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20號颱風「胚胎」即將生成,蘇力可能達到17級,新颱風又是日本?

20號颱風「胚胎」即將生成,蘇力可能達到17級,新颱風又是日本?

2018年的8月颱風出現頻繁的加快,也是我們在颱風記錄中難以看到的,在過去的9天左右的時間,大概就出現了6個颱風,這些颱風的破壞力和影響力還是有的,接二連三的颱風也存在了登陸的颱風,可以說2018年的總記錄按照台灣氣象專家的預估,可能會超過30個,確實有點多了,並且西北太平洋的颱風還在活躍中。

根據中央氣象台預估,16號颱風「貝碧嘉」的快要離開了,已經在逐步的降低成熱帶低壓氣旋,這個颱風的生成時間相對來說是比較久的了,並且實現了多次的登陸,到消失的時候,還要到越南沿海去走一波,夠厲害了,路徑的複雜性質也是歷史罕見的,不知道在我們的廣東沿海轉了多久,翻來覆去的停止,旋轉,在移動,在這段時間,該區域的降雨也是連續不斷。

18號颱風「溫比亞」的起源於發展速度也是挺快的,主要是靠近沿海區域,對我國的華東沿海在一次產生了破壞,也已經登陸我國的上海附近,這次算是成功的打破了「魔都」結界。影響除了江浙滬之外,根據中央氣象台的路徑來看,還會延續到河南局部地區,所以影響是多個省份,雖然是在不斷的降低為熱帶低壓最後消失,但是該區域的朋友也要注意大風的影響。

19號颱風「蘇力」還好,在最近幾天對我國的沿海並沒有多大的影響,按照預測的路徑來看,影響最為嚴重的應該是日本,大家的多數路徑都往日本靠近,存在爭議比較大的就是颱風的強度,根據數據顯示,我國預測19號颱風最強可能達到13級,日本預測的最強數據已經顯示出14級,而美國預測的是最強達到17級颱風,屬於超強颱風級別,誰才是最後的靠近數據?還成了一個未知數了,大家的差異太大了。

西北太平洋處於3颱風的模式,颱風「貝碧嘉」和「溫比亞」應該很快就要停止編號了,都已經在降低了,變為熱帶低壓了。而除了它們之外,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擾動91W值得關注,這可能是20號颱風的「胚胎」,距離位置相對來說是比19號颱風「蘇力」的起始位置還要遠,所以就算有影響也需要發展一定的時間段才可能到達,颱風形成受到季風的影響和副熱帶高壓的影響,路徑變化無常,所以需要觀察分析才知道。

根據台灣氣象專家李孟軒稱,預計91W熱帶擾動有望最快在17號形成熱帶低壓,也就是20號颱風「胚胎」即將生成,形成颱風的時候預計大概是在19日。也就是2018年的20號颱風,這是最為明顯的數據,是否具有新的變化,我也會繼續更近,反正最近的颱風都是接二連三的出現,希望大家多觀察,提前做好防禦的工作,不過根據初步預測的模擬顯示,即使91W熱帶擾動形成颱風,或將再一次會往日本去。所以大家不必太過於擔心,謝謝大家閱讀!

作者:文/羅兆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貓號 的精彩文章:

地球正常的?厄爾尼諾沒發生,美國說秋季出現概率大
印尼又地震了,南北都在震,8月全球5級以上地震達33次

TAG:環球科學貓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