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盆景史簡述

中國盆景史簡述

盆景(Penjing)起源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人類社會歷史長河中,原始時期,人類群居大自然,並依賴大自然。隨著人類文明發展,集居城市的人們,雖身居城市,仍然眷戀、酷愛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在中國文化(思維)影響下,為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產生「囿、台」(狩獵、游賞、通神場所),發展形成「自然山水園」;產生「繪畫」,發展形成「自然山水畫」;產生「盆栽」,發展形成「盆景」。三者隨著人類的社會活動、經濟發展、文化提高,而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相互提高。

據現知考古、文獻考證:

1、中國盆景起源於東漢(公元25-220年),出現觀賞植物形象美的植物、盆盎、幾架三位一體的盆栽。

早在公元前1萬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的祖先已將植物栽入器皿,觀賞植物形象美(圖1)。

圖1 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五葉紋陶片

發展至東漢(公元25-220年)形成植物、盆盎、幾架三位一體的盆栽形象,並把盆栽作為藝術表現形式,出現在墓壁畫中(圖2)。

圖2 望都漢墓壁畫中出現的植物、盆盎、幾架三位一體盆栽形象

北齊武平四年(公元573年)曾與羅馬商人互贈山石盆景(圖3)。

圖3 北齊?山東青州石刻墓中的畫像石刻《貿易商談圖》

2、中國盆景形成於唐代(公元618-907年),由園藝栽培「盆栽,升華為具有意境的「盆景」。

發展至唐代,受自然山水園、自然山水畫全盛期的影響,盆栽者應用山水畫理,將山石與植物組「景」,濃縮於盆盎之中,由園藝栽培的「盆栽」,升華為具有意境的「盆景」。從單一觀賞植物形象美的視覺感受,升華為觀賞植物形象美同時,超越視覺感受,進入情調感受,移情境界、領悟境界,欣賞意境美(圖4-7)。

圖4 唐?章懷太子墓壁畫(侍女)中的盆景形象

圖5 唐?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中盆景(左下角)、山石盆景(右上角)形象

圖6 唐?閻立本《織貢圖》中進貢山石情景

圖7 中堡村盛唐墓出土的三彩硯

宋代(公元960-1279年)樹木、山石盆景的研究,盆景的布局、盆景的造型發展到相當水平。除山石與植物組「景」外,又分別將樹木加以藝術處理,發展形成樹木盆景;將山石組合,「漬以盆水」,發展形成山水盆景(圖8-10)。

圖8-1 宋《十八學士圖》琴軸畫中之樹木盆景形象(左下角)

圖8-2 宋《十八學士圖》棋軸畫中之樹石盆景形象(右下角)

圖8-3 宋《十八學士圖》書軸畫中之樹木盆景形象(左下角)

圖8-4 宋《十八學士圖》畫軸畫中之樹木盆景形象 (右下角)

圖9 北宋?張擇端《明皇窺浴圖》中樹木盆景形象

圖10 南宋?岳陽鎮大佛灣摩岩造像中侍女手托山石盆景形象

元代(公元1271-1368年)製作盆景提倡「小型」,發揚「小中見大」特色,對元代以後製作盆景和衡量標準產生深遠影響(圖11)。

圖11 元?李士行《偃松圖》的樹木盆景形象

3、中國盆景興盛於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除繼承傳統並時尚樹石盆景,樹木盆景、山水盆景風格流派眾多各具特色,同時將經驗所得立著記載。

明、清兩代中國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進入成熟期,中國畫亦進入鼎盛時期,中國盆景在文人、畫家促進下同時進入興盛期。並提出「盆景以几案可置者為佳」,以古人諸畫家馬遠、郭熙、劉松年、盛子昭筆下古樹作比的盆景為上品。清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蘇靈所著《盆景偶錄》兩卷,還把盆景植物名錄分成四大家、七賢、十八學士和花草四雅多達33種樹木花草。同時提出除自幼栽培,還到荒山野地挖掘經樵夫「加工」之樹樁進行再創作(圖12—16),並時尚樹石盆景(圖17—21)

