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最委屈的非遺:不靠官方扶持也能走向世界,老外想學先拜師

最委屈的非遺:不靠官方扶持也能走向世界,老外想學先拜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遺公約》內明示:被各國、各民族/個人視為文化遺產的各種表演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實物、工藝品和建築等,均可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全球各國的非遺是相當的多,被分為世界級、國家級甚至省州級別等等,比如中國的非遺分成「國家、省、市、縣」四級保護體系。今天說的這項非遺雖然還沒進入世界級,卻比其他進入世界級的中國非遺文化傳播更廣、名氣更大。

中國人注重氣氛更勝於節日本身的意義,無論什麼節都能被中國人過出「熱熱鬧鬧」、「吃吃喝喝」的感覺。最容易調動氣氛的舞龍舞獅,其蹤跡覆蓋大大小小各種節日,春節、元宵節更是上下翻騰的龍獅大展身手時,如今不僅有祈求平安與豐收的意義,連商鋪開業、婚嫁大壽等喜慶活動都有舞龍舞獅表演,民族文化一旦成為習俗,傳播度之廣、速度之快真的是匪夷所思。

舞龍因俗稱舞龍燈而衍生出龍燈節,而「龍」又是華夏民族世代崇拜的圖騰之一,傳說中有「行雲消災、布雨解難」的神奇之術,才有了炎黃子孫數千年來自稱「龍的傳人」之說。隨著華人移民至全球各地,舞龍舞獅的傳統也隨之傳播,除中國外(含港澳台),東南亞各國也皆有舞龍舞獅的傳統,規格之大往往比當地節日更為隆重,連泰國這種全民佛教國家也興起了一年一度的龍燈節。

2006年,龍舞(即舞龍)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項少則數人多則百人才能參與的活動,以多人傾力合作才能展示「龍」的精氣神被讚譽為「中華傳統文化精髓之一」,可想而知其難度有多大,更別提數十人在龍珠者的指引下進行穿、躍、翻、騰、滾、纏等高難度動作了。這也是舞龍起源於漢初(公元前200年),至今兩千多年歷史卻一直都沒有大面積傳播的主要原因,幾乎每個地方的舞龍師傅都被人敬為上賓,好生款待。

在美國意外結識一名舞龍何姓老師傅,40年前孤身抵達美國時以唐人街商鋪舞龍獅為生,熬了幾年後成立了美國第一家(未證實)中國舞獅團體。在何師傅眼裡,他將精湛的技藝教會給學生,不僅僅是為了生活,更多的是中華文化的傳承。在何師傅的悉心教導下,他的學生遍及五大洲,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阿根廷以及德法意瑞等50多個國家,其中「自立門戶」開團開班的就有近百個,1/3是不帶華人血統的老外。

跟隨曼哈頓唐人街舞龍隊外出表演後又得知,這些年輕人大多將其當成「副業」,不僅充實生活又可賺取少量車馬費,只有春節等旺季期間才會轉為專職,受邀在美國各地的唐人街內為春節助興表演。一名來自廣冬的26歲小夥子興沖沖的說道:美國人對這些(舞龍舞獅)都很有興趣,自己老家每逢年節也都有「龍獅會」,從小就跟著父親學了一些皮毛,在何師傅的指導下才算正式入門。

與舞龍這種傳統文化一樣,想拜師學藝的步驟也十分繁瑣,不僅有正式的拜師宴,還要遵守師傅訂下的各種規矩:不可貪財、不可逾界等等。在中國人眼裡,這些規矩乃至拜師宴都可以接受,但習慣西方思維方式的美國人卻也能接受,甚至有多名美國人「糾纏」數月之久,就為了拜師學習舞龍舞獅,甚至有美國家長為鍛煉孩子、熏陶東方文化,特地將孩子送到兒童培訓班來學習......

或許很多人覺得進入世界級的非遺才算真正有內容的文化,但筆者卻認為能傳播到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化才值得珍惜,比如最委屈的國家級非遺舞龍舞獅,在沒有任何官方扶持的基礎上,僅靠民間藝人的裙帶散播就能做到足跡遍天下,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世界級非遺」,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在陌路 的精彩文章:

普吉島船難,泰國警方:三天前就已發布警報,但沒有禁止出海
全球最大冰淇淋店:每天接待3.5萬人,排隊倆小時享用十分鐘

TAG:行走在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