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今年21歲的她,一生卻有過3張面孔。而故事的意義,卻不只是換臉那麼簡單

今年21歲的她,一生卻有過3張面孔。而故事的意義,卻不只是換臉那麼簡單

「臉」幾乎是每個人身體上最重要的部分。


我們今天的這個故事,是一個醫療奇蹟,也是一個關於「臉」的故事。





這個故事來自於《國家地理》記者一個前後追蹤跟拍了兩年的報道,


 


最初看上去,這故事可能會有一點沉重。




 


但是,透過這層沉重,或許我們還能從中看到的,


 


是在經歷過創傷和身份迷失後,

 


重新找回對生命的堅持,對生活的期待,和對鮮活世界的珍惜和永不放棄....




這是一個關於創傷,關於身份,關於堅韌,以及關於一個醫學奇蹟的故事.... 


也是第一次,記者可以這麼詳細的記錄下一個換臉患者完整的過程。 




這其中有一些手術過程的照片,可能會引起你的不適,



特此提醒。 





Katie Stubblefield是一名美國女性。


今年21歲的她,一生中有過三張面孔:


一張是出生後,父母給她的美麗的少女臉龐;


一張是18歲時,被槍貫穿後搶救過來後的扭曲面孔;


還有一張,是來自一個31歲的已逝女人的臉。




這三張臉,見證過Katie生命中最灰暗、最具毀滅性的時刻,

也伴隨著她從絕望之中重新找到希望,宛如重生一般地繼續活下去。




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面部移植手術患者,


Katie的故事,起源於兩個人生悲劇,卻以希望和成長結尾。


可能不會有人比Katie更能體會,


一張完好的臉,對一個人的人生而言,是多麼重要....




【18歲,我還不懂生命的珍貴,輕易就說放棄】


2014年時,

住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的

Katie還是一個美麗、幽默又帶著一點憂鬱氣質的少女。


皮膚完美無瑕,開心的時候,

笑容燦爛,散發著無盡的青春活力。


但是,時常陷入憂鬱的她,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美。


她是一個有點病態的完美主義者,


對他人十分包容,對自己卻十分嚴苛。



她對自己要求很高,總是事事都想要做到最好。


不管是體育運動,還是學校的學習,


Katie總是比同齡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去練習、學習,


因為她不論什麼都想要做到最好。




按部就班的生活背後,是Katie一顆敏感又脆弱的心在苦苦支撐。


高中時候,一家人搬到了密西西比州的牛津。


Katie作為高一新生,來到母親任職的天主教學校繼續讀書。


在這所學校里,她愛上了自己的同班同學。


那是她飽含熱情的初戀。




和大多數人生的初戀故事相似,


Katie和男友對這段剛剛開始的戀愛寄予厚望,


想要跟他一輩子在一起,想要結婚。




但是,也和大多數初戀的結局一樣,


Katie和男友的愛情沒有像她們想像中那般長長久久。


到了高三時,已經是爭吵多於甜蜜了。




與此同時,Katie的身體也因為腸胃炎和闌尾手術、膽囊切除手術變得虛弱。


2014年3月25日這天,Katie看到了男友跟另一個女孩的簡訊。  當她質問他的時候,男友跟她提出了分手..... 




回到家裡,父母看出Katie有點不開心。


但是像Katie這樣的高中女生,並不是有什麼不開心都願意和父母說的。


於是大家像是沒有發生什麼一樣,正常地吃晚飯。


吃完飯後,Katie說不想去洗碗,


還拿出一個毛絨玩具小羊,

學習小羊的聲音叫了兩聲:Baaaaad(咩)。




從那刻起,父母覺得Katie有點不對勁。


晚飯結束了,依然沉浸在分手的那種傷心憤怒中的Katie決定去找哥哥。


她的哥哥Robert從小和她非常親近,現在也住在城市的另一邊。


母親陪伴著Katie一起來到Robert家裡。



在Robert家裡,一家人看著Katie不停地在發簡訊、打電話,


在房間里焦慮地走來走去。


他們意識到Katie這麼反常,是因為失戀了。


他們知道Katie痛苦,但是失戀的痛苦終究會在時間裡慢慢消退的。


家人能做的,就是在這期間陪伴著她。




但是,就在Robert和母親聊著該如何安慰小妹妹時,


家裡浴室里傳來一聲槍響。


Robert趕緊使勁撞開被Katie反鎖了的浴室門,打開門的一瞬間他心跳都幾乎停了:


他心愛的小妹妹Katie滿臉是血地倒在地上..... 


