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文|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婷婷的兒子快三歲了,前幾天剛上幼兒園,一開始適應的還可以,後來,突然不喜歡去了。婷婷以為,孩子上幼兒園都有個適應過程,慢慢就會好起的,就依然堅持送兒子去。

有一次,婷婷送完孩子沒馬上離開,發現幾個孩子在欺負兒子。可兒子因為語言發育遲緩,受了委屈也不能很好表達,沒法和老師說,只能蹲在小角落,偷偷地哭,很委屈、很害怕的樣子。

婷婷說,那一刻,她的心都要碎了,心疼極了,可有什麼辦法呢,雖然兒子智力、聽力、行為表現都正常,但就是說話很晚。

類似婷婷兒子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

有個媽媽說,她三歲多的孩子,因為還不會說話,沒辦法去幼兒園,只好去託管班。

我問,是一點不會,還是能說幾個單字呢?

媽媽說,一點也不會,但心裡有數,自己吃飯、上廁所都行。

2~4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大部分孩子的語言障礙也是在這一時期發現的。

如果孩子到了兩歲仍不會開口說話,或者,只會說一些簡單的詞,只是自說自話,無法和大人交流、不能對大人的話做正常、及時的回應,就一定要去醫院診斷,孩子是否屬於「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如是,就要進行專業的訓練。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不過,「特發性語言發育延遲」畢竟是少數,如果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外貌、行為看起來跟正常孩子沒什麼差別,智力、理解力也正常,父母能明顯感覺到孩子能聽懂話,比如,用點頭或搖頭來回應,就不用太著急。

可能兩歲半或三歲還什麼都不會說,就像上面說的婷婷的兒子,雖然,只能說很簡單的字,但一旦會說話,就好像忽然間什麼都會說了。

在語言發育上,孩子之間真的相差太多,快的,一周歲左右就會說話,慢的,甚至到三四歲還說不完全。

想要孩子說話早、說的好、表達力強,不妨這樣做:

父母儘可能多和孩子交流,越多說越好

說話是人和人交流的工具,當然離不開交流。

想讓孩子早說話,就要多和孩子說。千萬別覺得孩子小,聽不懂,哪怕和孩子整天在一起,也一言不發,默默無語。

現代心理學認為,嬰幼兒知道和理解的事情,遠比說出來的多。

也就是說,別以為孩子不會說,就聽不懂、不理解,這實在太小瞧孩子了,孩子的理解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父母大可以輕鬆、自然地和孩子說話,不必有任何擔心,你說的越多,孩子說的越早。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我兒子出生後,休產假那段時間,只有我一個人帶娃。

寶寶小,需要全天照顧,離不開人,整天在家,既瑣碎又有些寂寞。

索性,我就和兒子說話,把兒子當作聊天對象,什麼都和他說:「媽媽現在要吃你餵奶了」,「來來來,我們換尿布了」,「你是不是困了啊?」,「媽媽雖然生完你,可還是好胖啊」、「這是桌子、那是電視機」、.「爸爸快下班了,我們去窗邊看看」......,從早說到晚,見啥說啥,說個不停。

也許是我和兒子說的夠多、夠早,兒子說話也很早。

一周歲多,就能準確、清晰地說整句話,而且表達得也很形象,很貼切,上幼兒園、小學後,很擅長講故事、演講、做主持,是有名的「故事大王」、「演講小能手」。


多給孩子回應,別限制孩子說話

學說話的孩子需要一個好聽眾,家長要多回應越孩子,回應的越多,和父母的聯繫越緊密, 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的越快。

孩子學說話時,總有一個階段,要幹什麼事,拿什麼東西,只是指著,咿咿呀呀,想表達需要、願望和感受,卻又說不出。

這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回應孩子,別放任不管,錯失良機。

比如,孩子指著杯子想喝水,可以不馬上把杯子給孩子,為了鍛煉孩子說「喝水」、「杯子」,可以聲東擊西,顧左右而言他:

