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金屋藏嬌到長門買賦,千古一帝為何遺棄青梅竹馬的皇后?

從金屋藏嬌到長門買賦,千古一帝為何遺棄青梅竹馬的皇后?

提起漢武帝的皇后陳阿嬌,首先讓人想到的自是其顯赫的身份,陳阿嬌的外祖父、舅舅皆為大漢皇帝,母親是長公主劉嫖,曾祖父是漢初堂邑侯陳嬰,漢朝開國功臣,父親是世襲堂邑侯陳午。如此顯赫的身世,在漢朝乃至整個封建王朝的皇后中是不多見的。陳阿嬌,生卒年不詳,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

從金屋藏嬌到長門買賦,千古一帝為何遺棄青梅竹馬的皇后?

陳阿嬌

陳後阿嬌多受後世之人談論,在於其天之嬌女的身份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有關阿嬌的記載,在史書中不多,《漢書·外戚傳》中說:「孝武陳皇后,長公主嫖女也。……初,武帝得立為太子…。及帝即位,立為皇后,擅寵驕貴,十餘年而無子,聞衛子夫得幸,幾死者數焉。上愈怒,後又挾婦人媚道,頗覺。…有司賜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從金屋藏嬌到長門買賦,千古一帝為何遺棄青梅竹馬的皇后?

陳阿嬌

公元前141年太子劉徹登基為帝,太子妃陳阿嬌被立為皇后。對於陳後阿嬌而言,嫁於劉徹最初的幾年應該是幸福的。最起碼在陳阿嬌還是皇后的那十年是得到專寵的。但「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的諾言尤在耳邊時,事情已經向著她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了。雖然「金屋藏嬌」出自志怪小說《漢武故事》,正史典籍並無記載,且作者不詳。但相信大多數人還是願意相信當初的這份美好。

從金屋藏嬌到長門買賦,千古一帝為何遺棄青梅竹馬的皇后?

陳阿嬌與衛子夫

衛子夫的出現,讓阿嬌對於愛情的幻想破滅了。地位尊崇、心高氣傲的陳後阿嬌自是無法接受,尤其隨著衛子夫懷孕、皇帝對於衛子夫的恩寵日益加深,阿嬌在諸多反抗無果後,最終因巫蠱之事,被廢長門。平陽公主進獻衛子夫給劉徹,究竟是為漢室血脈考慮,還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不得而知。史上對於武帝廢后的記載見於《漢書·外戚傳》 「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人因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楚服梟首於市」。「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而後世之中,對於陳後阿嬌被廢長門,有著諸多的解讀。

從金屋藏嬌到長門買賦,千古一帝為何遺棄青梅竹馬的皇后?

陳阿嬌

首先,陳後阿嬌的出身,就決定了阿嬌不可能像宮中其他女子那樣對漢武帝低眉斂目、唯唯諾諾。其性格中多驕橫、霸道。對於有膽有識、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來說,阿嬌缺少的是做為一個女子的溫婉賢淑,相信這也是衛子夫後來能夠吸引並得到寵愛的原因。

其次,阿嬌無子。有記載,陳皇后的母親館陶公主,曾經質問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曰:「帝非我不得立,已而棄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陽公主曰:「用無子故廢耳。」館陶公主問平陽公主陳皇后被廢除的原因,平陽公主的回答是「無子」,而並非大家所認為的巫蠱一說。

從金屋藏嬌到長門買賦,千古一帝為何遺棄青梅竹馬的皇后?

漢武帝劉徹

最後讓漢武帝痛下決心廢后的,應該是「外戚隱患」。相信這個原因才是漢武帝廢后的真正原因。對於漢武帝來說,他是深受外戚干政之苦的。在漢朝發展的歷史上,一直離不開外戚干政的話題。漢武帝劉徹是在姑母館陶公主的外戚勢力幫助之下才真正從竇家的外戚勢力手中奪得實權的。他深知外戚勢力龐大的危害性,因此避免外戚過大,外戚干政,對於具有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初登帝位的漢武帝,朝政大權完全在竇太后的手中,劉徹根本不敢與其頂撞,自己在政治上的很多主張得不到竇太后的認可,無法實施。隨著竇太后的去世,漢武帝重開新政,逐步清除竇太后的人,竇氏家族慢慢的黯淡下去了。竇太后去世之後,劉徹之母王太后開始干預朝政,漢武帝的舅舅丞相田蚡隻手遮天,濫用職權。對於這股勢力,漢武帝當然無法容忍,暗中處理了田蚡,不允許王太后干涉朝政,處理了王氏一族的威脅。

從金屋藏嬌到長門買賦,千古一帝為何遺棄青梅竹馬的皇后?

陳阿嬌

之後,以長公主劉嫖為中心的外戚逐漸成為漢武帝最大的隱患,為了皇權能獨霸天下,為了避免陳家成為繼竇家之後又一個權傾朝野的勢力,漢武帝剝奪陳皇后的後位以打擊陳氏是完全符合邏輯的。他不可能忍受一個助他成功上位而且有能力掌握他生死的外戚勢力長久的存在。

「惑於巫祝」是漢武帝廢黜阿嬌最好的理由,《漢書·外戚傳》記載: 「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承天命「相信這個充足的理由也足以讓陳氏外戚找不到任何辨別的言語。縱觀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多少后妃、重臣、皇子和公主冤死在這兩個字上。 「巫蠱」之術,從秦漢時期就有,是源於遠古的信仰民俗,用以加害仇敵,被懷疑者偏又無法自辯,因此「巫蠱」之術成為了歷代皇宮栽贓陷害的絕好手段。

從劉徹的金屋藏嬌到阿嬌的長門買賦,我們是該感嘆君王的無情還是阿嬌的「不識時務」呢?公元前130年,阿嬌被廢,居於長門宮。「君不見咫尺長門鎖阿嬌」,《長門賦》使長門之名千古流傳。《長門賦》最早見於南朝《昭明文選》,據其記載,這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受漢武帝失寵皇后陳阿嬌的百金重託而作的一篇賦。據說武帝讀此賦後,大為感動,陳皇后遂復得寵。史書上沒有記載漢武帝對陳皇后復幸之事。所以也有人認為《長門賦》是後人偽作。

從金屋藏嬌到長門買賦,千古一帝為何遺棄青梅竹馬的皇后?

陳阿嬌

長門宮的阿嬌被褫奪了皇后的名分,衣食用度上仍與皇后同樣級別,餘生居住於長門宮,20多年後壽終正寢。死後以翁主之禮下葬,跟最愛自己母親和外祖母葬在一個地方。基於阿嬌被廢后的待遇,有後人評說漢武帝對阿嬌還是有情的。但相信對於大多數女子而言,更想要的不過是一世一雙人。金屋藏嬌,終不過好夢一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