「她的臉沒了,整個被打碎了..... 」 


這成了哥哥至今都無法忘去的恐怖景象... 


而打碎她臉的就是落在一旁的一隻308口徑的步槍....






【打碎了的臉,殘缺的生命】


Katie被緊急送往了當地最近的醫院進行搶救。


包括Robert在內的家人都在醫院焦急地等待。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在Katie一個人去上廁所的那20秒里,就會發生這樣的變故:


Katie偷偷拿了哥哥Robert的步槍,


一個人在浴室用步槍抵住下巴,朝著自己的頭開了一槍。


她找哥哥原來不是想要尋求安慰,


而是知道哥哥家裡有槍,鐵了心打算自殺。




一家人即使已經感覺到Katie的不開心和憂鬱,


即使已經儘可能地寸步不離地陪著她了,


還是沒有阻止這樣的悲劇發生。


難道因為一次青澀的失戀,因為那措手不及的20秒,


他們就要失去Katie了嗎?



子彈摧毀了她的臉,


而她卻活了下來.....






急症室里,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努力搶救著生命垂危的Katie,


不久後,Katie的情況慢慢穩定了先來,


但是她的「臉」已經不能稱得上是臉了——


她的額頭的一部分已經沒了,


鼻子、鼻竇、嘴唇都被毀,下頜骨、上頜骨的大部分都碎了。


唯一還保存著的,是嚴重受損的眼睛。


在暫時穩定了性命後,Katie被轉移到了田納西州的孟菲斯。




接診她的Gastman醫生說,Katie是他遇到過的最嚴重的面部創傷患者。


除了幾乎被打碎的五官,

子彈的震蕩力還影響了Katie的額葉、視覺神經和腦垂體,這些創傷都可能是致命的。


為了挽救Katie,Gastman組織了一支15名不同科室的醫生專家組成的團隊,拼盡全力地挽救這名企圖自殺的少女。




醫生將她的下頜、上頜和顴骨都推回原處,用平板固定住。


並且縫合了她的眼瞼,促進她的眼角膜癒合,


通過手術修復了她被子彈撕裂的腦膜。




醫生還打開了她的頭骨,緩解了她的大腦出血癥狀。


同時,他們想移植一部分Katie的腹部的皮膚組織,來覆蓋Katie的面部傷口。


這並不是為了修復Katie的臉,而是為了保住她的命。






接下來的照片可能會引起一定不適,












(下圖是Katie受傷後的頭部掃描)



