其中「封建」階段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是(  )


A.政權和族權相結合


B.專制王權披上神權外衣


C.中央對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統一促進政治統一


答案 A[解析] 這裡所說的「封建」階段是指封邦建國時期,「帝制」階段是指從秦朝建立到清朝滅亡,「民治」階段指中華民國成立以後。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體現了政權與族權的結合,故A項正確;西漢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學為專制王權披上了神權的外衣,故排除B項;秦朝推行的郡縣制實現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項不正確;「思想統一促進政治統一」是「帝制」階段的特點,故D項錯誤。


聲明:本文由高中歷史整理編輯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轉載請註明!


PS:同學們要是想要咱們的封面頭像,作為自己微信、扣扣頭像,可加我QQ微信,發你無文字版


. end .


君說點贊的你是最棒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中歷史老師 的精彩文章:

歷史必修一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與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預習複習必備)
每日真題丨努力的意義就是,以後的日子能追尋自己喜歡的人和事!打卡!

TAG:高中歷史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