可以拿起一個碗,說:「寶寶想要碗嗎?想吃飯嗎?」或者,指著小凳子說,」寶寶是想坐凳子嗎?「

當孩子還是拉著你要杯子時,也是孩子的喝水需要最強烈的時候,這時,可以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愉快地說,」哦,原來,寶寶想拿杯子,寶寶渴了,想喝水.....」.。

讓孩子在需要和語言間建立聯繫,大腦產生記憶,次數多了,就會表達、會說話了。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放慢速度和孩子說話,聲音親切、語調富於變化

爸媽教寶寶說話,一定要注意語氣、語音、語調,表情、動作。

用親切的聲音、富於變化的語調,跟寶寶說一切對他來說新鮮的事物,介紹這個多彩的世界,做孩子語言的「導遊」,對提高孩子語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利於孩子的社會化發展。

不妨多朗讀、講故事,讓孩子接觸優秀的漢語而不是傳統中的嬰兒語,也有利於語言能力發展。


不要說疊音

有的爸媽跟寶寶說話,總喜歡用疊字兒化音,比如,吃飯說成「吃飯飯兒」,睡覺說成「睡覺覺兒」,這並不利於孩子的語言表達。

孩子最初就像一張白紙,一無所知,對世界的認識全都依賴父母的語言輸入。

如果父母一上來,就「吃飯飯兒」,「睡覺覺兒」,孩子就會以為吃飯、睡覺這檔事的正確說法就是「吃飯飯兒」「睡覺覺兒」,

一旦長大,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吃飯就該叫吃飯,睡覺理應叫睡覺,孩子還得刷新認識,重新輸入,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障礙。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一定要教普通話

曾有寶媽問我,應該教孩子普通話,還是方言,說如果只教普通話,不教方言的話,擔心方言失傳。我說,方言只是一個地方、一個地域的語言,並不被廣大區域的人們所接受,並不利用交流,方言失傳就失傳吧,一定要教孩子普通話。

明確了這點,這個寶媽又擔心老人的方言會把孩子帶跑偏

其實,不用這個擔憂是沒必要的。

不見得是長輩故意教孩子說的,因為長輩本來說話就帶口音,改不過來,對孩子也這樣說,並不是故意的。

拿我兒子來說,從小是奶奶看大的,奶奶是陝西人,口音非常非常重。

重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第一次見她,感覺她在說外語,什麼也聽不懂,對了,還不如說英語呢,英語還能聽懂一些,她的陝西口音,真的是很懵。

而且,有些說法還不一樣,比如鞋叫孩,皮鞋叫皮孩,土豆叫蠻蠻.....

這樣的口音可想而知,帶我兒子時,是怎樣一幅情景。

兒子一歲左右話說的就很好了,能整句說話,但就是有口音,清脆、奶聲奶氣的聲音,夾雜陝西味,那叫一個酸爽。

不過,好在,兒子生活在我們身邊,上幼兒園後,隨著和奶奶呆在一起的時間減少,兒子的口音也漸漸沒了。

不過,九歲時,離春節還有半個月,我們讓兒子先去奶奶家,半個月後,我們也去了。短短半個月,我驚訝地發現,兒子又變回了陝西腔,而且很重......

好在春節後,我們離開了,兒子的普通話,又妥妥回歸了......

孩子幾歲說話才算「晚」?了解這6個心理學知識,輕鬆教娃說話!


教孩子說話,可以 很用心,但千萬別著急

要知道,愛因斯坦也是三歲多才會說話的,只要孩子各方面表現正常,就不用急!

#生活心理學##心理諮詢師說##育兒經##關愛新媽媽#@頭條育兒@頭條育兒園@頭條心理@頭條健康聯盟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一個八年級男孩的媽媽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2016、2017年搜狐母嬰最受歡迎自媒體 《心理育兒》雜誌專欄作者 大V店、有書、娃娃等多家平台特邀家庭教育主播 資深媒體人 中國新聞一等獎獲得者

歡迎關注,可以免費諮詢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