Katie的臉部創傷,讓她的大腦幾乎是處於暴露狀態。


她隨時有可能因為癲癇、感染和各種併發症喪命。


但是,第一次移植嘗試失敗了,第二天醫生就必須得取出她面部的移植組織。




為了讓Katie活著,醫生不得不給她做一個人造鼻腔。


Katie的性命看似被暫時穩定住了,但是她成了一個無臉之人。







【花季少女從此成為「怪物」】




經歷了一系列複雜的搶救手術後,Katie最終悠悠轉醒。


但是,因為腦部的創傷,她已經完全記不得自己失戀自殺這件事。




時的她,全臉被紗布包裹著,眼睛看不到,嘴巴說不出,


只能感受到家人們對她的關心和擔憂。



Gastman醫生為了讓Katie活著,想要儘可能地修復她的臉部。


在為Katie做了也簡單的鼻腔後,


他從Katie的大腿上取下部分皮膚組織,用來當Katie的上唇。


用了她的一塊跟腱,移植來當Katie的下巴和下唇。



之後,醫生還參考Katie姐姐的頭骨模型,用鈦合金3d列印了一個下顎骨。


這是在緊急情況下,他們能為Katie做的一切。



但是,他們也知道,


當時不滿100斤的Katie,並沒有足夠的身體組織能夠移植到面部。


這一切都只是權宜之計。




讓Katie活著,讓Katie重新擁有一張臉,依然是一項艱難無比的醫學挑戰。


在Gastman醫生團隊的精心照料下,Katie的生命體征漸漸穩定了下來。


但她的臉,則變成了像是一團麵糊一樣的形狀。



【接下來的照片可能會引起一定不適】








幾次手術後,Katie數次想要通過手指觸摸自己的臉,但她只覺得自己摸到的似乎像是怪物史萊克的臉。


她很痛苦,但是她的家人比她更痛苦。


看著曾經美麗的女兒轉瞬之間就成了一個面部扭曲的人,Katie的父母心都碎了。


但是,女兒能夠保住一命,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他們把工作都辭了,


在接下來的三年多,全心全意地陪伴Katie一次次經歷各種修復手術。


他們不敢奢望Katie能夠恢復原來的模樣。


他們拼盡全力所求的,不過就是讓Katie活下去,健康平安地活下去。







【新的面孔能否帶來新的人生?】




2014年8月22日,Katie在經過兩次急性併發症搶救和一系列面部重塑手術後,


從克利夫蘭診所出院來到康復中心,繼續康復治療。


在這裡,醫護人員和父母家人一直陪著她,


帶著她為了行動力、視覺和語言能力的恢復不斷地接受治療。




在這期間,父母傾盡全力,希望讓Katie找到活下去的希望,不要輕言放棄。


他們陪著Katie去花園散步,在草坪上感受陽光。



(為了讓她過於分離的雙眼能夠靠攏一些,此時醫生還給她裝著面部牽引器)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著她出去吃飯,


儘可能地感受正常人的生活...



帶著她跳舞運動,讓她感受到生活中一些美好的瞬間,暫時忘記身體上的傷....





同時,父母也帶著Katie接受了作為面部移植手術患者的評估。


其實,即使是來到康復中心,Katie的生命也沒有完全脫離危險。


她因為頭部創傷和臉上的細菌感染,還有併發症的危險。


這時候開始考慮面部移植,其實會面臨更多的風險。


但是,Katie的家人和她自己也知道,如果有面部移植的可能,


那會是Katie最願意嘗試也最需要的事情,即使是需要承擔排異的種種風險。



因為,一個人的臉,


有時候對於個人來說,幾乎就是生活的全部。




世界上能夠在鏡子中識別自己面孔的動物並不多。


除了人類之外,只有巨猿,亞洲象,歐亞喜鵲和寬吻海豚能做到這一點。


人類臉部有43個模仿肌肉來表達情感和清晰的言語。


面部也由多層血管,感覺和運動神經,軟骨,骨骼和脂肪組成。


顱神經能控制臉部的運動肌肉,並將感覺信息傳遞到大腦,


使我們能夠看,聞、嘗、聽到和通過皮膚感受溫度、微風和細雨。




在人類社會中,面孔往往是賦予個人身份、讓人表達情感、傳達內在思想的最重要途徑。


面孔上的五官,給了人類多方面感受、體驗這個世界的窗口。


所以人類天生對臉龐就有一種執著。


哈佛醫學院的心理學家南希·埃斯科夫在她的「 最漂亮的生存」寫到:


「(臉部)是我們神聖的禮物,是一個可見的自我,


世界認為它是無形的內在自我的一面鏡子。」



在好好想過「臉」對於一個人的意義之後,


我們不難理解,對於Katie而言,失去臉所意味著的人生的缺憾。




雖然她在這次劫後餘生中,


看著父母對自己的愛,看著自己的衝動給家人帶來的傷害,


已經懂得了珍惜自己的生命,即使痛苦,也沒有再輕言放棄。




但如果從此失去了看、說話、與人進行言語和眼神交流的可能,


失去了通過面部表情來傳達自我感受的可能,


對於曾經那麼要強事事力求完美的Katie而言,該是怎樣的一種酷刑?


所以選擇面部移植手術,不僅是為了恢復面部,


也是為了再一次擁有嬉笑怒罵,通過臉龐和世界交流的權利....






【從另一個悲劇中找到的一份希望...】




在確定了要尋求面部移植手術的治療後,


擺在Katie一家人面前最直接的問題,是手術的資金來源。


面部移植手術屬於實驗性手術,並不在Katie的醫保覆蓋範圍,


所以如果要接受這項風險巨大的手術,他們必須另籌資金。




這時候,美國國防部武裝部隊的再生醫學研究所(AFIRM)給了Katie的面部移植手術提供了資金。


AFIRM是2008年成立的軍事和私人機構財團, 成立時的註冊資金為3億美元,


其中1.25億美元來自軍方。成立之初是為了讓數百名在伊拉克戰爭中嚴重燒傷和癱瘓的軍人服務。


所以它們專註於移植手術,以及新的免疫抑制療法研究。




Katie的手術非常具有實驗性,


如果實施,她將會成為美國最年輕的面部移植手術接受者。


所以,他們為Katie的手術提供了480萬美元,


其中200萬美元用於手術後的研究。





在資金問題解決後,更嚴峻的一個挑戰,是找到合適的捐贈人。


美國每年有超過12萬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但是捐獻者的器官,遠遠供不應求。


所以,平均每天都有至少20名患者,在等待時死亡。


同時,面部移植手術,相對於內臟移植手術,對捐贈人和受捐人的匹配性要求更高:


性別必須匹配,膚色必須相似,年齡必須儘可能地接近。




Katie的面部移植手術,需要等待多久才能找到合適的捐贈人,還是個未知的問題。


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Katie和家人們就懷抱著對面部移植的期待,


懷抱著一份希望,一點點重建他們的生活。





2016年6月23日,在事故發生兩年多後,Katie終於等到了那個合適的捐贈人:


31歲的女性,Adrea。


而給Katie帶來希望的這個女人,自己的生命卻已經以悲劇結尾。




Adrea的母親在懷孕期間一直吸毒,所以Adrea幾乎是從出生開始就帶著毒癮。


經過這麼多年的掙扎,她雖然也長大、成家、生子,


但最終還是因為一次吸毒過量,她再也沒能醒過來.... 



也許是早就預知了自己這一生的短暫,


Adrea生前就自願註冊成為了一個遺體捐贈者。


同意在她死後把自己的心臟、肝臟、腎臟、左肺、右肺、眼角膜都捐贈給了不同的患者,


子宮也舉行捐獻給了醫學機構做研究。




但是,她可能沒有預料到的是,


她的臉,也可以給世界上另外一個處於痛苦中的女人,帶來一份生活的希望。


Katie的家人在徵得機構同意後,聯繫上了Adrea的外婆,也是Adrea從小的撫養人。


對於外孫女的去世,外婆還沉浸在悲痛中。


但是,如果Adrea的臉龐還能夠以移植手術的方式,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


這對於她而言未嘗不是一種慰藉。


或許,這也是Adrea的悲劇人生,能夠給他人帶來的又一份希望....


(Adrea的外婆)





【全覆蓋移植:從此Adrea和Katie的臉合二為一...】


即將開始面部移植手術,不光是Katie,所有關心她的人都是心懷忐忑的。


Gastman醫生儘可能地鼓勵和安慰Katie:


「你所做的這一切,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將來可能會有同樣需要的其他人。


有了你的經驗,將來其他人也會多一份希望。


就像因為世界上曾經有過的39例面部移植手術的經驗,你的這一次手術會比過往的都更成功。」



在等待手術期間,Katie的病情穩定了下來。


醫生們也定期地在3D列印模具上練習移植手術,


希望能夠儘可能地珍惜好Adrea的臉,讓Katie的手術更順利一些。




醫生們在討論了幾個月後,初步決定只對Katie進行部分面部移植手術,


修復她的海綿狀三角形傷口,


讓她有個新的鼻子、嘴巴、牙齒、下巴和燕窩下方的一部分骨頭。




這對於Katie 來說是最需要移植的部分。


其餘部分的保留,一方面是希望術後的Katie能夠儘可能地像自己,


但更重要的是限制皮膚移植的面積,來降低排異的風險。


這種手術策略,也得到了Katie和家人的認可。





2017年5月4日這天,在事故發生三年多後,Katie終於要接受面部移植了。


面部移植手術主要分為兩部分,

捐助者臉部剝離

被捐助者臉部縫合

,將在兩個相鄰的手術室進行。




上午8:17,四名外科醫生戴著手術放大鏡 ,小心翼翼地一點點剝離Adrea的面部。


這個剝離手術,需要非常精細的操作,來保障剝離下的面部組織的神經,儘可能地被保留。


在他們周圍,是一群在圍觀這次難得的手術的其他醫生們:


這樣的手術實在是太難得了,就算是圍觀也是非常珍貴的經驗。





在醫生們剝離Adrea臉部的同時,Katie這邊的手術室也沒有閑著:


醫生們需要將Katie的第二張臉上需要替換的組織切除,為之後的移植做準備。


他們按照原計劃,切除了Katie的顴骨上部、鼻竇和額骨的一部分,以及眼窩底部的骨頭。



在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高度緊張仔細的操作後,Adrea的臉部被成功地剝離下來。







之後,來不及鬆口氣,


醫生們將這個來之不易的臉部組織,


帶到了隔壁手術室的Katie身邊,繼續手術,


開始將臉部移植到Katie身上。




他們需要把Adrea的面部血管,連接到Katie的血管上。


當他們完成了臉部左側的血管連接,並鬆開Katie的血管夾時,


Katie的血液湧入了Adrea的面部,Adrea的「臉紅了」。


醫生們都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他們從骨頭開始,用骨頭整合版和螺釘,將臉部連接到Katie的骨頭上。