圖12 明《朱瞻基行樂圖》中樹木盆景形象

圖13 明?唐寅《韓熙載夜宴圖》中樹木盆景形象

圖14 揚州盆景園原收藏的明代圓柏盆景《明末古柏》

圖15 蘇州萬景山莊原收藏的明代圓柏盆景《秦漢遺韻》

圖16 明?夏葵《嬰戲圖》中山石盆景形象

圖17 明?仇英《春庭行樂圖》中樹石盆景形象(特寫)

圖18 明?蔡汝佐圖繪宗彝《盆中景》插圖中樹石盆景形象

圖19 明崇禎年《金瓶梅》刻本插圖中樹石盆景形象

圖20 清?葉芳林、方士庶《九日行庵文燕圖》中樹石盆景形象

圖21 清?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題畫《盆梅》

同時,中國各地域民間盆景藝人創(制)作盆景更為活躍,風格流派眾多各具特色,如:揚(州)派盆景(圖22)、蘇(州)派盆景(圖23)、川(四川)派盆景(圖24)、通(南通)派盆景(圖25)、徽(州)派盆景(圖26)、嶺南(廣東)派盆景(圖27)等。

圖22 揚派黃楊盆景《騰雲》揚州盆景園收藏

圖23 蘇派圓柏盆景《巍然侶四皓》蘇州萬景山莊收藏

圖24 川派六月雪盆景《亭亭玉立》成都陳思甫遺作

圖25通派雀舌羅漢松盆景《瓊樓玉宇》南通盆景園收藏

圖26 徽派游龍式梅花盆景

圖27 嶺南派雀梅盆景《春復春》廣州孔泰初遺作

明、清兩代盆景著作,尤以明代屠隆著《考槃餘事?盆玩箋》、文震亨著《長物志?盆玩篇》、王象晉著《群芳譜》內記載《盆景》;清代陳淏子著《花鏡?種盆取景法》、蘇靈著《盆景偶錄》等名著影響最深,均詳述製作盆景技巧。

4、新中國成立後(公元1949年— ),中國盆景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繼承傳統,並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創新求精,走向世界,增進友誼。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各地園林部門先後建立盆景園,收藏遺存古老盆景、創作盆景、展覽盆景,出版盆景圖冊。1979年9月11日—10月24日,在首都北京舉辦全國盛大的《盆景藝術展覽》,1981年12月4日在首都北京成立中國花卉盆景協會(後更名為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為促進中國盆景事業發展,協會從1985年—2008年,每隔四年,先後與上海、武漢、天津、揚州、蘇州、泉州、南京主辦城市共同舉辦七屆中國盆景展覽會;1986年—2008年,還先後在武漢、揚州共同舉辦四屆中國盆景學術研討會。同時1997年10月在上海、2005年9月在北京還分別與主辦城市共同舉辦第四屆、第八屆亞太地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會。

中國各地也紛紛舉辦省級、市級盆景展覽、研討會。

通過舉辦全國性重大展覽和研討會,出版盆景圖冊,掀起「中國盆景熱」,中國盆景專業工作者、業餘盆景愛好者,以及痴迷盆景企業家,以飽滿熱情繼承傳統,並在繼承傳統基礎上創新求精,創作中國盆景精品佳作(圖28—37)。特別是通過參加國際重大盆景會議或展覽會,或在中國舉辦國際重大盆景會議或展覽會,切磋技藝,增進友誼,使盆景藝術成為「人與自然和諧」,促進世界和平和人類友誼的美好載體。

圖28 金葉五針松盆景《蒼松迎客》上海植物園收藏

圖29 刺柏盆景《奇柯弄勢》蘇州萬景山莊收藏

圖30 五針松盆景《劉松年筆意》杭州花圃潘仲連創作

圖31 五針松盆景《向天涯》溫州盆景園胡樂國創作

圖32 紅果盆景《酡顏弄舞腰》廣州陸學明創作

圖33 檉柳盆景《歸牧》鄭州江南創作

圖34 山水盆景《叢林獅吼》上海植物園殷子敏創作

圖35 樹石盆景《風在吼》武漢賀淦蓀創作

圖36水旱盆景《古木清池》揚派盆景博物館趙慶泉創作

圖37 微型組合盆景《微宮春曉》上海李金林創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盆景 的精彩文章:

臨淵吐翠
蘭花的栽培方法

TAG:嶺南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