然後開始連接神經:


用一根頭髮大小的縫合線,

在顯微鏡輔助下縫合神經鞘的兩端,


盡量不破壞神經鞘內部的纖維。


他們只縫合運動神經,讓感覺神經自行連接。


主治醫師Papay解釋道,這樣縫合後,


其餘神經會相互聯繫在一起,就像相互親吻一樣。





【手術過程中,計劃意外需要改變】




第二天的凌晨時分,Papay和Gastman醫生的手術告一段落,來到手術室外,


他們目前為止的手術都很順利,但是還是出現了一點意外,需要和Katie的家人們溝通一下。




本來,他們只打算修補中間的三角區部分... 


然而,在縫合中他們意識到,Adrea的臉部和Katie的臉部大小存在差異。 


Adrea的臉更大,沒有辦法把Adrea的三角區硬縫合到Katie的三角區上。 


Andrea的膚色也更深,如果做部分移植的話,移植部分不同的膚色會很明顯。 


這種不匹配如果只做部分移植的話,很有可能讓移植最終失敗。




現在所有醫生們對此問題的討論結果,是對Katie進行全臉移植。


這有利於面部的貼合,但是也會有更高的排異風險。





對於是否要全臉移植,Gastman和Papay兩位醫生的意見都很難統一。


所以他們希望Katie的父母能夠最終來做這個決定。


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沉默,Katie的父親低聲說道

:「我想她會想要完整的臉部移植。」


而Katie的母親,在一旁因為擔憂而落淚。


就這樣,原本打算保留部分「Katie」的手術,


將讓Katie擁有一張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臉。



(縫合過程中,下半部分臉已經縫合完成,醫生開始準備切割她的上半部分臉)



(手術完成)





(術後推出手術室的Katie)






【術後恢復:是救贖,是新生,也是希望】


在經過三次後續護理手術後,Katie的手術最終順利完成,並於2017年8月1日出院。


她幾乎100%的原生面部肌肉組織都已經消失,被Adrea的取代。


雖然目前她還有一些慢性排異反應,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來克服,


但是總體而言手術是成功的。




(手術後19天,臉部縫合線還沒拆線,還有一些腫..)




現在的她,在繼續進行身體訓練,語言能力治療,並參加盲文課程。


她的神經每月大約生長一英寸,生長完整後能夠讓Katie恢復對面部的控制,


但這個過程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在那之前,她不說話或吃東西時,嘴巴並不是自然閉合或張開的,想要微笑或說話需要費很大的力氣。


她自己還感受不到這部分面部的動作,需要其他人提醒後再用自己的手指來推動下巴和嘴唇。


但是,好在,她還能微笑和說話。



在接下來的一年多里,她還會不斷出入醫院,接受醫生的微調手術,


讓自己說話的能力、微笑的能力、運動能力慢慢恢復得更好。


醫生們相信,Katie今後的生活,會隨著她的康復越來越好。


她才21歲,人生還很長很長。


還有很多的事物,值得去體驗。


只要有個健康完整的身體,未來還是充滿希望,值得期待...





【失去過,所以更加懂得珍惜】


除了參加各種康複課程和治療,在過去的一年多里,


Katie也開始身體力行地加入到關愛青少年自殺問題的活動中。




2015年,美國青少年尤其是女孩的自殺率達到了40年來的新高。


自殺已經成為導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2017年,還有調查顯示,有17.2%的美國青少年都有過自殺的念頭。




然而,這一數據並不能單純怪罪現在的青少年脆弱。他們消極敏感容易衝動的狀態,是有生理依據的:


青春期的時候,人的腦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活動,都達到了一個最旺盛活躍的階段。


對世上的大多數事物都很敏感,同時也很容易衝動。


但是,負責掌握理性思維和決策的大腦前額皮質部分,卻又要在20多歲時才能發育完善。


這時候的孩子,容易傷心、氣憤、憂鬱、衝動,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其實並不奇怪。




正因如此,孩子周圍的家人、長輩、朋友,才需要儘可能地去傾聽和理解他們的不快和衝動。


但是因為自殺這個話題生活中常常是讓人避諱的,甚至是羞恥和罪惡的,很多孩子即使有了這樣的念頭,也不敢向父母和家人傾訴。


只能一個人,在沉默里煎熬。




就像Katie一樣,在父母眼裡那場災難發生時,表面上風平浪靜,有點小情緒。


頃刻之間,她就一時衝動將這自殺念頭付諸實踐。



在經歷了近4年的痛苦的治療後,Katie終於從當年的那場衝動帶來的災難中緩過來。


她經受了無數的痛苦,終於重新擁有了微笑、說話、觀察、自由呼吸等曾經被她輕易放棄的能力。


她曾經衝動,曾經失去生命,失去微笑和說話的能力。


所以現在,她更加明白珍惜生命的含義。



現在的她,決定當一名護士和自殺心理諮詢師。


用這些年周圍的人幫助自己的方式,去幫助和當年的自己一樣,需要幫助的少年少女們。




在一段自白視頻中,Katie勇敢地面對鏡頭,


用含糊但是堅定的語氣,將自己的故事毫無保留地展露給所有人:




「我是Katie,今年22歲。


我經歷過很多事,很多遠遠超出我這個年齡的人應該經歷的正常的事。




當時的我處於戀愛中,

曾經以為愛是永恆的,是值得寄託。


後來發生的事情,讓我一度以為我的生活再也繼續不下去了。




但當時的我憋著不說,一個人把煩惱都藏著心底,甚至不在網上和人交流。


而網上人們曬出來的生活,看上去總那麼完美,完美得讓人懷疑自己。


但是,那些都不是真的,生活並不是曬出來的那樣完美。」



「所以,現在我想說,

無論你經歷了什麼事兒,那都總會過去的。


而你需要的,是冷靜一點,呼吸,深呼吸,不斷地深呼吸,然後內心默默祈禱。


不管是愛情的煩惱還是友情上的問題,總有人可以傾訴的。




而生命,是無比珍貴的。


是一個神奇的禮物,是值得好好珍惜的。


而我非常感激,自己能夠有第二次機會,重新擁抱生命。




生命來之不易。


能健康地活著,能哭、能笑、能聽、能看,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不易。


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無數人曾經渴望卻求而不得的生命和生活....




最後的最後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陷入了情緒危機的朋友,


一個心理學家寫到,

如果你想幫助ta,傾聽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不要評判,不要評價,不要嘗試用你的觀點加在對方的想法上,最好就是傾聽,時刻的傾聽。 讓ta知道,ta可以找你傾訴....



也可以電話求助專業的機構,


北京

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熱線 (24小時開通):


 800-810-1117(座機)


010-8295-1332(手機、IP和分機用戶)




  • 杭州

    心理危機干預熱線(24小時開通):0571 - 85029595



  • 廣州

    心理危機干預熱線(24小時開通): 020 - 81899120




英國:


Samaritans – for everyone 

Call 116 123

 

Email

 jo@samaritans.org






Campaign Against Living Miserably (CALM) – for men 

Call 0800 58 58 58

 – 5pm to midnight every day 


Papyrus – for people under 35 

Call 0800 068 41 41

 – Monday to Friday 10am to 10pm, weekends 2pm to 10pm, bank holidays 2pm to 5pm 


Text 07786 209697

 

Email

 pat@papyrus-uk.org










Ref: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magazine/2018/09/face-transplant-katie-stubblefield-surgery-timeline-interactive/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mp-stories/preventing-teen-suicide-katies-story/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magazine/2018/09/editor-letter-face-transplant-katie-stubblefield-suicide-science-story-photography/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magazine/2018/09/face-transplant-katie-stubblefield-story-identity-surgery-science/


-----------------


SususupermaN_:以前真的很漂亮,別為了不值得的人傷害自己啊        




stucky的迷妹:我的媽啊之前那麼漂亮的女孩        




別在最能吃苦的年華選擇安逸:在事故發生後面對自己這樣的臉能堅持活下來真的很了不起了        




改了名我也是橘子啊:確實有點不適,但是看著好心疼啊,好在家人朋友還有她自己慢慢好起來了。大家遇到不開心不好的事情一定要冷靜啊!        




今天想喝蜂蜜柚子茶:我的天哪……她曾經是那麼美麗……→_→啥他媽愛不愛情的 活著挺好的        




清續:千萬不要不理智...做出決定之前先想想愛你的人會因你的決定收到傷害啊...        




記憶擱淺號:我的媽耶,這醫術太牛逼了吧,能救下來其實就已經是奇蹟了。還有必須為父母點贊。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包郵包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我都給了女兒最豪華的生活了,為什麼她還要自卑?」
變胖就要被做成表情包嘲笑?你根本不知道他變胖的時候經歷了什麼

TAG:英國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